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市说新语丨监管加码倒逼网约车平台亮出定价规则“底牌”

夏金彪 中国经济时报 2022-05-30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夏金彪



  网约车平台抽成高、随意调价,诱使驾驶员超时劳动、疲劳驾驶等问题遭到行业诟病。虽然监管部门一直在督促网约车平台主动公开定价机制和动态加价机制,但网约车平台认为,这是企业的“底牌”,迟迟不愿意对外亮出来。

  

  日前,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将实施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抽成“阳光行动”,督促主要网约车和道路货运新业态平台企业向社会公开计价规则,并在驾驶员端实时显示每单抽成比例。


图片来源:新华社

  

  客观地说,网约车平台为司乘双方撮合了交易,付出了算力等服务和成本,获取一定的抽成本无可厚非。不过,平台依据垄断地位随意提高抽成比例,不仅直接影响到平台与司机之间的利益分配,也会间接导致一系列负面的外部效应。比如,平台抽成过高,司机只能通过多接单、延长工作时间来弥补,增加了网约车的安全风险。

  

  事实上,近两年,相关政府部门一直关注网约车等新业态的抽成问题,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去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的《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提出,引导外卖、网约车、电子商务等网络平台合理优化中小企业商户和个人利用平台经营的抽成、佣金等费用,用技术赋能促进平台内经营者降本增效。

  

  去年7月,人社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指出,规范平台企业的经营行为,要求网约车平台企业规范自主定价行为、降低过高的抽成比例等。

  

  去年11月,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也印发了《关于加强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要求网约车平台企业合理设定抽成比例上限,并在移动客户端和媒体上公开发布。每次订单完成后,平台在驾驶员端应同时列明订单的乘客支付总金额、驾驶员劳动报酬,并显示抽成比例,保障驾驶员知情权和监督权。

  

  目前,网约车平台落实的情况并不理想。业内人士透露,公开定价机制和动态加价机制,对平台企业来说,从技术层面实现起来没有难度,不过,平台企业担心,一旦率先在激烈的竞争中亮出这张“底牌”,就有可能陷入被动。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交通运输部将“实施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抽成‘阳光行动’”作为2022年更贴近民生实事之一。这意味着,公开定价机制和动态加价机制有了时间表,将倒逼网约车平台加快行动。

  

  据了解,“阳光行动”聚焦网约车、道路货运新业态两个领域。在网约车方面,将督促网约车平台企业向社会公开计价规则,合理设定本平台抽成比例上限并公开发布,同时在驾驶员端实时显示每单的抽成比例。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督促平台企业科学合理设定计价规则和抽成比例、会员费上限,加快完善软件功能,实现实时显示抽成比例。

  

  可以预见,随着监管部门的“阳光行动”,网约车平台的定价机制、动态加价机制将“阳光化”、透明化,一方面有利于网约车司机根据抽成的多少选择平台,有了用脚投票的权利,将更有获得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网约车平台监管,防止平台随意涨价,损害司乘利益,促进网约车平台就成本效益展开竞争,从而推动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两会前瞻丨2022年:在“三重压力”下平稳健康发展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读③丨打好种业翻身仗关键要突破“卡脖子”技术

●民生论谈丨新一轮养老金涨幅几何

●时报调查丨两会热点前瞻

●大国重器丨中国中车国际化之路更注重共赢共享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