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经济年报丨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张一鸣 中国经济时报 2022-05-30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一鸣



  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中国经济克服疫情冲击,2021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到8.1%,两年平均增速5.1%,全年CPI涨幅低于1%。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的GDP数据超出年初设定的6%的增长预期。


制图/蒋帅


  “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交出靓丽答卷,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显著进展,经济增长质量显著提高,生态民生显著改善,奠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增长


  “2021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主要指标实现预期目标。”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1月1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全年GDP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全年CPI涨幅低于1%,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2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实现较高增长、较低通胀、较多就业的优化组合。此外,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44547亿元,比上年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3.9%。出口总额217348亿元,增长21.2%。

  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2021年,我国经济克服疫情等对供需两端的冲击,实现了持续发展,增速8.1%,超出年初设定的6%的增长目标,符合市场预期。全年中国经济增长亮点主要表现在,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显著进展,经济增长质量显著提高,生态民生显著改善等方面。

  颇受舆论关注的房地产市场全年表现乐观,2021年商品房的销售面积17.94亿平方米,销售额高达18.19万亿元,创下成交历史纪录。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本报记者分析,虽然2021年房地产市场全年成交向好,但12月销售面积为21302万平方米,是近年来的同期最低值。与此同时,受到房地产信贷收紧、2020年疫情波动导致前值过高、上半年调控收紧导致整体市场退烧等因素影响,楼市已持续6个月单月同比下调。但在去年11月后,房地产政策暖风频吹,因此,2021年很可能是楼市成交高峰,2022年有望企稳,一二线城市将率先回暖。

  2022年,中国经济或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世界银行日前发布展望报告预计,2022年,中国GDP增速为5.1%,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


图片来源/新华社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胡东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中国GDP同比增速略高于预期,特别是12月份工业产值超出了之前的预期。2022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将持续存在,宏观政策的宽松将为经济增长奠定基础,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和信贷增长都将更强劲。
  

转型


  中国正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新产业、新动能的积聚力量逐渐显现,创新力增强,以互联网消费为代表的新消费模式增速明显,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为企业和居民注入信心,企业着力高质量发展,居民收入和支出稳步向好。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我国GDP同比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5%,说明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非常强、非常大。近些年,新希望用“产业+平台”的方式探索出一条符合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在产业布局中,坚持科技驱动,坚持让科技升级成为企业的第一生产力。在这样的布局下,2021年,新希望集团的销售规模有可能会继续增长。但目前也要看到,消费者的需求和期待,已经走在了企业发展的前端。企业发展强调增长,更强调穿越周期的能力,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格兰仕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格兰仕依托全球领先的全产业链优势,锚定健康科技打造美好生活,以双品牌、多品类促进全渠道百花齐放,以更加丰富多元的健康产品推进健康生活方式普及。未来,格兰仕将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守“实干创新永争第一”的初心,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黄剑辉坦言,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中还面临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比如投资增速偏低,特别是民间投资增长乏力。2022年,应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理论创新改善市场预期,以新四化,即要素市场化、全面数字化、经济低碳化、民生富裕化来激活供求两端。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12.6%。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同时,消费观念也已发生改变,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开始注重性价比和消费过程中的环保、节能特性。

  转转集团数据部分析师表示,闲置流转和使用二手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主流的生活方式。机构数据显示,每单二手手机交易可以实现25公斤的碳减排量,冰箱等大件商品交易的减碳量更是可达130公斤。而随着消费需求越发多元,更多消费者开始认识到买卖二手闲置不仅可以满足需求,同时也是一种人人都可参与的环保减碳行为。

  “十四五”规划《纲要》、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发展“互联网+二手”“互联网+回收”等,鼓励加快二手商品流通和规范市场发展。在业内人士看来,线上闲置物品交易平台也将在促进绿色消费、助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贡献更多科技创新力量。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新春走基层①丨天津:一封信温暖一座城 致敬抗疫中的你

●解读丨推进制造业有序转移将增强我国产业链韧性

●民生论谈丨让小区物业成为基层治理“文明前哨”

●热点透视丨全方位构筑数字经济安全体系

●关注丨山西抢抓RCEP机遇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陈姝含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