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速递|第二届多学科大数据交叉融合创新研讨会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

浙大卡特三农智库 浙大卡特三农智库 2022-12-22



为继续搭建“农经+”研究大数据采集、智能计算与应用交流平台,促进跨学科深度合作与发展,2022年7月2-3日,由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智能计算实验室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多学科大数据交叉融合创新研讨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多学科角度聚焦大数据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围绕“农业食物生产与消费”、“农业与农村高质量发展”、“科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议题展开热烈而深入的交流。


7月2日上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鄢贞主持会议开幕式,对应邀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邓水光教授致辞中指出:学科交叉研究是未来科研攻关的重点方向,有利于拓展学科视野,成为学科新增长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他对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农经+”文理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提出四点希望,在加强“文理交融、学科会聚”过程中,推动文理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助力未来乡村共同富裕。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钱文荣教授致辞表示期待来自经济与管理、地理信息、资源环境、农学、计算机科学、公共卫生等不同背景、领域的学者借此次研讨会更多分享原创性、标志性科研成果,探讨大数据技术与农经学科领域融合的新形式。



开幕式后,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茅锐教授主持主旨报告。浙江大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带头人刘仁义教授作了题为《面向三农战略发展的遥感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及实践》的主旨报告。刘仁义教授探讨了“三农”与遥感地理信息科学交叉的必然性,分析了海量多源异构时空大数据存储管理、时空大数据高性能地理计算、时空大数据计算分析结果可视化、三农时空大数据深度分析挖掘等面向三农应用的时空大数据技术挑战,并进一步介绍了新一代遥感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伏羲一号”及推进文理融合研究案例。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钱文荣教授作了题为《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难点与路径》的主旨报告,详细阐述了当前城乡差距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农村相对贫困群体增收难度大等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现状及其原因。钱教授提出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推动城乡一体化系统改革,实现城乡人口双向流动与融合,是推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化进程的治理思路与对策。



茶歇后,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龚斌磊主持以“文理交叉与智能计算的现在未来”为题圆桌研讨。特邀嘉宾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创始院长黄祖辉教授,浙江大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刘仁义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所长廖备水教授等,围绕“文科为主导的多学科交叉实验室建设策略”、“数据和智能计算如何赋能和促进本领域的理论创新或应用研究”、“如何在经典问题与前沿交叉问题中分配时间”三个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龚斌磊研究员对话特邀圆桌嘉宾


黄祖辉教授认为学科交叉需各方力量参与支持,尤其要注意平台的运行机制建设,在数字赋能过程中,需要考虑数字技术的供给能力和数字技术需求者的专业素质。在经典问题与前沿交叉问题研究中分配时间的选择时应考虑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根据问题轻重缓急分配时间。廖备水教授认为,在多学科交叉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找准问题、建设全球化的研究团队和良好的研究环境尤为重要。在大数据的推广过程中需要考虑大数据应用带来的风险,交叉学科也需要伦理学的知识,最后应聚焦前沿,找准研究方向,坚持钻研。刘仁义教授认为要瞄准科学问题并根据国家需要建设平台,发挥综合院校的多学科优势,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在研究问题时需关注该领域前沿研究,以达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节约时间的目的。最后,现场观众与圆桌嘉宾进行了互动交流。


7月2日下午,女性专场一由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周洁红教授主持,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林雯、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特聘副研究员高文静担任点评嘉宾。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焦晶晶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农村与城市居民腌制蔬菜摄入与全因及疾病死亡风险》的报告。焦晶晶教授从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引入,介绍了我国腌制蔬菜的生产食用现状,在结直肠癌前期队列上发现:腌制蔬菜摄入升高显著增加结直肠息肉发病风险,摄入频率升高显著增加总死亡、心血管病和癌症的死亡风险,且在农村地区、收入低人群中更显著。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百人计划”研究员鄢贞作了题为《公共孕产服务对农村新生儿超重的影响》的报告。鄢贞研究员介绍,当前中国农村新生儿超重情况依然严峻,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孕产服务“围产营养”项目对农村新生儿超重有减缓作用,对农村新生儿出生体重有“降高提低”的收敛作用,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机会不平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李晗作了题为《数字金融与家庭发展韧性: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的报告。数字金融基于普惠性特征能够使家庭以较低成本满足资金需求、进行资产配置,以实现家庭长期发展。利用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表明,数字金融显著提高了家庭发展韧性,并探讨了资本积累和溢出效应两种机制。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田晓晖副教授作了题为《技术进步与结构调整:农业与森林碳中和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田晓晖副教授阐述了学术界对减缓气候变化的共识、森林与农业碳汇增长与减排潜力、陆地部门减排的新旧挑战及中国特色农林部门的碳中和路径。她认为森林和农业部门的减排潜力依然是巨大,应尽快建立省级以及典型生态和生产区域的农林部门碳排放台帐和技术标准,一地一策科学开展交易试点。


女性专场二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蔚文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双专计划副院长高翔教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梁巧教授担任点评嘉宾。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蔚文教授作了题为《基于中国移动数据中台的社科研究》的报告。张蔚文教授认为具有人本属性的运营商大数据可以弥补调查型数据在客观性、时效性和精准度三个方面存在的不足,她以目前正在开展的人口流动网络、城市合作网络等研究项目为例,展示运营商大数据在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中的价值。浙江大学地理科学系副主任张丰副教授做了题为《新冠疫情下的地区发展变化与韧性》的报告。张丰副教授以浙江省土地利用效率的变化和八大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的变化两项研究为例,就新冠疫情背景下城市韧性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评估,对于影响城市及城市群韧性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强调了建设韧性城市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性。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黄萃教授做了题为《政策文本数据分析的方法延展》的报告。黄萃教授以府际关系的政策数据分析为例展示了构建科学的政策文献量化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现实价值,并介绍了自2006年开发更新至今云计算平台版等版本的政府文献信息检索系统,以期不断推动政策文本数据分析方法发展。


女性专场汇报照片


随后,“人文社科女性青年学者成长”圆桌对话环节由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梁巧教授主持,与特邀嘉宾美国普渡大学农业经济系王红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蔚文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黄萃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神经管理学实验室主任汪蕾教授进行对话。围绕“是否遇到由于性别所带来额外挑战及如何应对”、“在职业生涯中后期如何保持长期学术竞争力”及“提议哪项公共规则去更好地促进学术界性别包容”等话题,王红教授建议广大女性学者,要有长远的目标和顽强的意志,管理好健康和体能,以长期的职业预期去激发自己克服困难的动力;与资深学者一路同行,同时多与年轻学者合作。她认为在各种非匿名评审团组中应包括女性评审人员;为学术精英和学术机构的领导在辅导和带领年轻女学者成长上做出贡献提供专门奖励等职业发展建议。汪蕾教授认为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看法,相比原来的自己更好,就是竞争力的很好体现。而对于有一定资历学者来说,自身竞争力也表现带好团队,并给年轻学者创造更多条件和机会。黄萃教授认为挑战不完全是性别问题,而是我们所面临广泛存在的个体和社会所形成的刻板印象。建议学者把握每一次学术报告、讲座、课程和项目公开交流的机会,以弱化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挑战,促进不同年龄段的学者在不同维度更好的发挥优势和作用。张蔚文教授认为,一方面,要给年轻人展现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多包容他们,多关注其优势和长处。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才能够跟上这个时代。关于额外的挑战,女性学者既不逞强,也不示弱,在很多方面可以和男性做得一样好。


梁巧教授对话特邀圆桌嘉宾


7月3日上午,“农业食物生产与消费”、“农业与农村高质量发展”、“科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三个线上专场在腾讯会议成功举行。



专场一“农业食物生产与消费”由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金少胜教授主持。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田晓晖副教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百人计划”研究员白岩担任点评嘉宾。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吴文超研究员作了题为《气候变化减缓措施与全球食物安全》的报告。该研究利用了气候变化综合评价模型的多模型比较方法,结果发现:植树造林减排措施对全球食物安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减排,生物质能源的大规模种植影响最小,三种措施在全球不同地区的作用强弱有差异。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生马宝杰作了题为《平台经济对餐厅食品安全的影响—以线上外卖入驻为例》的报告。报告基于大众点评顾客评论评估2012-2018年中国2,500家餐厅食品安全水平并构建多期DID分析发现在线外卖平台进入后,现有餐厅的食品安全得到显著改善,食品安全风险降低,同时还进一步进行了机制分析。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生魏珂作了题为《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与绿色消费:基于门槛效应及空间溢出的实证研究》的报告。报告聚焦技术进步对绿色消费的传导机制,以经济增长为门槛变量,基于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利用2012-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在不同经济增长水平的下技术进步与绿色消费间非线性发展关系。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辛华钰作了题为《技术嵌入视角下区块链赋能农业的技术理路构建》的报告。报告认为目前区块链与农业的融合研究主要是理论构建,缺少工程化设计方案。因此,从技术角度出发对不同类型的区块链作出比较,认为联盟链更符合农业产业应用需要并提出两种联盟链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的技术思路。在点评问答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田晓晖副教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白岩研究员与汇报者就“是否考虑农业技术进步抵消一部分气候变化对食物安全的冲击”、“食品安全水平主观评价”、“如何定义绿色消费”、“如何从规范分析过渡到实证分析”等问题展开深入地探讨与交流。



线上专场二“农业与农村高质量发展”由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陈晓光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史清华教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史新杰担任点评嘉宾。上海交通大学史清华教授作了题为《大数据见证浙江农家共同富裕之行》的报告。报告从《共同富裕:浙江农家践行》一书引入,从浙江奇迹、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浙江点、收入增长与结构变迁、共同富裕之路、老龄化趋势、居家与外出行动、补充性结论与评述七个方面论述了浙江农家共同富裕之行的过程与成果,并为未来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金鑫助理研究员作了题为《The impact of broadband internet expansion on employment: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的报告,该研究考察了“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中国的就业,研究发现:宽带互联网扩张不会影响劳动力的就业率,宽带互联网可用性增加会使低技能劳动力的合同签订、养老金和医疗保险参与率分别提高,但对高技能劳动力没有显著影响。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王泽惠作了题为《数字普惠金融、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地抛荒: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的报告。该研究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农地抛荒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农业生产性服务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农地抛荒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研究生钟仁海作了题为《基于深度学习的玉米单产估产方法与归因分析研究》的报告。该研究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玉米估产模型DeepCropNet(DCN),该模型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学习玉米生产过程中的时序特征,利用多任务学习方法学习玉米产量的空间差异,对美国玉米带1981-2020年县级玉米单产进行估测。史清华教授与史新杰研究员对上述四篇论文进行了精彩点评,并与汇报人进行了热烈互动,为论文作者进一步完善研究,提高论文水准提出了诸多宝贵的建议。



线上专场三“科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程名望教授主持,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张微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黄萃教授担任点评嘉宾。浙江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张微作了题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美丽乡村振兴》的报告。张微教授首先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应用,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浙江数字经济建设为切入点提出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探索。最后,张微教授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阿里集团公共事务部高级数据分析专家胡向方作了题为《文科研究场景大数据应用实践》的报告。报告基于大数据大量、高速、多样、低价值密度、真实性的特征,提出大数据是一种思考方式,基于实验室小规模控制实验的半定量科学将走向基于大规模非控制数据分析的定量科学。同时以阿里大数据为例分享了“公益宝贝研究计划”、“RECP数字贸易指数”等案例。企研数据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杨奇明博士作了题为《经济大数据在学科与智库建设中的应用:机遇与挑战》的报告。报告基于企研数据科技(杭州)有限公司重点在建的中国涉农研究数据、中国公共政策与绿色发展研究数据库、中国共同富裕数据库等,介绍了大数据服务在助力三农研究、普惠金融、绿色发展、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应用。之江实验室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高级研究专员吕明杰作了题为《计算社会科学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基础》的报告。报告分析了智能时代社会发展与治理所面临的特点与挑战,并介绍计算机社会科学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基础与应用案例。最后,提出计算机社会科学应用面临孕育微观与宏观兼顾、动态可持续的社会治理模式。张微教授与黄萃教授分别对三位嘉宾报告进行了点评,并与汇报人进行热烈互动。


在闭幕式环节,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公管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智能计算实验室主任钱文荣致闭幕词。他再次感谢专家学者呈现精彩纷呈的报告,进一步感受到学科交叉与数据融合给科学研究范式带来的深刻转变,也为攻克社会发展难题与全面深化共同富裕之路提供了重要新视角。他期待大家在各自学科交叉和前沿领域产出更多高水平、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希望与大家携手齐心协力促进“农经+”跨学科的深度合作、发展与研讨。至此,第二届多学科大数据交叉融合创新研讨会在掌声中圆满落幕。


会议现场

与会者认真聆听报告


新闻速递|陈志钢教授受邀参加亚行“捍卫粮食安全:从跨国方法吸取经验教训”研讨会


FSP Lab 第三讲|王红Holly Wang:风险,套利,与空间价格关系:来自非洲猪瘟影响下中国生猪市场的启示


53年,他的这份“三农”履历太硬核了!


观点|黄祖辉 胡伟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十大重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