查看原文
其他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目录和摘要

国外历史教科书中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叙述


 吴 伟 、郭 阳

当代俄罗斯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场的描述和评价


方 强

美国中学世界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抗日战争


唐剑明

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抗日战争







史学研究



黄图川

权力交接与政治逻辑:重论长庆元年唐廷处置幽州归附事件






信用研究


吴晶妹 武芳芳

政府公信力的影响机制及提升对策研究


王 伟

企业信息公示机制的逻辑与立法研究

———兼论《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修法思路


解本远 贺晓慧

科研信用建设的两个维度


翟相娟

个人敏感信息法定采集范围之检视

———以大数据征信为背景






美学与美育研究


周 宪

看勃鲁盖尔的如何看


刘彦顺

美学语法、科学哲学语法的差异及其与时间性之关系

———从美学来阐发胡塞尔《逻辑研究》之一






再解读


王家平 王明睿

鲁迅留日早期译作思想命题和翻译问题再释


伍飘洋 孙学堂

明弘治诗倡和与“ 文学复古” 新探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与前沿性思考


王成军

斯蒂芬·茨威格自传话语模式论


吴康茹

从左拉研究到“ 左拉学”:当代“ 左拉学” 建构之学术源流考

———以《自然主义手册》(1955—1987) 为例


王立新 王跃博

互文叙事与被解构的“ 作者”

———《纽约三部曲》中的互文叙事研究






教育研究


薛海平 刁龙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我国基础教育课外补习治理政策分析


胡咏梅 元静 王亚男

课外补习对初中生不同学科学业成绩的异质性影响


方平 薛璐璐 冯加根 姜媛

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命题理念结构及问卷编制






当代俄罗斯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场的描述和评价

吴 伟   郭 阳



摘 要: 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教育在一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当今俄罗斯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教育现状有其自身的形成原因。俄罗斯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教科书中对于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场的描述和评 价就是在这种教育语境当中产生的,同时也受到其固有历史观、国际关系发展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其相关文本进行研究考察,对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地位和历史影响,以及从侧面观察并了解俄罗斯历史教育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中学世界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抗日战争

方 强



摘 要:自从1994 年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标准制定以后,美国政界的一些保守派就指责其贬低和轻视西方文化,但是这对美国主流中学世界历史教科书没有特别的影响。与早期版本相比,新版的美国中学世界历史教科书还是以西方历史为中心,重点突出西 方盟国抗击法西斯的功绩,而对中国军民抗日战争的描写笔墨不多。虽然有些教科书涉及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暴行和“ 慰安妇” 问题,但对中国抗战的意义和作用甚至中美盟军联合作战等内容都一笔带过或根本没有提及。





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抗日战争

唐剑明



摘 要:931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我国称之为抗日战争的这场战争,在日本被称为“ 日中战争”。其作为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日本的历史教育无法回避的话题。长期以来,日本的历史教育由于政治原因呈现出非右翼和右翼势力共存的态势,并且各自的意见均反映到了历史教科书当中。尤其是在如何叙述抗日战争的问题上,两者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





权力交接与政治逻辑:重论长庆元年唐廷处置幽州归附事件

黄图川



摘 要:唐穆宗长庆元年三月幽州节度使刘总归顺中央,元和中兴庶几告成。幽州归附肇始于宪宗晚年,在刘总幕僚、邻镇成德和穆宗君臣的多方作用下实现。在刘总缺席的情况下,归附后的权力交接由其心腹张屺为代表的幽州本地势力主持进行,监军宦官 亦有参与。在消兵政策推行的背景下,穆宗君臣秉持将幽州定位为御边藩镇的政治逻辑,变更了刘总的裂地计划,放归了幽州旧将,忽视了新节度使张弘靖的幕府构建,为幽 州复叛埋下伏笔。





政府公信力的影响机制及提升对策研究

吴晶妹 武芳芳



摘 要:近年来,政府公信力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学者大多从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以这些研究为基础,认为政府公信力涉及内容广泛、仅仅从因素、表现及指标上分析与研究还不足够;提出影响政府公信力更多的是机制,政府治理机制的不完善、横向治理结构的不协调、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分工协作机制不清晰等机制性问题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更大、更系统;提出应建立与完善全流程管理体系、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分工协作机制、多元主体的横向联合机制、现代智能信息体系、舆情监测机制,以期促进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





企业信息公示机制的逻辑与立法研究

———兼论《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修法思路


王 伟



摘 要:为顺应商事制度改革的需要,我国于 2014 年制定了《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这部条例遵循和体现了企业信息公示的基本逻辑,为维护交易安全、构建信用体系、实施有效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同时,条例还结合我国商事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进行了相应的立法创新,使这部条例带上了浓浓的中国色彩,极大地增进了 社会理性和社会信任。时隔多年,当我国商事制度改革不断迈向纵深的时候,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信息公示立法,这是创新商事立法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讨论了企业信息公示立法的基本逻辑,并从信息公示、信用监管两个层面企业信息公示立法进行了研究,对《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修法思路进行了分析。





科研信用建设的两个维度

解本远 贺晓慧



摘 要:科研信用建设包括科研诚信与科研创新两个维度。科研诚信是科研信用的底线维度,它要求科研主体在科研活动中要遵守科研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对科研人员违反科研诚信规范制度的科研失信行为需要进行相应的科研惩罚。科研创新是科研信用的目标维度,它要求科研主体在科研活动中要追求创新,完成科研约定。对待科研创新应当通过采取科研激励措施,激发科研主体的创新积极性。兼顾科研诚信与科研创新,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科研信用建设模式。





个人敏感信息法定采集范围之检视

———以大数据征信为背景


翟相娟



摘 要:出于保护被征信个人隐私权的目的,敏感信息为个人征信机构的信息采集行为划定了边界,然而,伴随着大数据征信对信用信息开放性需求的进一步提高,相对隐私观登场,其主张必要时信息主体隐私权应向个人征信机构的信息采集权作出适当让渡。不同的信用信息在信用相关度和个人私密性方面差异很大,立法需对敏感信息进行类型化并制定不同的采集规则。针对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4条第1款对绝对敏感信息过度列举的现状,有必要对其范围进行限缩;针对理论上存有争议的相对敏感 信息,有必要对其范围进行调适。





看勃鲁盖尔的如何看

周 宪



摘 要:勃鲁盖尔是欧洲北方文艺复兴时期最具特色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风格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巨匠们全然不同。作为安特卫普人文圈的重要一员,勃鲁盖尔不但关注弗兰德地区飞速发展的现代都市文化,亦关切存在于乡间村落的农民风俗。尤其是勃鲁盖尔式幽默的风俗画,开创了北方艺术中喜剧性的独特支脉,深刻影响了西 方艺术后来的发展。勃鲁盖尔是造型艺术中的“ 拉伯雷”,以其独到的观看之道建构了早期现代北方社会和文化中的喜剧性文化,为后人提出一系列未有单一答案的复杂问题。





美学语法、科学哲学语法的差异及其与时间性之关系

———从美学来阐发胡塞尔《逻辑研究》之一


刘彦顺



摘 要:文章立足于从美学角度阐发原非美学著作的胡塞尔《逻辑研究》,强调虽然该著作最为主要、甚至唯一的研究对象是纯粹逻辑规律或科学哲学,但胡塞尔在对审美现象的附带性、反例性的论述中,却洞察到科学哲学语法、美学语法的根本差异,即科学哲学语法是无时间性、超时间性的陈述方式,其取决于抽象活动只能呈现纯粹逻辑规律的一般性、普遍有效性;美学语法则是一种时间性的陈述方式,这取决于审美生活只能是一种愉悦的时间意识,而这一时间意识只能奠基于特定审美对象或艺术作品之上,且 构成艺术作品的部分、要素在整体的空间位置是固定的、不容更易的。 胡塞尔还精微地分析了科学与审美在种类之物与个别之物上的本质区分,以显现科学知识的无时间性 与审美生活的时间性,从而为美学语法的奠立提供了有力支撑。文章意在表明: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的现象学哲学不是一种普适性的基础现象学,而是针对不同意义领域中不同对象进行具体研究的意义分立现象学,自此才能呈显出胡塞尔作为卓越美学家 的面容。此外,文章还批评了胡塞尔的意义学混淆这一现象学通弊,这往往导致以科学代替审美,以科学知识之无时间性僭越审美之时间性。





鲁迅留日早期译作思想命题和翻译问题再释

王家平 王明睿



摘 要:鲁迅创作和翻译作品百余年的解读历史,有卓见,有正读,也有误读和曲解。本论文试图对鲁迅留日早期翻译作品进行再解读,把它们放置在当时的时代文化语境 中去考察,对鲁迅译作《哀尘》关于文明和民族等方面的思想命题进行了分析;通过《月界旅行》法语原作、英语转译本、日语转译本和鲁迅中译本的对读,探讨这部译作在残疾人观、族群观、女性观等思想命题方面的局限,并对其翻译方法上的随意改译作风进行剖析。最后论文简述了鲁迅留日后期译作《域外小说集》的弱小民族文学翻译所包含的人道主义精神对他留日早期译作思想局限的超越,他采取的直译方法、异化策略对清末随意改译风尚和自己留日早期译法的扬弃和超越。





明弘治诗倡和与“ 文学复古” 新探

伍飘洋 孙学堂



摘 要:弘治八、九年间“ 古学渐兴”,其主要标志是京师诗倡和走向兴盛。储巏、乔宇、王云凤、邵宝是早期的引领者,李梦阳、边贡等人则是后来的加入者。从活动的内容与实质看,诗倡和是人们表达复古治思想的重要方式。人们积极参与诗倡和活动,实欲以志节相砥砺、以功业相劝勉,根本意图是兴复古学,在道德、政治、风俗等方面上追古代盛世,而并非单纯追求诗文复古或“ 文学振兴”。





斯蒂芬·茨威格自传话语模式论

王成军



摘 要:20 世纪西方自传话语可分为三大模式:1. 古典模式;2. 现代模式;3. 后现代模式。茨威格的自传话语模式,既以古典话语模式为基调,却又具有了现代话语模式的某些特征。他强调自传的真实性,肯定自传存在的自我本体论特征,但是他又客观指出了自传难以达到绝对真实性的两大主因:一是人类根本就不具有可以信赖的真理器官; 二是羞耻是每一种真实自传永久的对手。茨威格把自传分为了三个垒叠层次:以卡萨诺瓦为代表的原始阶段自传;以司汤达为代表的心理自传;以托尔斯泰为代表的灵魂自传。茨威格不但认定了自传所具有的艺术美学价值,而且大胆提出了 20 世纪艺术美学的转向自传的预言。茨威格对隶属非虚构文学的自传给予如此高的评价,是 20 世纪西方自传话语模式的一次美学革命。总的来看,茨威格自传话语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优秀的自传要准确地描绘自己的生活,精确地展示自己的心理,但艺术家在表达自我时,不 仅要寻求叙事方式和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显现自我在尘世之中的生命意义和伦理价值。





从左拉研究到“ 左拉学” :当代“ 左拉学” 建构之学术源流考

———以《自然主义手册》(1955—1987) 为例


吴康茹



摘 要:左拉研究发轫于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大致经历了近现代、战后现代转型和当代左拉研究三个重要阶段。当代左拉研究的勃兴又是与学术期刊《自然主义手册》创办有关。该期刊自 1955 年创办以来,不断推动当代左拉研究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在该期刊推动下,以批评家个性化批评实践为代表的传统左拉研究模式解体,取而代之的 是跨国、跨界的专业化左拉研究实践活动得以开展与持续。在学术研究制度化影响下, “ 左拉学” 作为专门学问得以建构完成。本文通过对该期刊最初创办 30 年期间在左拉研究领域所开展的学术研究活动线索的梳理,从不同批评流派学术谱系、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以及不同研究模式转换等视角切入,并结合学术源流系统考证,尝试探究作为学 科典范的“ 左拉学” 建构之学术价值及影响力。





互文叙事与被解构的“ 作者”

———以《自然主义手册》(1955—1987) 为例


王立新 王跃博



摘 要:美国小说家保罗·奥斯特的代表作《纽约三部曲》历来被认为是一部后现代主义文学力作。其中,奥斯特对其他作家作品的互文叙事颇有深意。借助这种内涵丰富的互文叙事,奥斯特解构了西方文学传统中具有稳定控制权力的作者身份。通过对《堂吉诃德》《范肖》等文本的互文叙事,《纽约三部曲》表现了奥斯特独特的作者观念。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我国基础教育课外补习治理政策分析

薛海平 刁龙



摘 要:课外补习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同时也导致了许多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为标志,政府开展了全国范围内对于课外补习的专项治理。文章基于多源流理论政策分析框架,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以及政策之窗的开启等角度展开分析课外补习治理政策的由来与发展,研究发现:不同阶段课外补习治理政策因不同源流主导作 用的发挥而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政治源流尤其是执政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相较于 问题源流和政策源流,对于课外补习治理政策的出台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建议政府制定课外补习治理政策时应注重全方位把握问题,及时回应民众和专家学者的要求,重视 课外补习对社会公平的影响,将课外补习治理政策关注的中心从促进“ 减负” 转向促进社会公平。





课外补习对初中生不同学科学业成绩的异质性影响

胡咏梅 元静 王亚男



摘 要:课外补习能否有效提升学业成绩一直是教育研究和实践关注的焦点。文章基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与中部地区某市教育局合作实 施的“ 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与改进提升项目”,以该市抽样调查的部分区县初中八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倾向值得分匹配( PSM) 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对课外补习的有效性以及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异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第一,不同学科课外补习对初中生各学科成绩产生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英语和科学课外补习的收益较大,语文课外补习的收益相对较小,普通数学课外补习没有产生显著收益,但奥数补习 的成绩收益较大。第二,不同学科课外补习对不同能力水平初中生的成绩产生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语文补习的影响效应随着初中生语文能力分位的提高呈先上升后小幅波动的态势,英语补习的影响效应与初中学生英语水平呈倒“ U” 形关系,普通数学和科学补习的影响效应随着初中生数学和科学能力的增加呈下降的态势,奥数补习对不 同数学能力的初中生均产生较大的正向影响,且对于 50 分位及以上初中生的数学成绩效应随着能力水平提高略呈小幅下降态势。基于以上结论,建议政府和学校为能力水平较低的初中生提供必要的课外补习机会;家长和学生应明确对课外补习的正确定位, 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补习市场中的师资水平,理性做出补习决策。





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命题理念结构及问卷编制

方平 薛璐璐 冯加根 姜媛



摘 要:自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以来,其考试的公平性和命题的规范性越来越值得关注。合理、规范、有效的试题题目是教师资格考试的基础,而命题理念则是生产高质量试题的关键。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构建了教师资格考试命题理念的结构:师德为先、学科引领、能力为重、实践为主、科学规范、全面发展;并根据该结构编制《教师资格考试命题理念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如下:χ2 / df 为 2. 797、GFI 为 0. 911、AGFI 为 0. 901、CFI 为 0. 937、TLI 为 0. 933、IFI 为 0. 937、RMSEA 为 0. 038,且问卷的信度系数为 0. 936,以上各项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因此,结果表明构建的教师资格考试命题理念结构合理,所编制的问卷可应用于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研究和实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