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收藏导游词:河南省十八个地市导游词之二

文化旅游院 我们的文化旅游院
2024-09-24

安阳殷墟讲解词


殷墟概况

各位朋友大家好,首先欢迎您来到世界文化遗产地安阳殷墟参观游览。安阳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公元前1300年,商代第20位国王盘庚为了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将都城从山东奄(曲阜)迁到安阳西北郊小屯村,历经8代12王,建都255年,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稳定发展的都城,号称中华第一都。到了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后,这里逐渐荒芜,成为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1899年,小屯村民在这里种地时发现了甲骨,因为不知为何物,便将它们填塞枯井或扔到路边。后来一位叫李成的农民改变了这些骨头的命运。他是一位剃头匠,经常受伤,而且身上长了些脓疮,无钱买药医治,就试着将这些骨头研成粉末涂在伤口处,发现这些粉末有着很好的吸湿的效果,既可以吸干脓水,还可以很好的止血消炎,于是为了挣些小钱,就将骨头当成药材卖到药店中,药店也把它们包装了一下,起名“龙骨”,以为是《本草纲目》里的一昧药材。就这样甲骨被错当“龙骨”卖到了北京天津这些大城市里。在北京有一位金石学家王懿荣,担任着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皇家大学的校长,对篆书有很深的研究。有一次他得了疟疾,发现家人买的龙骨中还残存着一些骨头,拿出来一看,上面还有些人为的刻画,和大篆有异曲同工之处,就让家人四处购买这些龙骨,同时还有些古董商给他送来这些龙骨,经过他的再三确认,王懿荣确定这些所谓的“龙骨”就是商代的文字。可惜的是他还没来的及研究这些文字,就因为在1900年的抵抗八国联军中战败中,投井自尽。后人尊称他为“甲骨文之父”。

从此,安阳小屯不再安宁,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私人盗掘时期,在无政府保护的状态下,流失到国外的甲骨不计其数。  1928年,中央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队来到了殷墟,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独立完成的考古挖掘,从1928年到1936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结束,共挖掘了15次,可以说,殷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地,中国第一批考古学家的摇篮。

经过这一百来年的考古,目前发现殷墟受保护的范围近30平方公里,分布洹河两岸,这里先后发现了众多商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王陵大墓,祭祀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精美文物,全面系统的展现了3300年前中国商代都城风貌。1961年3月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3月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首。2006年7月13日,殷墟因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和良好的管理与展示,在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

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殷墟宫殿遗址分布图,殷墟经过近百年的发掘,才逐步展露在世人面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相当宏伟,它的范围南北长600米,东西宽450米,井然有序的由北向南排列着80余座宫殿。从分布图上大致可分为三组,即甲组,乙组,丙组。

看完分布图,请您继续向前走,前方石碑上您可以清楚的看到“甲骨文发现地”几个大字,这是中国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题写的。之所以伫立在这里,是想让我们藉此景观向您指出,中华文明最为重要的文化承载体系——汉字,它的早期形态甲骨文,便是诞生于今天的洹河之滨——安阳殷墟。

看完石碑,正前方您看到的便是殷墟大门,这扇红色的大门是中国古建筑专家杨鸿勋先生根据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门”字仿建设计的。整扇大门是由三个“门”字组成,门两侧的金色浮雕图案是根据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龙型玉玦放大仿制而成,是中华早期龙的形象之一。这扇苑门已经是古都安阳的重要标志了。

0103:大殿外观

游客朋友,您现在看到的这座建筑是乙二十仿殷大殿,是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区发现80多座建筑基址中规模较大、地位最重要的建筑,1987年筹建殷墟博物苑时原址复原。东西长51米,南北宽20米,采用“茅茨土阶,四阿重屋”式建筑,是商朝的办公大厅,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

0301:博物馆

游客朋友,您现在看到的是殷墟博物馆的外观。这座博物馆是2005年9月份建成,建在地下,由中国建筑研究设计院崔恺先生设计,从平面上看,博物馆酷似甲骨文的“洹”字,这是取殷墟依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孕育商文明中的重要作用。中心高出地面3米的青铜结构,象征商代青铜制作已经达到鼎盛时期。这里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比较专业、系统展示商代文物的博物馆。馆内集中展示殷墟发掘的陶器,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500多件精美文物,都是真品实物的展出。

在博物馆的入口处您可以看到一个图案,是博物馆的馆标,典型的象形文字,儿子的“子”字,就像是孕育中的孩子,很有生命力的样子,同时它也是商代时期王族的姓氏。

顺着‘子’字的指引,在您左手侧地板上有一条用青石板拼成的时间走廊,从民国开始,让我们一起穿越三千年的时空隧道走进历史,了解殷墟。

您现在看到这一方水池是主体水院,您抬头看到的便是青铜板内壁的图案,它是从青铜器上直接篆刻下来的,它的边框是个亚字,在商朝它代表有一定职位的人,通常这样的人是拥有兵权王权的人。在水池的中央是一个用青石板拼成的龟腹甲形状。上面有董作宾先生写的一首甲骨文诗句:“日在林中初入暮,风来水上自成文”。意思是,太阳照着树梢上,时间进入黄昏,一阵微风吹来,水面上荡起层层波纹…..这个主体水院也在告诉我们青铜器和甲骨文将是我们接下来要参观的精彩部分。

0302:序厅

游客朋友,现在您进入的是序厅,在这里您可以了解一下商代的基本情况。整个博物馆分为五个展览内容,共设有五个展厅,分别是大邑商厅,青铜厅,玉器厅,文字厅,司母戊鼎展厅。下面请您到第一个展厅大邑商厅参观,在通往大邑商展厅的走廊里,右手边的盘庚迁殷图,画面表现的是商王盘庚带领着臣民浩浩荡荡的从山东曲阜长途跋涉迁都殷墟的场景,人们手中拿的生活用品,兵器,动物,马车都是有证可考的,马上就会看到真品实物。

 

大邑商展厅

0303:建筑材料

游客朋友,商代的建筑材料以土木为主,这里展示了商代出土的残墙壁,表面上可以看到凹凸不平的圆窝,是商代人们用木棍捆扎在一起夯土时留下的痕迹。同时用柱子支撑整个房屋,人们在柱子下方摆放柱础石,以防止木头腐化。在1975年白家坟西地出土了商代的陶制地下排水管道,共28节,在表面有细小的绳纹,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

0304下面请您看正前方的景观画,西边是太行山,洹河的源头,商朝的宫殿就建在洹河的拐弯处,商朝宫殿布局讲究中轴对称,经过考证,他们的房屋是四合院结构,房顶是四面斜坡,双层屋檐,这是商代最高级别的象征,考古工作者在这片土地上发现了商代人生活时所留下来的生活遗迹。虽然是濒临洹河,但是因为地势较高,洹河即使发大水,也不会淹没宫殿,可见当时是充分勘测过地形后,才迁都于此的。

0305生活用品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商朝人们使用的生活用品,商朝无论是商王贵族还是百姓奴隶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陶器,在展柜中,可以看到蒸煮时使用的甗,煮粥时使用的鬲,以及盛水使用的瓮,可以让我们联想出三千年前人们的生活情形。

0306动物

3000多年前这里的气候环境和现在完全不同,多雨,气温要比现在高上许多,发现了许多现在没有的动物,图片上展示了在王陵遗址发掘出土的幼年亚洲象的尸骨,象脖子上还有一只青铜铃铛,说明当时的大象被驯化了,所以甲骨文中“豫”字就是一个人牵着一头象。另外还发掘出了有鲟鱼,褐马鸡等动物的骨头。

0307食物:

这样生活条件下的人们会吃些什么呢?羊头骨,猪的下颌骨,小麦,粟,图片上展示了在2000年花园庄54号墓葬中出土提梁盖鼎中发现的一盘猪肉,出土时猪皮上的猪毛还在,肉中的肌肉纹理还清晰可见,说明当时的青铜器密封效果是相当好的。另外,还发现在猪肉上发现了有花椒叶的残片,可证实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使用调味料来烹煮食物了。

0308酒具:

人们有了吃的自然也会喝酒。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商代人喜欢饮酒,这是在文献上有记载的,而周朝人认为商代灭亡的原因是过度饮酒造成的。觚和爵都是饮酒器,相当于现在的酒杯,铜卣是盛酒器,相当于酒壶。这些容器的个头比较大,但酒的度数并不高,相当于现在啤酒,米酒的度数。

0309装饰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骨笄,骨蛙,骨虎都是女性的装饰品。用动物骨头制成,这些是1976年出土于妇好墓中。

0310贸易:

商朝社会生产很发达,人们就已经有了对外贸易。海贝是中国最早的钱。现在跟钱有关的字都带有“贝”字旁,比如:财富的财;赚钱的赚;等等。使用时,人们将十个海贝穿在一起是“一朋”,“朋”在当时是一种计量单位。大量珍贵的海贝由沿海地区进贡而来。

0311青铜甗:

商代人们认为有两件事情是最重要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是祭祀,戎就是战争。在这两件青铜甗中盛放了人头标本。只有在殷墟我们才能看到这样的标本。商王朝时期战争很频繁,两国交战,胜利一方就要拿失败一方首领的人头来祭祀祖先告慰神灵。除了人头,还有用狗祭祀,他们很喜欢狗,这是为了防止地下鬼神的滋扰。

0312人头像:

商代的人们长什么样子呢?2003年在殷墟孝民屯发掘出了陶制人头像,是商朝人用艺术的方式对自己形象的描述,我们将它放大做成3维动画的效果。商朝人的长相特点是高颧骨,尖下巴,是典型的蒙古人种,所以我们现在的亚洲人在早期都是蒙古人。由于对商朝人说的语言无法考证,所以给他配上了现在的安阳话,让他开口说话,“我的名字叫子商,是你们的考古学家把我弄到这个地方的……”

0313人们在这里建都之后,开始发展社会生产,首先是农业,用到的工具有铜铲,铜叉,石镰,石刀等等…

0314畜牧业: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家家饲养动物,用八个字形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六畜包括:牛、马、羊、鸡、狗、猪)

0315制骨业:

商朝人将大型动物的骨头做成了装饰品,这个过程发展了手工业。在手工作坊遗址中发掘了手工艺品的半成品,有骨笄…..还有制骨的青铜工具。

0316青铜铸造业:

商朝时期,青铜铸造业已经达到了最高阶段,制作青铜器时首先用泥做出模范,在外范内侧雕刻上纹饰,将内范放入其中,内范与外范的空隙处浇注入铜液,使之冷却后,外范打碎,内范取出,精美的青铜器就成型了。

0317:您现在看到的是一件铜钺,斧钺刀叉是冷兵器时代的典型代表,其中钺,往往是战争中最高军权统治者的常用兵器。

 

0318:铜戈

下面我们看到的这一组铜器是商代较为常见的武器:铜戈、箭镞、铜矛。常言金戈铁马,“金”在商周专指青铜,故铜戈当即金戈,这种武器是商代较为常见的武器之一,使用时下面插上木头,拿在手里直接砍下去的一种近距离的御敌兵器。

0319

有战争就会有人受伤,大家在这个展柜中看到的士兵头骨上的武器残片就是铜戈尖所致,从其创伤处可以看出骨头断裂的创面有愈合的倾向,看来在受伤之后,这位英勇的战士还佩戴着这枚军功章顽强的活了一段时间,令人意想不到。

0320

下面看到的铜矛。是中国冷兵器使用时间最久的一种,格斗时可用来刺杀对方,属于“刺兵”。

0321眼前这件铜盂出土于M54号墓葬中,“盂”在古代可做盛饭器,也可以盛水或者盛冰,是难得一见的青铜器  。

0322

您眼前这件铜鼎是2001年出土花园庄M54,平口方唇、直耳深腹,有三条马蹄形的柱足,器口沿下方装饰有一条由六只饕餮纹组成的装饰带,每一个饕餮又由两只对夔纹组合而成,衬底的是云雷纹,是一件商代晚期典型的大型铜圆腹鼎。

0323

您眼前看到的是一套青铜礼器,它有九件青铜容器组合在一起,最上方的是圆形喇叭状的“觚”与大家比较熟悉的“爵”,出土时往往由一觚配一爵成套出现,中间的这三件器物,分别为中型铜圆鼎和方彝,鼎在商代的用途是煮肉的器皿,后做礼器,但这种体型的铜鼎更有可能是分食器而非直接煮食的烹饪器具。摆在正中间的方彝,它就是一件商代的盛酒器。最下面这一层摆放的是“铜瓿”与“铜簋”,铜瓿在商代多为盛水或盛酒的容器,而铜簋则是商代人盛放食物的盛食器,

0324:

整个展馆中有两件很精美的青铜器,您看到中间展柜展出的两件小方鼎,从大小形状纹饰来看,几乎是相同的,但也有所不同,我们看左边一件好像没有生锈,青铜器的铸造是铜锡铅的合金,专家推测应该是调配比例不同所以呈现出来的就不一样。我们看到它口沿处每面都有四只凤鸟纹,使整个鼎轻松活泼不少,鼎身上突起的是乳钉纹,工艺十分精湛。

0325:您看到这个展柜中展出的是乍册兄鼎,内壁上铸有乍册兄三个字,乍册是一种官职的名字,记录历史的史官,兄是这个人的名字,所以这个鼎是用来祭祀一个叫做兄的史官的。您站在任意一个角度观看,每条鼎腿都像是大象的头,就仿佛大象在低头饮水的样子。

0326:您现在看到的这件是储存酒的酒器铜罍,造型可以看出很像我们现在使用的酒坛子,使用的时候把粮食放进去,发酵就形成酒,下方有个把手可以跟两边的耳朵组成三角形,往外倒酒握住把手可以掌握平衡,设计上可以说是比较先进了。

0327:您看到这件方尊是件盛酒器,在它的中央有圈兽首带,四鹿四象的形象,尊在当时除了是酒器之外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件尊反映出商朝的气候温暖湿润,有象,有麋鹿等,生态环境非常好,可惜这么好的生态却因为战争而不复存在,如今只能通过青铜器的刻画来想象三千年前的美好了。

0328

您看到这件铜斝是件温酒器,内壁铸有铭文司qiao母三个字,qiao是妇好出嫁前使用的乳名,这件就是妇好女将军的陪嫁物。

0329:您现在看到这件是酒具的盖子,酒身丢失,酒具叫做,喝酒时常说觥筹交错,这个盖子十分精美,上面出现了很多动物形状,前方是鹿首,中间左右各一条夔龙纹,后方是虎头兽面结束的。

0330:您现在看到的是当时人们使用的乐器,上方叫做铙,三个五个为一组,拿在手里敲的,能敲奏出不同音节。中间的是陶制的埙,吹奏使用。下方是出土的鼓,鼓是木头制作的,埋在地下几千年,跟土壤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土块。旁边两件白色的石头也是乐器,称之为磬,把它挂起来可以敲奏出美妙音乐。钟鸣鼎食就是上层贵族阶级的生活写照,也是最早的礼制的发源。礼发源于吃喝,也离不开吃喝,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代的青铜器都是和吃喝有关的各种各样的容器了。

殷墟玉器展厅

  0331: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玉器展厅。  

中华民族爱玉由来已久。八千年前的新时期时代,玉石因其坚硬的质地被制作成劳动工具,如玉铲、玉刀。距今四千年的时候,琢玉工艺从制石行业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都以佩玉为时尚,把玉当做修身的标准,素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思想。

三千多年前贫乏的物质条件注定了殷商时期的低调与朴素,然而王室贵族依然追求极度的奢华精致,晚商时期的玉石往往雕琢精美,殷墟高级墓葬中出土的动物形玉器惟妙惟肖,玉笈、玉梳、玉耳勺等贵族生活用品制作精良,是贵族们生活易趣的生动反映。

0332:

诗经当中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商人们认为鸟类是他们的祖先,所以在殷墟出土的玉器中不乏有许多鸟类的出现。

文字厅

0333:各位朋友,您现在来到的是文字厅,让我们一起感受甲骨文的魅力。

早在3300年前,商代的人们对很对事情是没有办法解释的,所以他们就依赖于鬼神,经常的占卜,他们占卜使用的工具就是龟甲或兽骨,商人占卜前,首先会将选好的龟甲或兽骨整治,然后在甲骨的背面钻凿出一些长槽和圆孔备用。占卜的时候,由贞人,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巫师用一根燃烧的木炭去灼烧这些凹槽.灼烧之后,甲骨的正面便会产生一些“卜”字的裂纹,而贞人便是根据裂纹的走势来判断吉凶,随后把有关卜问的内容记录在甲骨上,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卜辞”了。过一段时间,积攒的甲骨会被保存起来存入特制的窖穴里。所以今天我们发掘的甲骨片大多是集中在一起的,这也就成为了我国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

0334:游客朋友,您现在看到的是H3甲骨灰坑,商代甲骨大多是占卜结果,使用过的甲骨片一般会堆放在一起,所以甲骨片出土一般是灰坑的形式。

0335: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刚才您看到的是龟腹甲,现在是牛的肩胛骨,这版甲骨是展柜中的明星甲骨,人们说一片甲骨惊天下就是指它,96年发行的一版邮票,上面的牛骨就是它了,它的造型特别,文字很多,共93个字已完全破译出来了,意思是说:商王田猎有灾祸吗?这一个问题反复占卜了十一遍,只是占卜的时间和日期不同,说明田猎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0336

游客朋友,您现在看的是国宝重器司母戊鼎的一比一复制品,原件现馆藏于国家博物馆中,原鼎重达832公斤,通高133厘米,鼎身有夔龙纹、饕餮纹等商代常见的纹饰,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鼎。    

0401

游客朋友们,您现在来到的是甲骨碑林,甲骨文碑林是由我国著名甲骨文学者王宇信、杨升南先生精选,仿原甲骨片样制作成石碑,共三十块,所记载的内容涉达25个,有战争、农业、医学、灾祸及怀孕生子等。通过这些记载,让我们了解到了商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0402

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的是殷墟车马坑,殷代的车子,考古屡经发现,而且结构基本定型,古文献中说夏代就发明了车,但是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

截止目前,共出土了70多辆马车,车马坑展厅内展出的这6辆马车和道路遗迹,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和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分别在安阳刘家庄北地、南地和孝民屯东地发掘的,商代道路遗迹是在航校南地发现的。六辆早已朽为泥土的商代马车,经过考古工作者一丝不苟的精心剥剔,已经完完整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透过这些商代马车,我们看到的是商代先进的制造业和发达的交通运输。传说,中国最早的车子是由夏代奚仲发明的。从商代晚期殷墟遗址发现的车马坑来看,车子已有复杂的构造和精美的装饰,当时已出现发达的车马制造业。

 

0403:

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的是中国最早的祭祀场所,乙七乙八基址,红色木桩位置曾有一座南北长85米,东西宽14.6米的宫殿,而前方就是建造这座宫殿时产生的镇宅祭祀坑,宗庙建筑一般要经过奠基、置础、安门、落成四个步骤,每个步骤都要祭祀,每次祭祀都要杀牛羊马和人,现在觉得很残酷,但当时却把祭祀看作是对天神,对祖先的尊重,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大殿落成后又把一个地下兵团埋到地下,有六辆马车和几千名士兵的遗存,可见在辉煌灿烂的殷商文明的背后,也绕不过这是一个血腥腥的赤裸裸的杀人时代。现在所看到的都是原址上石膏仿制的。

 

中国最早的档案馆

0404



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的是甲骨窖穴展厅,眼前这坑甲骨它的编号为YH127, “Y”代表殷墟,“H”代表灰坑、窖穴,“127”则是这坑甲骨的编号。在窖穴的一侧有一具蜷曲的人的骨架,它是和这坑甲骨埋在一起的,据专家推测,应该是当时看管这坑甲骨的资料管理员。这是1936年6月12号被发现,当时已经到十年考古的尾声了。没想到在要收尾的时候发现这么一大坑,专家兴奋的两夜未眠。这是迄今为止出土最多最大的一坑,从地下运到火车站,又运到南京,之后南京沦陷,又几经辗转,经桂林、云南,最后到云南昆明的龙头村,以胡厚宣先生为代表把它一一分解,共17096片,年代全部是商王武丁时期的,内容涉及到农业、畜牧业、医学、军事、婚姻、历法等各方面,和在历史文献中都没有提及的很多疑惑,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为破解殷商之谜提供了大量的印证。在1996年召开的国际图联大会上,这坑甲骨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中国最早的档案库”。

0405:

客朋友,您现在走进的是甲骨碑廊,甲骨碑廊南北走向面所展示的内容,在殷墟出土的有代表的骨片刻碑,可以全面的了解到商代的天文、立法、农业及社会生活。甲骨碑廊东西走向所展示的内容是甲骨文的写意书法展,是今人用毛笔书写的甲骨文字,这些文字注重了写意,把甲骨文分为了四个单元。

  

殷墟妇好墓

 

 0406各位游客,现在您跟随我来到的是妇好墓,妇好墓是197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现。妇好墓保存完整,随葬品非常丰富,有青铜器,玉器,石器,骨器等等共计1928件。在很多随葬品中发现都刻有“妇好”,“好”,“司母辛”等9种铭文。由此可以证明妇好,是商代第23位国王武丁的第2个合法妻子。妇好不仅长的美丽而且兴情豪爽,武艺高超,又精通兵法,能够带兵打仗。据甲骨文记载,妇好曾经多次协助武丁运筹帷幄,平定四方,还为商王主持过不少的祭祀活动。为武丁建功立业、创下了汗马功劳,深得武丁喜爱。

0407司母辛铜觥

  您现在看到的这件酒器叫做司母辛铜觥,它是兽鸟合体,作站立状,造型别致。打开它的盖子可以存酒,下面让火可以温酒,是一件既美观又实用的商代盛酒器。

0408妇好钺

您现在看到的是件妇好钺,妇好钺是于1976年,在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大型青铜钺。妇好青铜钺制作精美,刻有“妇好”铭文,重量达8.5公斤和8.9公斤。以龙、虎为文饰,考古推断为商代晚期,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中国青铜钺,钺是军权的象征。

   0409象牙杯

 3件象牙杯,有两件成对,造型美观,雕琢精致,堪称国之瑰宝。其中两件镶有绿松石,此杯是其中一件,器身的纹饰雕刻结构十分巧妙,再镶嵌上绿松石更加引人注目,它显示了古代匠人的工艺才能,为我国古代工艺艺术史增添了新的光辉。

 

0410:妇好墓底

您现在来到的是妇好墓的最底层,可以直观的看到妇好墓的形状,该墓共7层,没有墓道,直上直下呈竖井。墓深7.5米,仅二十平方米。可惜大概考古挖掘到6.5米左右时发现有大量的地下水,真正妇好的尸骨已被水给浸泡,无法用现在技术复原,所以我们不知道妇好的真实长相。好在棺材上涂有朱砂和红漆,我们可以判断妇好的尸骨是在有红色印记的地方摆放。妇好墓设计简单,由一棺一椁组成。

虽然看起来墓室并不大,却是一座从未被盗掘过的商代王室墓葬。中间我们看到的是755件玉器,大部分都是来自新疆的和田玉,有少量的独山玉和岫岩玉,体现出主人的身份。像礁石一样的是6880枚海贝代表了财富,周边摆放了大量的青铜器467件,其中三分之二都是酒器,体现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并且商朝是以酒器来体现身份的象征。共计1928件文物。在二层台的壁龛里陪葬着三个人,保留全尸,应该算是身份较高的,一具为男性,另两具是一男一女,是妇好的贴身家仆。北边三具地位低贱,都被腰斩,只剩腰部以上的部分,中间一具和一条狗。还有一具两岁幼儿的骨骼。商人已经学会驯化狗为人类服务,所以里面还有六条狗陪葬。

这所墓葬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盗过又有甲骨文可考的商代王室墓葬,所以成了最有代表性的墓葬。由于许多都为一级二级文物,现分别储存在中国社科院、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殷墟博物馆。现在是在原址上按照原样复原的。妇好墓发现后曾经把部分文物拿到台湾故宫与127甲骨窖穴共同展出,来了一场武丁和妇好的三千年后的大会合,可谓是考古界的一大盛事!无奈当时很多民众对商代历史知之甚少,关注之人并不多。而今天随着甲骨文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殷商文明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知道了这位安阳的中国第一位巾帼英雄!


安阳汤阴岳飞庙



汤阴岳飞庙三大看点:看灰头土脸秦桧,寻慈禧亲笔题匾,赏岳飞亲书出师表 。

      在河南省汤阴县的北部,有条汤河,它穿越几千年的岁月,娟娟细流,依然滋养着这方土地。在中国的传统地名命名中,阴阳是一种最常应用到的对立关系,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汤阴县的名字由此而来。汤河古称荡河,在古汉语中,汤荡通假,公元前205年置汤阴县,唐朝贞观元年,即公元627年,汤河水温升高,因而荡河改为汤河,荡阴县易名为汤阴县。近一千五年来,汤阴这个名字,一直伴随着这块土地从未更改。作为千年古县的汤阴,文物古迹众多,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


中国有三大岳飞庙,河南朱仙镇岳飞庙定位于“武岳庙”,汤阴岳飞庙和杭州岳飞庙定位于“文岳庙”,汤阴岳飞庙纪念其“生”,杭州岳飞庙纪念其“逝”。汤阴岳飞庙景区,位于县城的西段,找到整个县城唯一的一条仿古街,就到岳飞庙了。当年的岳飞被害,多年之后,岳飞案昭雪,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个精忠报国的英雄,作为岳飞的家乡人,建庙纪念,可见岳飞在家乡以及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汤阴火车站月台上立有岳忠武王故里碑(指路碑)。1952年11月1日,毛主席视察河南返京途中,特地在汤阴下车停留,细看了这块碑。他向县党政领导同志仔细询问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岳飞、岳飞庙的有关情况。毛主席称赞岳飞是河南出的一个大好人。毛主席说:"群众既然很关心岳庙,就应保护,注意不要在里面开会,保持古庙的静穆。"他还称赞汤阴县政府保护岳庙是"给群众办了件好事。"为此,县革命委员会于1978年在碑旁立了毛主席视察岳飞故里纪念碑。1959年11月7日,胡耀邦同志到汤阴检查工作,参观了岳飞庙,并和省、地、县有关领导同志合影留念。

 


汤阴岳飞庙景区小巧玲珑,中规中矩,整个建筑坐北朝南规格,坤方开门,乾方留有侧门(后门,平常不开),大门精雕细刻,主要以木结构为主的牌楼样式,门坊的正中书写:“宋岳忠武王庙”(明朝孝宗朱祐樘赐字)。此乃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建筑,六根柱子托起五架房顶,古建筑学上称为三间六柱五楼柱不出头式,斗拱型制属九踩四昂重翘式,排列节奏,吻合严密,衔接巧妙,形如群雁比翼。额枋斗拱上皆饰彩画,图案优美,运笔细腻,具有传统民族风格。屋顶覆以绿色琉璃瓦,金龙骑脊,飞檐尖耸,钩心斗角,集力学、美学、建筑学之大成,雄伟奇特,固若金汤。虽屡经震灾水患,却安然屹立,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成就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在精忠坊门两侧护坊壁上,各嵌有明万历年间彰德府推官张应登所题"忠"、"孝"石刻大字。

 进入山门,看见五人跪在地面(依次是宰相秦桧、其老婆王氏、万俟卨、岳飞将领张俊、王俊),他们跪在这里千余年,受到万人的唾骂,身上肮脏不堪。即使如此,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其身后的施全,正举着利剑,怒目凝视,看守着他们。杭州西湖畔岳王墓庙前,也有四具跪像,汤阴则多一具王贵跪像。奸相秦桧专权,力主"议和",是杀害岳飞的罪魁祸首,王氏相纣为虐,是个阴险的毒妇;万俟卨充当鹰犬,刑讯逼供,是个刽子手;张俊忌贤妒能,趋炎附势,是个帮凶;而王贵,则是岳家军中的败类。被秦桧、张俊优赏收买之后,"告首状"诬害岳家军。朝廷凭此状将岳云、张宪逮捕,又将岳飞下狱。

,施全祠的圆柱上有一副对联:

蓬头垢面跪阶前,想想当年宰相。端冕垂旒临座上,看看今日将军。对联印证了历史的公正判决,表达了老百姓心中的爱与恨,敬与憎。



五人所跪之处,是全庙最低之处,看完往北走,只见庙内碑碣林立,苍劲的古柏随处可见,东西的肃瞻亭与觐光亭并列两排,周围的碑刻大多是明清两朝的所留,我们穿过御碑亭,便到了正殿。正殿巍峨辉煌,所开有五门,五门的眉额镶有五块巨匾(从左到右):“乾坤正气”、“忠灵未泯”、“故乡俎豆”与“百战精威”。

你可知道,其中的“百战神威”是清朝的光绪帝所写,“忠灵未泯”是太后慈禧所题。岳庙正殿始后屡经各代修葺,保持硬山式建筑风貌,高10米,面阔5间,进深3间,殿顶为剪边绿色琉璃构件,正脊彩龙腾云,脊中饰狮子宝瓶,两端饰龙形鸱吻,张口吞脊,背插宝剑。殿堂巍峨庄严,气势恢弘。殿前有拜台。中门楹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第一功名不爱钱",为清同治间榜眼、翰林院编修何金寿题书。其跋文云:"(岳)王尝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这些精辟的警句,今天读起来仍有深刻意义。

进入正殿,迎面是高大肃穆的岳飞坐像,你看他手握宝剑,正襟危坐,如此的魁伟英武,正气凛然。再看岳飞头顶,其上悬挂的是“还我河山”四个大字,硕大的匾不禁让人浮想连篇,这可是岳飞一辈子的追求,当年他率领下的岳家军如虎般横扫金军时,历史却上演了一出千古怨恨的悲剧,不禁为岳飞的死叫屈。

岳飞庙除了大殿,周围是寝殿以及他子女的庙祠比如岳云祠、孝娥祠等等。东、西庑原为何铸殿和张宪殿,现为岳飞史迹陈列室。正殿后面为寝殿,内有"岳母刺字"彩塑。寝殿前东、西庑分别为岳云祠、四子(岳雷、岳霖、岳震、岳霆)祠和岳珂、张宪祠。


寝殿东北隅有岳飞祖上三代祠院,西北隅是岳飞女儿孝娥祠。


前几年岳庙景区东边的实验小学搬迁,景区进行了扩建,建造了岳飞生平事迹展馆,在这里可以详细了解到岳飞的一生以及与宋金交战的历程。岳飞庙内更是陈列着岳飞亲手书写的书法珍品《出师表》石刻哦,到了汤阴,一定要到岳飞庙看看。

     

岳庙松柏如盖,碑碣如林。建庙以来,收集了历代歌颂岳飞的文章庙志、诗词歌赋以及外国使臣的笔迹,共200余方,现存最早的碑碣为立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的"岳穆王诗序碑",最晚的是立于1936年的"精忠报国"碑和"重修岳忠武王庙记"碑。作者有明太祖朱元璋,还有徐达、董其昌、海瑞、曾用升、陶澍、何绍基等人书写的歌颂岳飞的诗碑数块。其中记载了史书中未有的遗闻轶事。这些碑刻,诗、词、歌、赋、记文体俱全,真、行、篆、隶、草书体皆备,是中原大地上一处弥足珍贵的书法、文学艺术和史学研究的宝库。


      寝殿壁间镶嵌《出师表》、《满江红》等相传是岳飞手书的碑石,笔法潇洒刚劲,如江河奔腾,若利箭出弦,气势磅礴。其镌刻刀工精细,骨力坚毅,行刀自如,构幅庄重,世称珍品。中外游人驻足观摩欣赏,流连忘返。


新郑黄帝故里

河南是中华民族文明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具体位置就在河南省的新郑市。自古至今,人们总是把河南作为全国的中心腹地,而新郑又当此中心之中心。
若把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和三国魏都许昌三个古都连成三角形,新郑恰好位居其“中”。面对世界地图,还可以看到新郑地处北纬34°-35°,约相当于古巴比伦所居的纬度,比埃及和印度跨纬略高。古巴比伦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及其冲积而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埃及在尼罗河三角洲,印度在恒河流域平地、而以新郑为中心的我国中原地区,则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及其两岸黄土平川作依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哺育一方文化。在上述这些气候温和、水土肥美之地,勃然萌发远古人类文明,绝非偶然之事。轩辕黄帝就是在这里诞生、生活、建都,并以此为中心南征北战,完成了中华统一的大业,缔造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是有熊氏部落首领少典的次子。生于轩辕之丘(今河南省新郑市北关),故名曰“轩辕”。黄帝幼时聪明异常,成人后,知识非常渊博,才干出众,于是继承父亲少典,被拥立有熊民部落首领,故又称有熊氏。
5000多年前,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我国中原地区,氏族林立,大小部落成千上万。当初炎帝部落势力强大,最有威望,各部族听从他的号令,相交而居。到了黄帝时代,炎帝部族势衰。部落之间不断产生摩擦,炎帝不能禁止,人民生活不得安宁。黄帝修德整兵,以道义促进部落之间相安友好,以武力征伐强暴,制止侵略。许多部落鉴于黄帝威望,前来通好、仰仗归从。当时炎帝侵略周围部落,黄帝交战三次,打败了炎帝,使其归顺于己。
这时蚩尤作乱,其他部落闻听蚩尤到来,溃散四逃,炎帝与之交战,竞一败涂地,于是率领部族奔往涿鹿,向黄帝求救。黄帝亲率部族,九次与蚩尤交战而不能胜,就联合以熊、黑、貌、虎为图腾的六个部落,在涿鹿郊野命大将风后制作战车,利用《八阵兵法图》,采用战车合围战术冲杀。蚩尤大败逃至中冀,被黄帝大将应龙擒杀。
黄帝平定蚩尤,威名大震。各部族对他钦佩得五体投地,一致拥戴他为部落联盟首领。从此炎黄两部落逐渐融合为一。在统一万国氏族部落之后,在釜山(今河北怀来东)召集“万国”首领,庆贺天下太平,并“邑于涿鹿之野”,休整士卒,养息生民。后来,他为了氏族的安全,又率领部族复归故里,“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同时巡行四方,初步奠定了中国的规模,遂使中国跻身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因而被尊为中华民族的文明祖先。
 
黄帝在位百年,终时111岁,死于荆山(今河南灵宝),葬于上郡桥山(今陕西黄陵西北)。相传有螺祖、方雷氏、彤鱼女、嫫母四妃,生25子,得姓者14人,分别为十二姓,另有5子,得姓于五行(金、木、水、火、土),他们散居各地,后来发展到101个属地,派生出510个氏。其中仅一个姬姓,就衍分出198个氏。黄帝在五帝中居于首位,古帝颛顼、帝喾、尧、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王朝的统治集团,没有一个不是黄帝的后代,他们不断繁衍,逐渐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由众多民族相结合的中华民族。因此,后人共尊黄帝为始祖,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木有本,水有源。中华民族所以能雄立于世界东方,历遭百劫而不灭,全因为黄帝精神激励着千百万炎黄子孙,并由炎黄子孙凝聚起民族力量。今天,我们纪念黄帝,来到新郑轩辕黄帝故里寻根问祖,更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轩辕黄帝故里在新郑市北关,汉代建祠,历代多次修茸,主要有龙雕牌坊、轩辕桥、大殿、配殿、中华民族图腾柱、华夏第一祖碑、黄帝文化艺术苑、黄帝宝鼎、黄帝纪念馆等。

黄帝故里景区门前广场原名轩辕广场,由于地处老城区,形状不方不圆,道路斜穿而过。2008年根据专家建议,将轩辕广场更名为中华姓氏广场,面积由原来的7千平方米扩建成1.5万平方米的方形广场,将景区内鼎坛移至百家姓广场,放至广场靠南三分之一处,鼎坛高9米,底座为35米×35米,坛面为21米×21米,共分三层15层台阶,鼎坛周围广场地板上刻满中华4600多个姓氏,并有抽象的祥云纹路散布广场之中,意喻“踩祥云之上,观百家姓,唱和谐歌,畅想民族腾飞之未来”。这一亚洲最大的姓氏广场将成为群众拜祖的主要场所。大典时,百家姓方阵群众将身着姓氏标志的服装参拜祖先。

位于广场中心的中华第一鼎——黄帝宝鼎高6.99米,鼎口直径4.7米,腹深2.8米,耳高1.5米,足高2.8米,重24吨,鼎足为熊足,取意轩辕黄帝系有熊氏;鼎腹饰九龙,首顶艳阳火球,口倾水纹,祈风调雨顺,象征祖国统一安定。造型庄严、凝重、大气,被誉为“天下第一鼎”。

中华姓氏广场周围种植了活化石的水杉,共计960棵,正好象征了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俗话说:万姓同根,根在人祖。中华民族就象是一棵棵的大树,我们每个炎黄子孙就象是树的春华秋实,所以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请不要忘了你是树的哪根哪枝那条哪叶,这也正是我们修建这中华姓氏广场的原因。
在“2009全国特色文化广场颁奖大会”暨“第三届全国广场文化论坛”上,以展现中华姓氏悠久历史的新郑中华姓氏广场被授予“全国特色文化广场”荣誉称号。

来到这里,首先看到的就是轩辕黄帝广场上一座全部用青石建造的高大雄伟的龙雕牌坊。它是传统的四级六柱坊,高11米,宽17米。坊额上雕刻有轩辕黄帝像,横额“中华圣地”和内外两副楹联“始祖功德盖天地泽披九州,华夏文灿古今誉传八方”、“依具茨溱洧起波涛,滨颖淮有熊降轩辕”,均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书写,分别讴歌黄帝的丰功伟绩和介绍新郑是黄帝的诞生地。“具茨”指位于新郑西南15公里的具茨山(又名始祖山);“溱洧”指流经新郑的两条古老河流;“滨颖淮”指新郑地处淮河、颖河流域;“有熊”指新郑在黄帝出生时期为有熊国。
经过青石牌坊,进入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的轩辕黄帝广场,迎面是第二座青石牌坊,上刻楹联引用的是孙中山先生1912年3月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所做的《祭黄帝》诗:“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对黄帝的伟大功绩作了非常高度的概括。牌坊横额和黄帝故里山门上的“轩辕故里”4个字是薄一波题写。

山门两边各有一只看门兽,学名叫石熊。这是一种很威武很强悍的动物,5000年前在新郑这一带有很多。黄帝父亲少典氏领导的部落为了表示对熊的崇拜,便把熊作为部落的图腾,称为有熊部落。“黄帝定都有熊”、“国于有熊”、“有熊之君”、“有熊氏之墟”等史书上经常出现的这些名词便由此而来。
山门左侧的“中华民族子孙千喜龙年寻根祭祖纪念”碑,是著名美籍华裔陈香梅女士2000年4月题写的。山门屏风上的“炎黄子孙,不忘始祖”八个大字,是陈云的题词。

山门后面为敬奉有轩辕黄帝塑像的“人文初祖”大殿,“人文初祖”意为黄帝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最初祖先。



大殿内有黄帝诞生、创造舟车、黄炎结盟、征战黄尤、建都有熊、高擎龙旗、开发农牧、肇造文明等大型壁画,系统、生动地展现了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
大殿东边的配殿,供奉的是黄帝的元妃螺祖,她是我国古代最早养蚕织绸制衣的人,从此天下人无冻僵之患,历代封建王朝都设先农坛供奉她,尊她为“先蚕娘娘”。史载,她是河南西平县人,如今西平县和新郑市、荥阳市都有螺祖庙祭祀。
大殿西边的配殿,供奉的是黄帝的第四夫人嫫母,她是中国最早的织布工具“织机”的发明者,后人尊她为“先织嫫母”。关于大殿和东西配殿的历史,据考证,都是建于汉代,以后历代皆有修复。
“人文初祖”大殿前,有一个大香炉,很特别,它前面铸的字是“赫赫始祖”,后面铸的字是“胄衍祀绵”。其意是黄帝很伟大,很了不起,后代人祭祀他的香火连绵不断。这是毛泽东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祭黄帝文中的两句话。
黄帝诞生的地方轩辕丘在“人文初祖”大殿后边,这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以轩辕黄帝故里为中心,从新郑市到新密市,绵延数十里。高约6米的轩辕丘碑文是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屈武题写的。2003年10月为迎接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在这里举行拜祖活动,当地投资在这里兴建了占地3000平方米的轩辕黄帝纪念馆。此馆为“人”字形大房子造型,在设计手法上采用地穴覆土式建筑手段,好像从地下长出来一样,寓意为轩辕丘—黄帝出生之地。


最吸引眼球的是分别坐落于馆外和殿内的两座手持宝剑,凛然端坐的黄帝雕塑像。两座雕塑像均高5.9米,寓意九五之尊。其中馆外的雕像为玻璃钢制成,馆内雕塑像则用紫铜铸成,雄伟宏大。馆内装饰庄严肃穆,古色古香,汲取了内蒙古、云南等地的岩画、汉砖汉画、商周时期青铜文饰等表现手法,充分表达久远的古代文化所产生的历史感和神秘感,表现中华人文初祖的根文化主题。

黄帝纪念馆分上下两层,顶层中央有中华根脉,根脉雕六龙戏珠,象征中华民族根在黄帝故里新郑,炎黄子孙叶落归根。四壁布置客家文化展,展示了从远古时代客家人走出中原以及客家人的历史、发展、文化,习俗等。

在黄帝纪念馆南面,新郑市区中间,还有一座高出地面5米左右,宽2米,顶部小、底部大的巨大石柱上面刻有“天心石”三个字,传说这是黄帝应天立极,建都于天之中心竖石为志的地方。
从这里往南,在新郑市区南关洧水南岸,还有仓颉造字台,古传为“凤凰御书台”。仓颉生来聪明,在家乡河南南乐县研究造字,黄帝得知,请他到都城来,封为史官,专心研制文字。在仓颉百思不得其解时,黄帝前来安慰,此时从天上忽然落下一只金凤凰,凤凰嘴衔御书本放于黄帝前,仓顿得此书后,顿开茅塞,便观鸟兽之迹,体类象形而造字,以代结绳记事,字成,天雨粟,神鬼皆夜哭。后人感其德,尊之为“字圣”、“斯文鼻祖”。
以上这些有关黄帝的遗迹、名胜都在新郑市区内,另外还有两处比较集中的地方分别在新郑市姬水河沿岸和具茨山上。


安阳林州红旗渠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

提起红旗渠,很多朋友大都会想起这样一首歌?“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势把山河重安排。”这首激昂雄壮的歌曲,又把我们引到了那艰苦峥嵘的岁月里。20世纪60年代,英雄的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坚持和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实干、无私奉献"的精神,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巍巍太行山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一锤一钎,坚持苦干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建成了盘绕林滤山长达1500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被国际上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修建如此宏伟的工程,还得从林县的峥嵘岁月说起。那是一段苦不堪言令人难以想象的岁月,那是一群把生命置之度外令人难以忘怀的人们。红旗渠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又是一段让我们感到陌生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林州红旗渠,重温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悲酸岁月,旱魔喋血

红旗渠的修建还得从林州的地形和气候说起:林州位于山西高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带,西边是太行山,周边是丘陵,中间是小盆地。林州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平原向高原山地过渡的地方性气候特征。春季温和多旱,夏季气温高,雨季多集中在7、8月份,还多是暴雨。加上林州地形陡峭,沟谷纵横,地表缺乏森林覆盖,水土流失特别严重,这也是林州地表缺水的一个重要因素。

林县十年九旱,每年降水量600毫升,但是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2倍,周边的四条河流均属于喜怒无常的季节性河流,也就是说这600毫升的降水量都在7、8月份,四条河流也都是在7、8月份,其他的十个月都是干旱无水的状况。


一部林县志,满卷旱荒史。造物主是不公平的,它在漫不经心间就使人们的生存环境形成了三六九等。对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林县而言,自然的赐予对于这片土地,有着过分的吝啬,在旱魔的主宰下,这里成了一个“十年九旱”的贫瘠地方,它的昨天是一部血泪与苦难交织的历史。翻开林县一本本被岁月染黄了的老县志,满眼都是干旱、连年干旱、禾枯、绝收、悬釜待炊、十室九空、人相食等触目惊心的字眼。在那靠天吃饭的年代,林县人斗不过老天爷,大旱之年,草根树皮都成了救命的口粮,为了活命,甚至出现人相食的惨痛场面,更多的人则是踉踉跄跄地走上背井离乡的逃荒之路。因为这里离山西较近,许多逃难的人便纷纷涌向三晋大地,至今,在山西一些地方还有“林移村”、“林县沟”、“林县集”、“小林县”之类的地名,铭记着林县人当年的苦难和无奈。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群众虽然在政治上翻了身,作了社会的主人后,也迫切想在经济生活上再来一个大翻身。可是林县缺水的问题仍像过去的“三座大山”一样压的人们喘不过气来,还怎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因为绝大部分耕地要靠天生产,大旱绝收,小旱薄收,广大群众仍没有摆脱糠菜半年粮和缺衣少穿的贫困境况。


民谣唱到:家住在山间,用水真作难。担水要翻山,吃水似油盐。可是一天两天不吃油日子还能过,没有水,日子一天都过不下去。人没有水就不能生存,有水就有了生命,有生命才能求发展,缺水给林县人民祖祖辈辈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当时全县共有90多万亩耕地,只有一万多亩地能用水浇地,其他的耕地全是靠天收。大旱绝收,小旱薄收,种植小麦的面积很小,亩产仅有七八十斤,秋粮也不过百斤,群众仍然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贫苦生活。林县全县550个行政村,就有305个村人畜吃水困难,有的跑5里、10里去取水,甚至还有村民赶着毛驴驮上带盖的大水桶,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去远道取水,赶驴的人肩膀上还要再挑一担水。一个区三五万人,也仅有三五眼水井。一到干旱年头,井旁的人和水桶排成的长队,人们从早等到晚,一天才能担上一担水,长年累月,石头井口被麻绳磨出一道道深沟。因为取水常常发生打架斗殴伤人亡命事故。


有一首民谣听了让人更心酸:“咱林县,真苦寒,光秃山破旱河滩。雨大冲得粮不收,雨少旱得籽不见。一年四季忙到头,吃了上碗没下碗”。据《林县志》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的514年的时间里,林县发生的自然灾害110次大旱绝收38次,严重旱灾2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枯井干,庄稼颗粒不收,在这514年里形成人吃人的现象有5次。其中1942年旱灾最为严重,夏秋两季都没有收成,加上日本侵略军的疯狂扫荡,国民党的抢掠,广大群众扒树叶、剥树皮、挖草根充饥,后来实在没有东西充饥时,人们竟然吃起了白甘土(瓷器用料)。这一年,全县外出逃荒一万多户,饿死1650多人。

“太行山上水贵油,谁知人间几多愁。三尺白绫无情剑,屈斩芳龄少妇头。”这首诗向我们又讲述了一则悲惨的故事:民国初年(1920年)的大年三十,桑耳庄桑林茂老汉一大早就起来到离村七里多的黄涯泉,想趁早挑一担水回家过年。可是排队担水的人太多了,快到天黑时,桑老汉才接满一担水。新过门的儿媳心疼公公,看到天黑了公公还没回来,于是摸黑出村迎接,并把水担在了自己肩上。由于天黑坡陡,没走几步便被拌了一跤,含辛茹苦挑来的一担水洒了个净光。当天夜里,悔恨交加的儿媳竟悬梁自尽了。没想到这一担水竟成了夺命水。大年初一,将儿媳草草掩埋后,悲痛欲绝的桑林茂老汉便领着全家走上了逃荒之路。区区一担水,竟葬送了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


因为缺水,许多村庄因没有水吃,只能到离村十里八里或更远的地方去挑水,争水抢水打架斗殴乃至伤人亡命的事件时发生。不但人与人争水,人与兽也争水。有一年天大旱,在一个异常干渴的小山村,人与兽共用一块岩石缝里渗透出来的水,为了争水,有三个人相继被狼伤害了性命。

    因为缺水,很多山区的小伙子娶不上媳妇,牛岭山村因缺水而贫困,本村闺女嫁到山外,外村姑娘不上山,成为远近闻名的光棍村。有个村40多岁以下的光棍有70多个。张大郊村有个王姓老汉到73岁时也没娶上媳妇,自己就买了一个死去的12岁小女孩,并告诉家人说:待他死后就和她葬在一起,也算娶到媳妇了,也有脸见列祖列宗了。

    因为缺水,长期以来,林县人民养成了惜水如命的习惯。有些山村的农民,平时很少洗手、洗脸、洗衣服,到了逢年过节和婚嫁时才干净一回。洗脸时,也是全家人用一个盆,老人洗完大人洗,大人洗完小孩洗,小孩洗罢还要把脏水澄清留作下次再用;洗成了泥汤,还要留给牲口用。

    因为缺水,这里的山穷、地穷、人更穷,百姓们在贫困中苦苦挣扎,衣不遮体,食不饱腹,度日如年。


在这种悲惨的情况下,山区群众就幻想着得到老天的恩赐,就省吃俭用,捐资集财到处修建龙王庙,烧香叩头,祈求苍天、神灵降雨水,结果想水盼水千万年,一朝一代都过去了,干旱缺水的现状仍像一把尖刀一样架在林县人民的脖子上取不下来。缺水造成的种种苦难,也成了后来林县人民不怕流血牺牲,修建红旗渠的思想动力。

二、自力更生、筹备“引漳入林”计划

 老天爷不给林县人活路,祖祖辈辈被干旱缺水熬煎的林县人再也不愿苦熬下去了,缺水造成的苦难,激励着林县人民向命运挑战的斗志,他们要把潜伏于内心深处渴望改变逆境的梦想化成重新安排林县河山、争取美好生活的伟大行动。挖山泉,打水井,修水库,建水渠,这些兴修水利的活动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序曲。据《林县志》记载,元朝1268年潞安巡抚李汉卿带领人民群众用了3年时间,主持修建了一条长10公里,宽1米的水渠,老百姓称之为“天平渠”。

明代万历年间,知县谢思聪动员老百姓从洪谷山(有说洪山寺)修建了一条小型水渠,虽有一尺宽,却把泉水引到了山外,解决了18个村庄群众的吃水问题。后人亲切地称之为“谢公渠”,并为他修建了“谢公祠”。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太行七分区司令员皮定钧领导军民一边打仗,一边开展大生产,在合涧乡淅河岸边修建了一条小型引水渠,解决了几个村群众的吃水问题,被群众称之为“爱民渠”。

1955年,中共任村区委动员木家庄、卢家拐、盘阳等几个村庄,修建了一条长17.7公里的天桥渠,能浇灌漳河南岸的一部分耕地。群众就编出了一首顺口溜:“想天桥,盼漳河,让咱林县人民解解渴。昼夜不停拼命干,漳河水过不了露水河。只要引来漳河水,谢天谢地把头磕。”充分反映了林县人民世世代代就有“欲引漳河而未遂,盼漳河入林而未达”的心愿。

1957年,任村区委发动群众将1944年抗日战争中曾经从南谷洞引水未修建完的26公里渠道,建成通水,起名“抗日渠”。任村桑耳村党支部为了解决本村缺水的问题,领导群众,引山泉水入村,并安装了6个水龙头,吃上了自来水,成了轰动林县的特大新闻,不少村群众都赶来看“稀罕”,老百姓都说“共产党会牵着龙王的鼻子走”。

1958年,这一年,毛主席号召大办水利。

1958年9月在全国水土保持会议上,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授予中共林县县委、林县人民委员会一面锦旗。

1958年11月1日,毛主席赴郑州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即第一次郑州会议),在新乡火车站接见豫北地区的县委书记。毛主席和杨贵书记座谈时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把农业搞上去,必须大办水利。”

无可奈何的是,老天对林县太过于苛刻了。正在林县人民满腔热血喊着“头可断,血可流,不建设好林县不罢休”的行动口号建设林县时。1958年,一场大旱,泉干库竭渠无水,全县又陷入了焦渴的煎熬之中。天上无水蓄、地下无水汲,林县人只好把眼光投向了境外的水源地。经过反复的查勘论证,林县县委做出了引山西省平顺县境内的漳河水入林县,即“引漳入林”的决策。

1959年冬天,引漳入林工程刚开始测量时,工程技术人员冒着严寒冰雪,在冰天雪地中爬山涉水,饥了啃口干粮,渴了吞口冰雪,白天跑一天,晚上回来继续计算到深夜,及时拿出了实测数据,给县委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引漳入林”上马的时候,时间的表针指向的是公元1960年2月到公元1969年7月红旗渠工程全面完工,整整用了十年的时间。这十年的光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短暂的一瞬,但对于林县而言,却是血与汗交织的悲壮十年,也是改变命运、创造辉煌的十年,更是谱写惊天地、泣鬼神的“红旗渠故事”的十年。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张扬理想主义的年代,统一的理想使人变得无比的单纯,农民兄弟尤其如此。

1960年2月11日正是农历元宵节,黎明时分,车辚辚,马啸啸,近3.7万修渠大军从15个公社的山庄村落中奔涌出来,他们顶着寒风,踏着霜冻,自带干粮、背着行李,赶着牛车、马车,推着小推车,拉着粮食、炊具和锹、镢和铁锤、钢钎等劳动工具,组成一支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开向了位于漳河岸边的修渠第一线,拉开了“千军万马战太行”的序幕。他们要在这壁立千仞的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开出一条水路来。

三、盘阳会议——及时纠错

1960年的春节,林县县委一班人马是在期盼和兴奋中度过的。大年初一,李贵、李运宝、周绍先、秦太生、路加林等县委领导和机关干部不约而同地聚在了杨贵书记的办公室,话题始终围绕着引漳入林工程。看到大家摩拳擦掌的样子,杨贵给大家出了道算术题:“按咱们初步测算,最近的引水点侯壁断到坟头岭,全长7万多米,上7万人,每人承包1米,大家算一算,引漳入林这条渠咱们什么时候能够修成?”杨贵说着,张开双臂,用手比了个1米的距离。“老百姓盖5间房,也不过个把月,一人挖1米,也就三四十个土方,两个月怎么也完工了。”县委书记处书记秦太生和县委组织部部长路加林最活跃,争着算这个账。县长李贵是个老成持重的人,他琢磨了一会儿说:“如果每人3天挖1方土,100天怎么也能完成。”大家豪情满怀,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很快形成了共识:只要2月初能够开工,大干3个月,总干渠5月1日争取通水!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原本想要80天的工程,一干就是整整5年。

杨贵又何尝不想速战速决,早日把漳河水引进林县呢!他没有给大家泼冷水,只是说:“速战速决固然好,但也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引漳入林工程在轰轰烈烈的气氛中展开,千军万马出征奔赴工地,往山西走都是羊肠小道,汽车开不过去,修渠先修路,人进路才成。从分水岭到渠首70公里的太行山腰一下子涌上了3.7万人,摆开了“长蛇阵”,战线太长,劳力跟不上,物资跟不上,技术跟不上,领导跟不上,有的工段来了人找不到渠线,有的工段画好了渠线没人开山,有的民工连队打了炮眼等不来炸药,有的连队把渠底当成渠岸给崩了,很多地段的渠线产生了严重地偏差。叮叮铛铛一个月时间过去了,太行山上到处挖的像“鸡窝坑”一样。通水的日子更是遥遥无期,再加上大家在思想政治上跟不上,少数人对引漳入林工程的意义认识不足,施工中遇到一些困难,就满腹牢骚,消极怠工,干扰生产,说什么:“这么大的工程靠人力一锤一锤挖掘,挖到猴年马月也完不成。”有的人说:“我们现在生活这么苦,还劈山修渠不如趁早收摊。”林县县委敏锐地发现,当初的设想不适合现实情况,必须当机立断,找出长远的、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1960年3月6日——10日,林县县委在任村公社盘阳村连续召开了 “盘阳会议”。

会议决定:

1、树立长远作战思想,拿出愚公移山精神,渠不修成绝不收兵;

2、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要高举红旗前进。

3、调整部署,改全线铺开的“长蛇阵”为缩短占线,分段突击,干一段成一段,通水一段,让群众看到成绩,看到光明,增强胜利的信心。

第一段渠通水了,县委组织老百姓们分批前来参观,大家尽头更足了:“千年盼,万年想的漳河水,真的能流过来,到了咱林县境门口了,咋能让水在白白泄入漳河流走呢?”群众们看到水来了,欢喜鼓舞,建渠的积极性如火山崩发一样更加高涨了。

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尽管在建设过程中,1961年,国际上帝国主义封锁我国,加上正值我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极端困难时期,国民经济困难,人民处于饥饿中,条件差得超出想象,但林县人民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们迎难而上,义无反顾。国家拿不出更多的人、财、物支持林县,林县人民体谅国家的难处,他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水泥自己制,没有炸药自己造,不会技术慢慢学……。

 他们不但苦干硬拼,也巧干智取,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建设难题。比如,在总干渠最艰巨的谷堆寺段施工中,开始时,民工们腰系绳索,吊在悬崖半空中打钎放炮,崩出工作面。后来,他们革新技术,采取土办法,架起空运线,加快了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大大减少了安全事故。为解决总干渠与浊河交叉的矛盾,他们建造了一个空心坝,坝中过渠水,坝上流洪水,渠水不犯河水。修建桃园渡槽时,发明了“简易拱架法”,建成了一个“槽下走洪水、槽中过渠水、槽上能行车”的十分科学的渡槽……十年鏖战,愚公移山。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硬是在崇山峻岭中凿出了一条三千华里的“人造天河”。也就是说把这么多的土石堆积起来比埃及胡夫金字塔还要大十倍,如果把这十年挖砌的土石筑成宽2米、高3米的墙,可以绕北京一圈,再把广州和哈尔滨连接成一道“万里长城”。


五、红旗渠主要景点介绍

从红旗渠纪念馆出发前行21公里就是红旗渠青年洞景区了,沿着这条象征着红旗渠精神的红丝带一路向上走,到达的第一个位置就是红旗渠检票口。当人们还在气喘吁吁的沿着大约200个台阶走着、喊着太累时,我们已经来到了这条悬崖峭壁上的“人工天河”面前时,看到漳河水从两山之间缓缓地流过,我的耳畔响起了电影《红旗渠》主题歌的旋律:“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势把山河重安排。……”咱们面前看到的鹰咀山是进入青年洞景区的第一景。大家抬头看,突出的这座山崖酷似一只雄鹰耸立于红旗渠之上,极目远望,欲展翅腾飞。每当看到展翅的雄鹰,我们就不会忘记继续发扬红旗渠精神,不会忘记林县儿女,战太行,出太行继续为建设美好林县而继续努力奋斗的英雄豪迈。

继续往前走,正前面看到的“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十个大字,见证了林县人民钢铁般的意志。太行山的山石几乎都是石英岩,坚硬异常,但石头再硬也没有林县人的骨头硬。他们凭着钢筋铁骨般的一双双手,不分冬寒夏暑,披星戴月,奋战在太行山上。这里不是战场胜似战场,开山的炮声惊天动地,乱石腾空,硝烟滚滚;这里虽然没人与人之间的肉搏,但却有人与自然之间的较量,也有血肉横飞的悲壮场面……触摸、凝视着这条莽莽苍苍的大石渠,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红旗渠的伟大,也感受到了林县人的伟大,我为红旗渠感到自豪,也为林县人感到自豪,更为我们中华民族感到自豪!

大家抬头看这里就是“虎口崖”了,在修建红旗渠时,山崖上常有为放炮崩山掉落下来的石头砸伤修渠民工。为了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需要有大智大勇,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敢死队腰系大绳,下堑除险。除险队长任羊成带着他的伙伴们,像腾飞于苍穹的雄鹰,在崖上荡秋千,飞荡数次,才能荡进虎口,除掉险石,人们把这种冒着生死的举动叫“虎口拔牙”。

除险队队长——任羊成是林县任村镇古城村人,他出生后不久母亲因病离他而去,他靠着吃羊奶长大,故取名“羊成”。红旗渠开工时,任羊成已在南谷洞水库建设工地摸爬滚打了两三年多,由于苦干实干,他连年被评选为劳模,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红旗渠动工后,为了争时间、抢进度,红旗渠工地开山的炮声不断,山石被炸得酥松,大小石块经常从天而降,给修渠人带来很大的危险。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安全,建设指挥部决定成立凌空除险“排险队”,任羊成第一个报了名,并被推举为“排险队”队长。

凌空除险,就是用绳索捆住腰,手持长杆抓钩,身上背着铁锤、钢钎等工具,飞崖下崭,凌空作业,排除险石。除险者的生命就系在那根粗绳上,既艰苦又危险。任羊成和他的除险队员们置生死于度外,每天在悬崖边飞来荡去,排除险石,为建渠大军开路。一次,任羊成正在下崖除险,上边掉下一块石头,迎面砸在他的嘴上,顿时血流满面,三颗门牙被打在了嘴里。忍着剧痛拿出随身携带的钳子直接拔掉牙齿,仍然坚持不下火线,直到完成任务。领导和工友们都劝他休息治疗,他却豪迈地说:“我死都不怕,打掉三个门牙算什么!我个人受伤是小事,工地民工安全是大事!”第二天,他戴上口罩,背着大绳,带着工具又攀上了山崖。人们见他为了修渠不顾生死,便编了两句顺口溜送给他:“除险队长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把生命交给阎王爷的任羊成,有几次真得差点到阎王爷那去报到。一次,正在半山腰除险的任羊成所系的下崭绳忽然脱落,他从几十米高的峭壁上掉了下去。所有看到险象的人都被惊呆了,大家以为任羊成这次必死无疑,甚至连个囫囵尸首都落不下。出人意料的是,任羊成又一次从峭壁下一片荆棘中站了起来……

为了修红旗渠,任羊成不但失去了四五颗门牙,还折了两次腿,受了四次重伤。他修渠10年,又护渠25年,直到退休回老家定居;但人离开了渠,心却永远留在了渠上,并且每年都要几次回到渠上巡看一番;后来,他干脆把家安在了红旗渠管理处。其实,红旗渠早已进入了他的生命,这渠上不仅留下了他的青春、血汗,还有人生的辉煌,更浸入了他的生命之魂,他哪能离得开呢?2003年,为了将红旗渠建成响当当的青少年教育基地,为了将“红旗渠文化”传承下去,红旗渠管理局决定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像当年除险队员那样表演凌空除险。为了再现当年的凌空除险的场面,老英雄任羊成不顾年老体弱,又一次出山,承担了组建和训练“任家军”的任务。为了教会徒弟,74岁的任羊成还几次将自己绳捆索绑,在悬崖间飞来荡去。2005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任家军”正式亮相景区,在任羊成的指挥下,每隔30多分钟表演一次凌空除险的绝技,队员们在山崖间展转腾挪,矫健如鹰,尽显红旗渠传人的风采。
在虎口崖下面就是当年修渠民工住过的山崖——神工铺。由于当时修渠民工多达3.7万人,漳河沿岸村庄又少,修渠民工没有地方住,就住宿山崖,山崖住满了,他们就搭席棚,打地洞。有时候白天干一天,晚上被子潮湿得不能贴身盖。住山崖,害怕一不小心就会掉下万丈深渊,大家就把自己的腿,身子和山崖绑在一起。在帐篷里睡,半夜醒来,一睁眼看到的是满天星辰,原来棚顶不知道什么时候早被大风刮跑了。大家就苦中作乐,风趣地说什么“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土荒草做绒毡,高山为我站岗哨,漳河流水伴我眠”。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不但毫无怨言,还在崖壁上留下了豪迈的誓言:“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我为后代创大业,不修成大渠不还乡”,充分展示了林县人民的壮志豪情。

渠水清清,映出一颗共产党人质朴高尚的心。我们面前看到的这块汉白玉石碑上,镌刻着杨贵书记的《赠言十水》。这是杨贵书记1990年重返红旗渠时,应干部群众恳请,特意为红旗渠通水25周年写下的:

  祖祖辈辈缺水盼水,

  红旗渠引来漳河水,

  水库蓄住了山谷水,

  红旗渠灌满库池水,

  浇地渠库池齐放水,

  一渠水可顶两渠水,

  平整土地合理浇水,

  大家都来节约用水,

  关键保好渠管好水,

  林县就不再愁缺水。

中国人都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情结,常常思考的是如何为世人留下生前身后名。但杨贵没有,在红旗渠通水25周年这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他心心念念的还是这渠、这水。这就是一个治水人的情怀。杨贵书记修渠的故事将与这山、这渠同在,正如李冰之于都江堰,白居易、苏东坡之于西湖白堤、苏堤而长存世间。

我们现在到达的终点就是青年洞了,青年洞位于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说的牛岭山村下方,它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也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它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也是红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原洞长616米,券砌洞脸后长度为623米,高5米,宽6.2米,挖砌石方19800立方米,投工13万个,用款20.3万元。

1960年2月由横水公社320名青年先行施工。1960年11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暂时停工时,为早日将浊漳河水引入林县,建渠干部群众坚持“宁愿苦战,不愿苦熬”,改由各公社挑选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继续施工。当时干部民工口粮很低,经常缺粮少菜,大家忍者饥饿苦干,青年们把豪言壮语刻写在太行石壁上:“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为了填饱肚子,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坚持战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终日挖山不止。坚硬的石英岩一锤打下去一个白点,十数根钢钎打不成一个炮眼,青年们面对这样艰难困境,创造了连环炮、瓦缸窑炮、三角炮、抬炮、立炮等新的爆破技术,使日进度由起初的0.3米提高到2米多。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1961年7月15日凿通隧洞。为表彰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亲笔题写了洞名。

在青年洞洞口的山崖上,“山碑”两个大字深深地镌刻在那里。《山碑》是一部反映林县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的发展三部曲的电视片。《山碑》摄制组于1990年请前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的片名。碑就是山,山就是碑,“山碑”二字,分别是在告诉后来者,红旗渠就是一座山,一座林县人民兴修水利造福人民的魏峨高山;红旗渠也是一座碑,它是水利的丰碑,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丰碑。将“山碑”二字刻在青年洞口的山崖上,教育子孙后代永远不忘当年修建红旗渠,改变干旱缺水面貌的艰苦奋斗历程,激励他们继承和发扬“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实干、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十万建筑大军出太行,很快在京津等许多大中城市刮起了林县旋风。现在,这支由十四五万人组成的大军,凭借红旗渠赋予他们的胆识和魄力,已在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多个城市留下闪光的足迹,在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中,一定有不少浸透着林县人的勤劳和汗水。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纵横天下的林县人竟把自己的建筑营寨扎在了俄罗斯、阿联酋、也门、新加坡等国家的土地上。

   据统计,当地百姓的储蓄余额连年位居河南省县市第一,其中银行存款70%来自于建筑业;农村强壮劳动力的70%从事建筑业,均纯收入的70%得益于建筑业。更重要的是,林州人不但从外面带回了资金,更带回了先进理念和发展信息,他们大力兴办工矿企业,大力发展交通、卫生、教育事业……

 林州人富裕以后,更加注意保护生态,建设美好家园。他们大力开展以水土保持建设,并实施了声势浩大的百万亩荒山绿化工程。经过多年的付出,如今的太行山南麓——林虑山已从荒山秃岭变成了层峦染绿、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

六、红旗渠的意义

长渠如歌,高山是碑。红旗渠是林县人民的生命之源、幸福之源,更是林县人民的精神之源。如今的红旗渠,已成为林州人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一个无价的名片,一种文化的符号。

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到“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红旗渠精神被一代又一代的创业者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她的形成、发展和光大的过程,就是林州人民构筑一个又一个进步里程碑的过程。这种支撑林州人民脊梁,融入林州人民血脉、历经岁月积淀和风雨磨砺的精神,是中国精神见诸于实践的典范,是林州当之无愧的“立世之本”。

从毛泽东到习近平,近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给予红旗渠精神高度评价和赞扬;从省到市、县,各级党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作出了学习和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号召和决定。

红旗渠精神不仅在过去的岁月里大放异彩,而且将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熠熠生辉。

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财富,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


龙门石窟奉先寺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如同前面的潜溪寺,宾阳三洞,万佛洞,莲花洞一样。奉先寺也有它名字的来源,就其字面的意思,就是奉祀祖先的意思。《左传》里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有两件大事要做,其一是奉祀祖先,其二是国防战争。就唐代而言,特别是奉先寺雕凿的那个年代,是唐代国力上升和强盛的时期,唐朝这个大帝国对周边国家,对亚洲的影响非常深远,国防战争退居其次。那么当时在贵族,士大夫的思想中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祭祀祖先,因此取名奉先寺。


奉先寺地处于龙门山的半山腰上,在整个石窟群的最高处。我们面前的这个平台,东西36米,南北40米,中央雕凿着九尊佛像。端坐在中间的这位就是释迦摩尼的报身佛卢舍那,卢舍那就是光明普照的意思。旁边有两个菩萨,两端、弟子,两个天王,两个力士。奉先寺是唐高宗李治和当时的皇后武则天共同出钱为唐太宗李世明和长孙皇后积功德建的。整个工程共耗时30年左右,用了大概100万个人工,于公元675年完工。在完工的前三年,也就是公元672年的时候,唐王朝的皇后武则天曾经向这里捐了2万贯的脂粉钱,就是自己化妆品费用的一部分。

由于中国古代对佛教石窟的文献记载非常少,我们仅能从龙门的碑刻题记中去寻找历史的只言片语。由于历史资料很少,就给我们立下了很多的千古之谜,至今无法解开。  整个石窟雕刻的艺术价值和品位最高的就是中间的卢舍那。


她是谁?

她又是谁雕刻出来的?

艺术成就究竟在哪里?

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雕刻出来的?

第一个问题:佛教中,他是卢舍那,释迦牟尼的报身佛,光明普照的意思。她的整个身躯高17.14米,头高四米,两只耳朵个1.9米,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组雕塑。这尊佛除了发型还是古印度的螺旋型发髻之外,其他的都已经是东方人的样子了。从额头往下,一直到身上的袈裟,都是东方人的装束,这是佛教中国化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最传神的是那双眼睛,人的眉骨是向外突出的,而雕塑师在设计施工的时候确实把眉骨和眼球的部分向内陷,眼皮突出来。跟我们的现实刚好相反,这样,通过光线的变化,会让人感觉到她的眼睛特别的有神,很复杂,无论你站在这个平台的哪一个角度,她都在看着你。这种眼神中有女性的温柔,有母亲的慈祥,有帝王的威严,有佛祖的慈悲。所以有人说,能把这四项集于一身的唐朝女性,唯有武则天一人,况且,武则天还往这里捐过款。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里也记载,武则天的长相方额广颐,这样看来,有些人就认为她是武则天。大家可以自己看看,跟你想象中的武则天是不是有一些相似。

但是,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她不是武则天。奉先寺的建筑结构开始设计,应该是唐太宗李世明去世以后,那时候,按照唐朝的规定,凡是没有生育过的后宫嫔妃一律出家,身为太宗昭仪的武则天非常年轻,就被送到了感业寺出家。武则天没有能力影响到大佛的设计和施工,虽然武则天往这里捐过款,时间已经是公元672年了,这时候这尊大佛基本上已经定型了。再者,公元675年完工的时候,武则天在国人的心中是大唐王朝一个母仪天下,贤良淑德的皇后的形象,他的野心也只能隐藏起来,这时候也正是她竭力讨好高宗的信任的时候,以武则天的聪明才智,他不会让政治对手在这里抓住她的把柄的。那么这尊大佛到底是谁呢?我们只能这样认为,她的身份和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中的主人公是一样的,他是洛阳城内一个有钱人家的贵夫人的形象,或者说,他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的代表,是整个唐朝女性的形象代言人。

第二个问题,她的作者是谁?这么精美的雕塑,一定是出自哪一位伟大的雕塑家的手中。提到雕塑师,我们会想到罗丹,想到米开朗琪罗,都是一些世界上最伟大的雕塑师。但是没有一个是中国人的名字,到现在也是,中国有伟大的雕塑作品却没有伟大的雕塑师。我们翻遍了典籍,仅仅是在一块碑刻的最后找到了他的作者,身份非常的卑微,默默无闻,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实际上,从北魏到唐朝,中国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叫石窟丞,这个机构就是专门来管理石窟的建设工作的,就像今天的航空航天局一样,专业分工非常的明确。石窟丞里所有的人员都是政府公务员,说白了就是官府的奴隶,他们没有任何的人身自由,终年在石窟丞里工作,子承父业,日积月累,把最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一代代传了下来,让我们在雕塑艺术上远远领先于同时期的世界各国。但是这些人没有身份,没有社会地位,他们的唯一职称就是工匠,他们的所从事的艺术创作也被称为手艺活儿。所以,他们的名字就不配和这些伟大的作品永垂史册,只能被人们慢慢的忘记。他们把石头变得伟大,自己却成了石头。


第三个问题,他的几点艺术成就。和西方雕塑比起来,东方的雕塑就如同东方人一样,含蓄内敛,不怎么张扬。她静静的坐在龙门的最高处,俯瞰着天下的芸芸众生,虽然穿着一层袈裟,却可以看出来他本身的那种力量感。西方的雕塑就不一样,为了表现表现大卫科波菲尔的力量,作者特意让他裸体,还要露出肱二头肌,这种表现方式我个人认为是太直白了,没有东方的那种含蓄美的诱惑力。我们的祖先还通过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美,这里一共有九尊雕像,其中两尊菩萨的装饰时最华丽的,头戴金冠,身裹丝绸,彩带,浑身珠光宝气,极尽奢华,象征着大唐王朝雄厚的物质财富。同样是佛门中人,同样是女性的形象,中央的主佛却非常朴素,身上只有一件用抛物线勾勒出来的简单的袈裟,没有任何的金银首饰,为什么会这样设计呢?这里体现出的是唐朝人的超凡的智慧和独特的眼光,他们认为最美的女人,美在于自身,是不需要用金银首饰去衬托的,这就叫做天生丽质难自弃。金银在最美的女人身上就是累赘,多余的,会让人感觉到俗气,会破坏掉她的整体和谐之美。


第四个问题,时代背景。龙门的十万多尊雕像,大部分完成于北魏到唐朝的这四百年中。在这四百年里,是佛教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时候。佛教理论也在这个时候开始不断演化,不断中国化。其实,佛教一直有建造石窟的传统。公元前6世纪佛教自印度产生就开始向外传播,同时修建石窟,从公元前1世纪,佛教在印度西南部修建了阿旎陀石窟,然后分三路向外传播,南传佛教,进入了今天的印度南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和越南等地区;一路翻过喜马拉雅山进入中国的西藏,跟当地的宗教结合形成了藏传佛教;另外一路向西北进入阿富汗,然后由阿富汗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佛教在阿富汗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立佛,就是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可惜在2000年的时候,阿富汗当时的塔利班政府为了建设一个纯洁的伊斯兰国家,把这尊佛炸掉了。然后佛教沿丝绸之路继续东进,在甘肃敦煌留下了敦煌莫高窟,在山西大同留下了云冈石窟,最后他随着北魏孝文帝迁都,到了黄河岸边,华夏文明的诞生地。这样,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两大文明就这样以佛教为载体在华夏文明的中心相遇了,这种现象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是不多见的。


 佛教也在他走过的道路上留下了许多的印记。80年代,西部歌王王洛宾写了一首歌叫《达坂城的姑娘》,歌词里就说“带着你的妹妹,带着你的牛羊,赶着马车来”,如果说带着牛羊,赶着马车是嫁妆的话,带着妹妹是怎么回事?其实这是古印度的一种传统风俗,一家姐妹几个人同时嫁给一个男人,比如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和姨妈就同时嫁给了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这种传统随着佛教一直来到了中国,只是中原地区的文化比较发达和成熟,这些跟中国的伦理道德不相符合的习惯就被我们剔除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今天的佛教已经是中国式的佛教了,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产物。龙门石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雕刻出来的,所以,他的艺术成就就集合了印度和中国两个文明古国的思想精华。

在佛教兴盛的时候,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这一时期,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们广建佛寺,中原大地上到处梵音缭绕,晚唐诗人杜牧就曾经写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

其实在北魏的时候,洛阳城里的寺院可不是四百八十寺,确切的数字是1367所。按照这个数字推算,相当于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出家人,全国五分之一的土地被寺院占有。按照当时的政策,出家人可以不去当兵的,寺院的土地也不用交税,这对政府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且这十分之一的人口大部分都是青壮年劳动力,寺院的土地也都是上等的土地,北魏后期国力的衰落跟佛教有着极大的关系。这样,佛教也为自己招来了四次大劫难,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先后进行过四次大的灭佛运动,佛教也在这四个时期遭受了空前的大劫难。

我们一路走来,可以看到龙门里的十万尊雕塑中百分之八十都是不完整的,其中的大部分就是在这四次的佛教劫难中被破坏的。唐代文坛运动领袖韩愈就曾经向皇帝上书说,对佛教应当“人其人,卢其居,焚其书”,意思是要和尚还俗,烧毁佛经,寺院充公,还说“西域胡僧乱我朝纲”,应该彻底废除。韩愈的观点虽然有点偏激,但是也部分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白居易晚年在对面的香山寺上住了18年,在他的笔记中也就只写到龙门最好的一家寺院是香山寺而不是奉先寺,就是因为奉先寺内的大佛耗费了大量的民力和社会财富,白居易是反对的,但是这是皇家的意思,老白又不敢公开写文章反对,他选择了保持沉默。他有前车之鉴,韩愈就因为前面的几句话得罪了皇帝,差点掉了脑袋。在中国的官方典籍之中你很难找到关于开凿石窟的记载就是因为这些儒家思想的大师们不屑于把劳民伤财的东西写到历史中去。


龙门石窟今天就到此结束,十分钟的时间拍照,然后我们原路返回,到车上集合。



三门峡函谷关

 相聚是歌,同行你我。相约是缘,珍惜你我。很快即将到达令人神往的天下名关——函谷关,我们寻着古人的足迹,一步一步走来。或无比憧憬,或沉思岁月,或无为清净,或擂鼓声声。

一路上,我们会了解《道德经》名言名句:道可道非常道,无为而无不为,天地不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天之道利而不害……等等,细细品味,不觉感叹老子的伟大。

老子说:“水善利万物。”就是说水是一切生命之源, 给万物以利益。水之所以善利万物,是因为它本身是流动的、运动的、功成不居的,所以能成全万物。“上善若水”是人最好的状态就是像水一样。主要是像水的流动,像水的涓流成河、百川归海,像水的目标清晰,往既定的方向流去。我们做事当如水,曲折而坚定地奔向前方。连孔子也赞誉:老子犹龙。

下车请随身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一会去过对面售票厅旁边的洗手间后,门口集合统一进入景区。

为什么叫函谷关?我们到了函谷关城楼了再给大家详细讲解。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牌坊:“道通古今”。

这里是整个景区的示意图:我们会了解到紫气东来的故事:函谷关关令尹喜,老子和5000言《道德经》,可以了解鸡鸣狗盗的故事,函谷关城楼,《道德经》里其中的名句30句等等。我们走回字型路线:大门口—道岛—道坛(7句)—德岛,德坛(4句)—老子圣像(2句)—道德天书—朱雀门—道德经名句(石头上9句+展示牌7句)—灵符遗址—太初圣宫—灵石(1句)—鸡鸣台—大道院 —函谷关城楼,后沿步道返回大门口。参观时间大概3小时左右。

   下面请随我来走右手边步道来参观:地面不远处是太极图。途中我们先了解7句《道德经》名句: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释:“道”,是不可以用言语来说明的,否则,它就一定是失去了“道”的真实含义了;“名”,是不可以用文字来表述的,凡是可以用文字来命名的,就一定不是真正的“名”。“无”,是天地万物的开始,是天地创始的根源;天地产生以后就是“有”,就由天地产生万物并滋养万物。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释: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释:委曲便会保全,弯曲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

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释:得到恩宠和受到屈辱都会使人感到心神震惊,不得安宁。重视大的祸患,就像重视自己的身体性命一样。

5.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释:功业完成,含藏收敛,是合乎自然的道理。

6.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释: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符合于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7.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释: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

这边我们经过的就是道岛,道坛。这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太极图。我们刚才所讲的都是跟《道德经》里的道经部分有关。

现在我们将前往是德岛,德堂。下面所了解的4句都是《道德经》里的德经部分。

1.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释:有道的人但求自知而不自我表扬;但求自爱而不自显高贵。

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释:那就是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就是说,从一开始,它就走向它的反面。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生象征着有,死代表着无,而这个有是从无开始的。

3.治大国若烹小鲜。释:圣人治大国就犹如加工一道美味的小菜一样轻而易举、得心应手。

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追求学问天天增益,修行大道日益减损。减损而又减损,最后达到无为的境地。能够做到无为,就会有所作为。

好了,过了小桥,对面是老子圣像及广场,两侧的柱子上展示的是跟老子相关的故事:包括老子在周朝做官,骑青牛出函谷关,留下《道德经》等等。左前方是道德天书的墙壁,《道德经》的展示。老子,道家创始人,又称老聃(Dan),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历乡曲仁里人,当时为周朝“守藏室之史”,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长。那么我们现在再了解道经和德经部分的各一个名句: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释:道是一个无极(道产生时,各种元素处于混沌状态,这种状态就叫无极),一个无极生两仪(两仪就是太极阴阳,分出阴、阳),两仪生天地人三才,由三才面产生万物。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释: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己发展。老子认为:天地是自然存在的,没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对自然界万事万物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因为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身的自然规律变化发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作为圣人——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采用无为而治,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采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

右边长长的石头上的图形轮廓,犹如一条巨龙,展现在大家面前。

孔子入周问礼:曾说过“老子犹龙”。孔子作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很早就想到洛阳“观先王之制”,考察“礼乐之源”和“道德之归”。后来千里迢迢到了洛阳,找到当时的大学问家老子询问礼乐。

老子对孔子说:“你所要问的那些人,他们和自己的骨头早腐烂了,只剩下他们的话罢了。况且,君子逢到好的时代就出来干番事业,遇到不好的时代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好的商人深藏钱财,好像一无所有。很有德兴的人,外表看起来却像是愚笨。去掉你的骄气和想入非非、装模作样和不切实际的奢望吧!对你都没有什么好处,我要对你说的就是这些。”

后来孔子临别时,老子还赠言道:“我听说富贵的人送人钱财,仁义的人送人良言,我不富贵,也不能窃仁者的名声,但还是要告诉您:观察问题很透彻、言辞犀利善辩的人,假如遇到危及自身生命的事,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好议论人,揭人的短处!作为子女和人臣,言语和行动都不能只考虑到自己!”

孔子听了老子的话,回去对自己的学生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跑者可以用网对付,游者可以用钓丝对于付,飞者可以用弓箭对付。至于龙,我却无法了解,它乘风驾云,直上青天。我今天见的这位老子,大约就是像龙一样的人物了。

走过台阶,这里因是道家鼻祖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方,因而被誉为“千古雄关,道家之源”,门额上“道家之源”是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玉溪道人)亲笔所题写的,门口对联,上联是“三百代太初之光生一生二生万物”,下联为“五千言道德真经法天法地法自然”,意为自然界始于太初,道德经源于自然。今天我们的参观分为太初宫、函谷关两大部分,首先参观第一部分—太初宫。

现在我们看到前方这座青灰色门楼,它叫朱雀门。上面两只像凤不是凤,像鹤又不是鹤的鸟雀就是朱雀,朱雀迎门有开门见喜之意,也表示欢迎大家的到来!

过了朱雀门,左右两边石头上的老子《道德经》的9句名句: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释: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也就是人以地为准则,地以天为准则,天以道为准则,道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我们所达到的最高智慧就是道法自然,而不是自以为是。老子说“道法自然”,包含一个重要的思想,那就是人类只有做好自然的奴隶,才能做好自然的主人。谁有道,谁就是主人,谁就能成功。也有人说:“所有人都是自然的学生,智者更不例外。我们从蜘蛛身上学会了纺织,从燕子身上学会了建筑,从百灵鸟身上学会了歌唱。”
   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自然的范围广大无边,稀疏而不会有一点漏失。

上天之网广大无边,虽网眼稀疏,但它却不会遗漏。平时做事如果胆大妄为,肆无忌惮,就一定不会逃掉天道的惩罚,必因自己的妄为而自尝恶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

3.知和曰常,知常曰明。释: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认识常叫做“明”。这是处世哲学里德在人身上的具体体现。物极必反:老子用赤子来比喻具有深厚修养境界的人,能返回到婴儿般的纯真柔和。

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释:过分的爱名就必定要付出重大的耗费;过多的藏货就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这个损失并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损失,而且还有人的精神、人格、品质方面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是老子处世为人的精辟见解和高度概括。“贫求的名利越多,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积敛的财富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他希望人们,尤其是手中握有权利之人,对财富的占有欲要适可而止,要知足,才可以做到“不辱”。度就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只有在合适温度的条件下,树木才会发芽,而不至于把钢材炼成生铁。知足是一种境界!

5.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释:天地永恒而长久,天地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们的一切运作都不为自己,所以能够长久。

老子赞美天地,由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道效法天道。老子认为:天地由于“无私”才能长存永在,人间的“圣人”由于忘私退身而成就其伟大理想。我们都知道大禹为人民治水,八年在外三过其门而不入,人民拥戴他为天子。他就足以成为“圣人”。有的人永不满足,所以永远得不到。有的人容易满足,所以能够得到。用大我换小我,以“无我的方式为我”。石头把自己交给路,反而无伤害,能长久。美玉把自己藏在山里,反而被开采,不能存璞。

6.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释:道永远是顺应自然的,然而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

自然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为地去改变它反而只能带来坏的结果,笼中的小鸟不再有灵性,关起来的老虎也会失去往日的威风。自然界中的生物链如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虽然有些残酷,但它们是在周而复始地循环,没有点浪费。人生就像场木偶剧, 总是被无数根线操纵;追逐金钱,就会受金钱的束缚;追求功名,就会受功名的束缚。只有抛开名利,才能超脱于种种束缚之外。

7.天之道利而不害。释:自然的规律是有利于物,而无害于物。天道是不争的,天道只是有利于万物,从来不和其他东西争。

8.言有宗事有君。释: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

9.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释: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

生活中总有一些经常要小聪明的人,聪明固然是造物者的大恩赐,但是假如聪明过度,反而会危害到本身的生存,聪明反被聪明误。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却又无比深奥。一个不知道“急流勇退”的人实在是个傻瓜,一个机关算尽的人最终会算到自己头上。俗语云:“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耍小聪正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绝妙写照,最后只能导致“赔了夫人又折兵”。

下面请随我来继续了解左右两边牌子上的老子《道德经》的七句名句:

(一)善为之策: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释: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激怒; 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

不争之德,用人治理。从用兵的意义上讲战略战术的原则。要求众不逞武力,避免与人当面冲突,充分发挥人的才智能力,利用制人的力量,以不争达到目的。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符合自然的是自古以来的最高准则。

(二)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释:善于了解别人的人是明智,善于了解自己的人才最聪明。能够克制别人的人是有力量,能够克制自己的人才最强大。

老子首先着重强调了能够了解别人是智慧。人类的通病是往往喜欢自以为是,大部分人认为自己具有了解他人的能力。一个人善于了解别人,就是知彼,那就是明智。因此老子说“知人者智”即老子把知人作为极大的智慧。光了解别人是不够的,还得了解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子就是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自知者明”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

(三)知足不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释: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这个在“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之后,都和知足有关。

(四)取予之策: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释:要想关闭什么,那必定是张开着的;要想削弱什么,那一定是强大着的;将要被分离的,那肯定是连接着的;有什么能够被夺走的,那无疑是给予来的。

(五)有无相生: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释: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呈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

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成。

(六)祸因多欲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释: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老子说“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这个和知足不辱,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都有关联,这就不过多介绍了。

(七)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释:天地间至高至极的善可以用水来形容。水具有滋润万物的不变本性,而与万物毫无利害冲突;水具有宽广的胸怀,甘居众人所厌恶的卑下、垢浊的地方。所以,水之善接近于“道”了。

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老子最赞美水,他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清除污染、不争、无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在方的容器里,呈现方形。在圆的容器里,呈现圆形。虽柔弱却可以滴穿石头。

最上等的德行莫过于水的德行。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造福万物而不争名利。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浊是一种奉献。

灵符遗址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到了灵符遗址,它跟灵宝有很大联系。灵宝地名的来历在历史上颇有传奇色彩。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陈王府参军田同秀上报唐玄宗,报称老子托梦给他,说有灵符藏于函谷关尹喜故宅,玄宗闻听大喜。后在此处掘出刻有“桒”的灵符。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记载,唐玄宗信非常尊崇老子,在掘出“灵符”后,遂将当时的“开元”年号改为“天宝”,把桃林县改为灵宝县,史称“玄宗改元”。灵宝地名沿用之今。玄宗为了表达对老子的无比崇敬之情,还特意携贵妃杨玉环来函谷关拜谒。这上面的几幅图就是关于“玄宗改元”的介绍。

老子著写《道德经》到我们今天已经两千多年了,可它所阐明的道理至今仍在启迪和教化着后人。门口上写的是“太初圣宫”。两边写“千古道源,万世德宗”。选择了开始,决定了结果。回首初心,注定归宿。您看到门口的两幅壁画,描绘的就是成语典故——紫气东来。壁画上头带冠帽的人就是东周时函谷关关令尹喜,在《史记》中我们得知,尹喜善观天象,一天登高望远,忽见东方有一团紫气缓缓而来,十分壮观,尹喜料定,紫气东来,必有贵人过关,就命人打扫庭院,打开城门亲自恭候贵人。果然,没过几天,老子骑着青牛从东方徐徐而来,尹喜将他盛情挽留在关内居住五个月,留下了5000字的哲学著作《道德经》。因此,当地百姓常说:只要东来紫气满函谷,就一定会有贵人来过关。百姓在家里春联横批、庭院门楣上都会写上“紫气东来”这个成语,希望有贵客登临,带来好运。

太初宫 

现在您看到这座主殿,就是老子著经处——太初宫,它是函谷关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西周,历经唐元明清各代翻修,殿门口有两通碑记,分别为元大德四年(1300年)和清顺治十年(1653年)翻修此殿留下的。

重修太初宫记事碑(元)

碑文内容丰富,记述了老子入关著写《道德经》的史实,与《史记老子列传》的记载相吻:记述了唐代“玄宗改元”重要历史事件,以及因此而引起的太初宫的演变。碑文还阐述了老子的道德思想,以及太初宫的修葺过程。该碑是研究老子及《道德经》和佐证地方史志的珍贵实物资料。碑额六龙垂首,碑座赑屃驭负,拙朴端庄,造型独特。碑文内容丰富,锈刻书法精湛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

重修大初宫记事碑(清)

碑文记载了老子入函谷关著写《道德经》的史实,阐释了《道德经》的要义。对函谷关的重要地理位置,描写得令人神往,对太初宫的由来介绍得言简言明。同时对明末农民起义、崇祯年荒、以及太初宫历代修葺等都有记述。该碑对于老子思想研究和地方史志的编撰,具有重要价值。

太初宫为元代的风格,明清的木架工艺结构,唐朝的柱础石,大家来看一下这两块柱础石的花纹有什么不一样的?对了,西侧为莲花状,东侧为石鼓状,道教中莲为阴,鼓为阳,在老子《道德经》中多次提到阴阳,由此我们得知,早在唐代,人们就已经对老子哲学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运用到了太初宫的建筑艺术中去,对于老子来说,这也是后人对他的一种纪念。殿内供奉三尊像,中间为老子著经坐像,左为老子书童徐甲,右为关令尹喜。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室史,管理周王室藏书,后因周室内乱,诸候纷争,老子便决定辞官西出归隐,途经函谷关在这里停留五个月,将一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做了一翻总结,上升为理论,留下了五千言《道德经》。

这边是三清圣殿:三清即太清——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玉清——盘古公,元始天尊;上清——通天教主,灵宝天尊。三皇殿:三皇即:天皇—伏羲太昊,发明先天八卦,被誉为“八卦祖师”;地皇—神农炎帝,发明草药,耕种五谷;人皇—轩辕黄帝,开创文化,发明文字,被誉为“人文初祖”。

灵石

灵石,传说为老子著经之桌,此石被白石英线切割为九层,有“灵石高就”的意思。因而恋人摸了爱情天长地久,青年人摸了人往高处走,上年纪人摸了像松鹤一样长寿。

旁边这块石头上写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其实后面还有半句: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这句话的意思是自然的规律,减少有余,用来补充不足;人世的行径,就不是这样,却要剥夺不足,而用来供奉有余的人。

自然大道的规律就是这样的,盈满多余的地方就会自然减少,而欠缺不足的地方会自然增加。我们都知道地震中有一种现象叫地陷,它的产生就是地壳在自然运动中,发现某个地方是空的,是不足的,就会塌陷使它变成实的、足的,这就是大道的自然平衡的体现。但是我们人类却不是按照这样的规律去做事的。我们常说:越有钱的越有钱,越有权的越有权;而贫穷无钱的,就越贫穷无钱。这是我们人类的悲哀,因为它是与大道的平衡相违背的,是无法得以长存的。

鸡鸣台

穿过碑林,我们现在时不时听到的公鸡打鸣的声音便是鸡鸣台了。鸡鸣台又叫田文台,田文就是战国时期四君子之一孟尝君。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嬴稷将齐国孟尝君招入秦国立他为相,后来听信手下谗言又欲杀孟尝君,这时孟尝君的一个门客就用 “狗盗”之术进入秦宫,偷得当初已献给襄王的千年宝贝白狐裘,贿送给襄王夫人,换得通关文书。当他们赶至函谷关之时天色已晚,按照关规,鸡鸣方能开关,这时另一个善于口技的门客站在鸡鸣台这个位置学鸡叫,骗得关门打开,逃出了函谷关。后人说:“鸡鸣函关逢凶化吉,狗盗秦宫遇难成祥”,这就是成语“鸡鸣狗盗”的来历了。

大道院

现在我们来到了函谷关大道院,门口对联:“释儒耶回宗旨归德,道名道德道法自然”。两侧墙壁上是五千言《道德经》,全文上、下两篇共81章,全文73次提到“道”,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通篇内容涉及天、地、人三个方面,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万事都应顺应天道,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应当保持和谐。作为我国的道教最早的典籍,它影响了中国人两千多年。进门两侧墙壁上是老子一生的图画展示和介绍:老子出生,老子东周任官职,孔子:老子犹龙,紫气东来,函谷出关等等。

函谷关大道院主殿系仿秦汉建筑,于公元2001年1月10日落成,风格古朴典雅。殿内同时供奉有老子,孔子,释加牟尼,此院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核心思想倡导宗教平等,追求文化融合,着重展示道家及道教文化内涵的特色。本院主要供奉无极混元三圣大天尊等31尊神。东西两侧为道教中的八仙和八神。以上概述:清静无为,顺其自然!上善若水任方圆。道可,名可。万物生光辉,一念一飘渺!

函谷关城楼

各位游客:每一次到来,都那么亲切。每一次接近,都感慨万千。下面我们将去看看千古雄关—函谷关城楼。函谷关始建于西周,中国史料中最早对于关塞的记载就是函谷关,从时间意义来说,堪称“天下第一关”。函谷之名:关在谷中,深险如函,东至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走在城楼之上,遥想两千年,大秦的气吞万里如虎,六国的纵横连纵,万千兵马出关入关,不曾留恋,蓦然回首,耳边呐喊声依旧!回首相望,古道峡谷,洛阳东出,长安西归,守候千年永相连。秦岭南靠,北依黄河,全长15华里,古有“车无双轨,马不并鞍”的说法。关前护城河——弘农涧河,欲行军打仗,先过河破关,再古道函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抚摸着城墙箭垛,挥手间,多少春秋战国的战车,多少秦汉擂响的战鼓,只留下记忆的旗帜在不断飘扬。兵马入关,古道内或纵火连天,或滚石下山,或箭簇漫天,或鼓声悠远。在谷底难以逃脱,如此险要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特殊的地位。拿起鼓锤,轻轻地不敢擂响久远的记忆。小心翼翼,憧憬中眺望远方。青牛不再现,河水清澈如初,遐想无边。

函谷关因战争而建,也因战争而毁。历史上多少次征战:或如大秦帝国抵御六国守函谷,或如刘邦入关:公元前206年,刘邦项羽约好了“先入关者王之”,当时,函谷关是权力和势力的一种象征。刘邦自知函谷关天险,很难攻克,就率部队从武关绕咸阳,派重兵把守函谷关,等到项羽率大队人马到达之时,刘邦的军旗已经插到关楼之上了。项羽一怒之下,命将军黥布强行攻关,黥布攻不下来,一把火烧毁了关城,千古雄关就这样淹没在历史风云当中。或如唐朝安禄山起兵叛唐,或如明朝李自成农民起义,或如辛亥革命张钫出关,或如抗日战争等等,函谷关都因其古道的天险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两千多年中,函关古道依然在发挥着它的军事和交通作用。

走在城墙的台阶上,历史的厚重在每一块青砖里堆积。大气的城楼,展现着悠远历史的气魄。今天我们看到的关城是依照从青羊宫汉墓出土的壁画和在美国发现的原函谷关图纸,在1992年重建的,为双门楼三层悬山顶四阿式风格。风雨中凝视,日月下沉思,千回百转,多少豪情憧憬,执着于情怀,守候着初心,一点一滴,心念不在已久远。

函谷关是一个军事要塞,同时又是中原与西北经济文化的发展枢纽,在一楼展厅里:有整个函谷关的模型展示:通过狭长的函谷古道,有很多次战争的记载,有许多志士的足迹,有多少名人的诗篇,也有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汉朝《新论》中有“公孙白马”这样一个典故:战国时赵国平原君手下有一个门客名叫公孙龙,此人擅长诡辩。有一天骑着白马要过函谷关到秦国游说,过关时关令将其阻拦说:你可以过关,你的马必须留下。因为当时赵国的马在流行劣性传染病,而秦是军事强国,以防传染,所以有这个规定。公孙龙争辩道:白马非马,马是物体,白是颜色,两者不是同一概念,不可同一而论,如若说白马是马,那么公孙龙应该是龙而不是人。关令争辩不过他,放他入关。等到回来之时,他说他要出关,关令说:既然白马非马,那么函谷关怎么能是关呢!关令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后来中国哲学命题里面经常提到“白马非马”这个命题,讨论的是一般和特殊,共性和个性这样一个辩证关系,发生在函谷关这个“公孙白马”的典故又为中国古代的哲学史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各位游客:一会可以沿着河边的步道返回到景区的大门口。今天我们游览的函谷关总的概括:紫气东来函谷关,青牛一去不回还。上善若水纳百川,道德经书千年传。一夫当关万夫叹,古时呐喊多征战。

好了,今天函谷关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南阳武侯祠

南阳市西郊卧龙岗上的武侯祠,又名诸葛草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下的故址,当年刘皇叔三顾之处,也是历代人们瞻仰和祭祀诸葛亮的地方。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汉末山东琅琊阳都(今山东浙水县南)人。他幼年丧父,后随叔父诸葛玄投奔荆州牧刘表。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便带着弟弟诸葛均在南阳卧龙岗结庐躬耕,过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布衣生活。但他广交天下名士,满腹经轮,腹藏良谋,隐居求志,宁静致远。当时的大名士庞德公把他比作一条待时腾飞的“卧龙”。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拜请诸葛亮,自此,27岁的诸葛亮离开躬耕十载的卧龙岗,参加了刘备的政治集团,后官拜蜀汉丞相,爵封乡候,死后谥“忠武侯”,因此历代诸葛亮祠庙均称为“武侯祠”。

据清康熙《龙岗志》记载,武侯祠始建于魏晋后期,经历代的不修缮和增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今天我们看到的武侯祠,共占地3公顷,殿房150多间,楹联70多副,碑刻300余块,是我国纪念诸葛亮最大的古建筑群。今日的武侯祠基本上保持的是元明的布局风格,其木结构建筑多为明、清重建或增建。祠院依岗而建,南滨白河,北障紫山,地势开阔,势如卧龙。院内丛竹飒观,松柏森森,潭水清碧,景色宜人,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脍炙人口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武侯祠的人口,大家看这座“千古人龙”石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布满雕饰。“千古人龙”的意思是指诸葛亮乃人中之龙,隐喻卧龙岗是藏龙卧虎之地。

大家看这第二道坊为“三顾坊”,清道光年间所立,两面刻有“汉昭烈皇帝三顾处”和“真神人”,这是为了纪念刘备三顾纳贤而立。“士为知己者死”,正是由于刘备这诚恳的三顾,才使得诸葛亮离开了隐居十年的卧龙岗,辅佐刘备,戎马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才能三分天下,成就帝业。诸葛亮因而功高盖世,万古流芳。刘备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面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这个优点可真的值得我们当今的一些领导学习呀!

“真神人”三个字,出自苏轼《武侯庙记》颂扬诸葛亮的一段话“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大家看石坊北边的卧龙潭,那边有三棵古橄树,相传是当年刘、关、张三顾时栓马的树,现在还存在的那一棵,大家猜一猜,1700多年前,树上拴的是谁的马呢?

穿过三顾坊,走过仙人桥,这条甬道直通山门。山门为武侯祠正门,古朴端庄,正中券门额上石匾镌刻的“武侯祠”三个大字,系郭沫若先生所题。过了山门,即进入武侯祠的第一进院落,庭院宽敞,古柏蔽日,青砖铺地,古朴自然。

院中甬道上“三代遗才”石坊与大拜殿相对应。这里是赞扬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可与三代的贤人伊尹、吕尚、傅说等相比。我们转过来再看“韬略宗师”四个大字,韬略原指中国古代兵书《六韬》和《三略》,后世用来指用兵的谋略,这里也是赞扬诸葛亮的文韬武略的。

各位团友,这就是大拜殿,它是武侯祠的主体建筑。大拜殿正门悬挂着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南阳知府廖文锦行书“隐居求志”匾额,殿内塑的是孔明端坐正面像,他羽扇纶巾,风度庄严,正是东汉未年隐居儒士的典型装束。左边是他的长子诸葛瞻,右边是长孙诸葛尚。殿堂的墙上挂满了历代名人骚客的对联和匾额,这些匾额和对联无不充满世人对诸葛亮的敬重仰慕之情。
请看这副:“吕蟠溪伊莘野,王佐其才乎继以,宛琅琊得主有常经论不焕,齐鲍叔郑子皮,圣门所许也,合之徐元直见贤能举豪杰奋兴”这副对联歌颂了高尚、伊邦、管仲、诸葛亮这些能够帮助帝王力挽狂澜、治国安邦的政治家,文赞颂了像鲍叔牙、郑子皮、徐元直这些举荐有才之土的伯乐,寓意深刻,给人以启迪。
请看这副:“立品于莘野渭滨之间,表读出师两朝励业惊司马;结庐在紫峰白水以侧,曲吟梁父千载风云起卧龙”。这里,“品”指的是等级、品位。“莘野渭滨”,代指隐居时的伊尹、吕尚。“两朝”指的是先主刘备,后主刘禅。“惊司马”指的是诸葛亮死后用木像就使得司马懿丧胆落魄。下联中“紫峰白水”指的是南阳市郊的紫山和白河;“曲吟梁父”,即吟咏《梁父吟》。《梁父吟》写的是齐相晏婴以二桃杀三土的故事,相传为诸葛亮所做。这副对联充分赞颂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和丰功伟绩。他当年躬耕隐居,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完全可与前贤伊尹、吕尚出仕前的高尚行为相比美;他把茅庐建在紫山脚下,白河之滨,自比管仲、乐毅,人比为兴周800年的姜子牙、旺汉400年的张子房,正恰似卧虎藏龙;他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庐对”纵论天下风云,战略决策成竹在胸,显示了他的政治远见和旷世奇才。
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呕心沥血,辅佐两代君主建立了蜀汉伟业。试想正是有了刘、关、张到此地三顾茅庐,才有了诸葛亮的出山,也才有了波澜壮阔、多姿多彩的三国战争风云历史。尽管历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变幻,世事沧桑,但诸葛大名垂宇宙,三国佳话天下扬,诸葛亮留下来的政治、军事、治国方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诸葛亮的不朽英名,永远值得人们怀念。

大家请看大殿门柱上这副脍炙人口的趣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这是清人顾嘉衡写下的著名对联。上联是说,诸葛亮一心为国,并不分君主是贤明的刘备还是昏庸的阿斗;下联说诸葛亮名垂千古,为天下传诵赞扬,又何必分辨什么襄阳、南阳呢?这里说的是一桩历史“公案”。
原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忆自己未出茅庐时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但《三国志》上又有一个“隆中对”,隆中在湖北襄阳境内。于是,南阳人和襄阳人都说诸葛亮是隐居在自己的家乡,文人学者更是纷纷引经据典,互不相让,明清时期即打起了笔墨官司。顾嘉衡是湖北人,当时又任河南南阳知府,为了既不得罪故乡人,又不刺伤为官地,只好来个“和稀泥”,写下了这副騎墙的折中对联,要大家不再分南阳、襄阳,从而缓解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因此这副对联名噪一时,为人们竞相传诵。
1959年,当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耀邦来南阳视察工作,对这副对联颇为欣赏,还据此联改了一副对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国家,何必争多得少得。”借古人名联的旧形式而赋予革命的新内容,充分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宽广胸襟和高尚情操。看来直到现在,顾嘉衡这副对联还在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另外,武侯祠还有很多名联,其内容大都是歌颂诸葛亮的才华与德行,若把这些对联拼凑起来,加以纵横分析可以说是一部三国史诗。如这一副: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还有一副妙联:收两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恩三顾;取西蜀,征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木土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上联巧用了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10个数字,下联灵活运用了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10个字,全联共54个字,简练地阐述了诸葛亮初出茅庐后辅佐刘备父子戒马倥偬的战斗一生,真可以说是字字珠玑,笔笔传神。


请大家随我到这边来,参观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这一共由2块石碑组成,刻工精良,十分壮观,不可不看。《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建兴五年(公元227年)给后主刘禅上的奏章,畅述了自己为复兴汉室要“鞠躬尽瘁”的忠贞思想,成为“字字中间有涕零”的千古名篇,感染力极强。绍兴八年(公元138年),南宋名将岳飞,在抗金途中路过南阳,“遇雨,随宿于祠内”,观看了《出师表)之后,被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夜不成眠,坐以待旦,感慨万千,后经道人请求,挥涕走笔,把1300余字的前后《出师表》一气呵成,背通写出,以抒胸臆。其字铁画银钩,龙飞风舞,潇酒俊逸,奔放淋漓,表现了高超的书法艺术。我们今天游武侯祠,观《出师表》,丞相撰词,名将手书,既能见孔明之胸怀志略,又可赏岳飞的笔墨神工,实为今生一大幸事。



现在我们绕过大殿往上走,进入了一处静谧秀丽的院落,院内的这座八角攒尖式建筑,就是闻名于世的诸葛草庐。草庐为砖木结构,茅草盖顶,回廊相通,古朴简陋。庐内竖立的有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石碑一通,正面刻有“汉诸葛孔明旧庐”七个大字,庐内及门额上悬挂着郭沫若先生及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所书的匾额。草庐八角挑起,悬挂八只风铃,以八卦阵势别具风格。每当清风轻吹,风铃叮当作响,好像在娓娓叙说着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我们坐庐中小憩,可近观四周景致,古人曾有“身居一庐八面景”之说,卧龙岗十景中的八景在这里都可以看到:古柏亭、野云庵、半月台、躬耕亭、小虹桥、抱膝石、老龙洞等绕庐而建,成众星拱月之势。这些景点虽同置一院,但毫无拥謇局促之感,碑廊相连,错落相间,互为对景,形成绮丽恬静的园林风光,步移则景异,表现出古人高超的造园艺术。
这是半月台,立于茅庐右后侧,为台式建筑砖石结构,平面为正方形,高约数丈,沿梯道可盘旋而上,上有砖墙花样平台,凭栏可望远观天。半月台是诸葛亮在此隐居时夜观星象的地方,诸葛亮知天文,晓地理,善于利用风、雨、雾等自然现象为战争服务,草船借箭、祭东风等民间故事,妇孺皆知,脍炙人口。
台正面为半圆形砖券门,上嵌顾嘉衡所书“半月台”三字,旁饰半月图案,两侧刻有对联“自来宇宙垂名布衣有几,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是由唐刘禹锡《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和“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日:何陋之有”中演化而来。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宁远楼,又名清风楼。它坐落在中轴线的末端,为整个祠庙的最高建筑,传为诸葛亮隐居南阳时书斋旧址,楼名由“宁静致远”而来。“万古云霄”匾额,源自杜甫《咏怀古迹》诗:“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纤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门柱上悬挂清四川盐茶使赵藩在成都武侯祠书写的一副名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里的“攻心”指的是诸葛亮在南征时,马谡曾建议“用兵之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采纳了这一建议,七擒七放孟获,以攻心收到了安抚的效果。宽严,是诸葛亮《答法正书》论述的中心。诸葛亮帮助刘备在蜀建立政权后,根据“刘璋暗弱,威刑不肃”,“致使蜀土人士,专权自态”的局面,实行了严峻的法治,进行了种种改革。当时的四川太守法正认为诸葛亮“刑法峻急”,并以刘邦进川时的宽刑,来建议诸葛亮“缓刑弛禁”。诸葛亮剖析历史,针对形势指出根据实际情况,不能照搬刘邦入川时的宽刑,主张针对当时益州的状况厉行法治。

对联在高度评价诸葛亮的同时,又强调了审时度势的重要性,高度概括了诸葛亮治国安邦的经验,极富哲理性和生命力。这副脍炙人口、言简意赅的对联耐人寻味,充溢着深刻而生动的正与反、宽与严、和与战、文治与武功等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因而,毛泽东极力推崇这副对联,誉为发人深省的“施政篇”和“治安策”。

现在,让我们到三顾祠看一看。三顾祠门柱悬挂“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的对联,祠院内翠柏挺立,绿草如茵,庭院宽敞幽深,四周围墙嵌满碑刻,有“碑墙”之称。

祠内有关张殿,殿内立关羽、张飞贴金塑像。关羽赤面凤眼,美髯垂胸,神安气闲,雄姿威风;张飞面色漆黑,豹头环眼,燕领虎须,急不可耐。要说起这个张飞啊,他就不是搞政治的,不像刘备这样有政治家的远见,看不到诸葛亮这个人才的价值。一顾茅庐时没有见到孔明,他说:“既不见,自归去便了。”也没有发什么牢骚,表现还算一般,说得过去。到刘备准备二顾时,张飞说:“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遭到刘备的呵斥,差点不让他去。没想到第二次哥两又吃了闭门羹。到第三次刘备还要去时,他再也忍不住了,说:“今番不需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要是依他的主意,用麻绳把诸葛亮绑来见刘备,大家想那会是什么结果?

“三顾堂”位于关张殿后,相传这里就是刘备三次求访孔明的地方。殿内有刘备、诸葛亮对话的塑像,二人分宾主而坐,书童侍立侧旁,形象通真,栩栩如生,再现了备亮当时纵论天下时的情景。你看那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面目清秀,衣着古雅,含而不露的面孔上略带有几分笑意,给人一种温文尔雅,谋略在胸,稳操胜券的感觉,他正意气风发,侃侃而谈;再看刘备,正在毕恭毕敬地洗耳恭听呢。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他那如饥似渴,谦逊恭敬的内心世界。当时的刘备,以汉室后裔,打着正统的旗号,谋求建功立业,国家统一。他四海飘零,奔走了20多年,先后投曹操,奔袁绍,附刘表,终因势单力薄,一事无成,败居新野,难酬大志。但仍雄心勃勃,四处访贤。后来,经徐度举答,得知诸葛亮的大名之后,就冒着严寒,词谦礼恭,亲自由新野到南阳去三次恭请,大有商汤请伊尹、文王载姜尚的诚心与胸怀,迫切而又热情地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见他求贤若渴,志向远大,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正如唐代李白诗中写的那样:“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明陈正伦《卧龙岗》诗云:“君臣一晤交投厚,宇宙三分割据雄。”三顾晤对真可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刘备能够建立西蜀霸业,关键是得到了诸葛亮这个智囊人物。大家看三顾堂里的这组雕塑,不正是“智能之士,思得名君”,“名君圣主,求贤用能”的赞歌吗?
我们今天参观的诸葛草庐,不仅是诸葛亮隐居躬耕的地方,也是诸葛亮政治、军事思想形成的地方,是“三分天下”的策源之地,是刘备、诸葛亮三顾而合、如鱼得水的场所。因此历朝历代,这里也就成了人们纪念诸葛亮的重要场所。


武侯祠里的人物塑像,个个性格鲜明,惟妙惟肖,内心世界,各具其妙。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有廊壁间镶嵌的300余通碑刻和殿堂上数不清的匾额楹联,这些碑刻刀法细腻,很多匾额楹联在书法上也有相当深的造诣。像岳飞书写的《出师表》、“还我河山”,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等,笔体苍劲,洒脱俊逸,历来受到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称赞和推崇。楹联中还有不少佳作耐人寻味。所有这些,使南阳武侯祠成为全国现存祠庙中规模较大,文物价值较高、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一处人文景观,处处都闪耀着中国古老文化的灿烂光辉。
卧龙岗之游,若仅流连于松柏奇花之间,陶醉于亭台楼阁之中,而忘了欣赏武侯祠中的碑、联、匾,那就像入宝山空手而归,真是一大憾事。风和日丽,漫步武侯祠中,你有什么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五千年构成了漫长的历史长河。在这长河中出现了数不尽的风流人物。然而,大浪淘沙,淹没在历史河床中的.也同样数不清,道不尽,而极少有像诸葛亮这样不仅能沿着历史的长河从中古走到现代,而且还能走向千家万户,走进千千万万人的心里。

诸葛亮淡泊明志,正直廉洁的美德千古传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诚感天动地,化作了历史的永恒。他是中国人乃至东方人心目中智慧、忠诚、仁勇的化身,史学家称他为政治,军事,经济的三绝,在中华文明史上独领风骚,被后世誉作“千古第一完人”。让人仰慕不已的诸葛亮,叫人说不完道不尽的武侯传奇……

中岳嵩山导游词


 欢迎来到天中名山、万山之祖的中岳嵩山观光游览。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话,那么中华民族的父亲山就是嵩山。共同孕育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肇造成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一代女皇武则天携百官登嵩山封中岳,不仅成就了大唐盛世,也成就了登封之名。中岳嵩山既有36亿年形成的天地之灵气,更有历史上各路神仙相聚天中福地传来的紫气灵光,在这里既可以参禅习武,静心健身,又可以祈福增寿,荫被子孙。
来到中岳嵩山,这里有很多的全国第一,乃至于世界第一,在这里能够看到:
地球最早露出海平面的陆地——嵩山世界地质公园
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老的两颗柏树—嵩阳汉柏
中国现存最早的汉朝时期建筑—汉三阙(少室阙,太室阙,启母阙)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佛塔—嵩岳寺塔
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影台
中国现存最精确的天文台—元朝郭守敬测天的观星台
中国历史上第一古都—夏都阳城
中国规模最大、时间跨度最长的塔林—少林寺塔林
中国最早的民办寺院—法王寺
唐朝高僧一行出家的寺院—会善寺,在此最早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的长度
北宋时期的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
中国最早的皇家尼姑庵—永泰寺
还有禅宗祖庭,武林圣地—少林寺
嵩山周边以及登封是中国著名的“文物之乡”和“武术之乡”。
就国内而言,泰山形成的时间距今大概是25亿年,华山形成的时间是3亿年,秦岭形成的时间大概是4亿年,太行山形成的时间大概是12亿年,昆仑山形成的时间大概是200万年,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形成距今大概是4000万年,非洲的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形成距今时间大概是1000万年,而嵩山形成距今大概是36亿年。嵩山是地球上最早隆起的一块陆地,所以我们称嵩山叫“万山之祖”。 


嵩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古称“外方”,夏、商时期称“嵩高”,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称“嵩高山”,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要说中岳嵩山,在五岳之中,它东不如泰山雄伟,西不如华山险峻,南不如衡山秀丽,北不如恒山奇崛。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嵩山,以它自己诱人的山川风貌,灿烂的古老文化,独特的演变历史,天然的地质博物,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嵩山属伏牛山 系北支外方山山脉的一部分,大地构造为前寒武纪地块及盖层,盖层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经历了多次地壳和造山运动,形成了山势陡峻、雄伟壮观、奇峰林立、瑰丽多姿的地貌形态。
由于嵩山地层发育齐全,层序清楚,在不大的范围内能看到太古、元古、古生、中生、新生五个地质年代的地层出露、类型齐全的岩石,多次地壳运动的痕迹等,是研究地质构造的一个良好的实践基地。这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是少见的,被誉为“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质博物馆,为中外地质学者瞩目。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来到嵩山,说我们嵩山是能够看得见,进得去,摸得着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嵩山分为东西两支,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二山的历史由来已久。
太室山下有启母庙,庙前有启母阙,庙后有启母石。相传大禹受命继父治水,禹因治水心切,凿山不止,连吃饭都不顾,和妻子涂山氏女相约送饭以击鼓为号,涂山氏女听到鼓声才来送饭。禹在凿山时化作一只大熊,力大无比。一次正干活时不小心一块石头滚下去击响了鼓,涂山氏女听到鼓声忙来送饭,一眼看到禹是只熊,羞愧难当,扭头就跑,大禹急忙在后追赶,追到太室南麓时,涂山氏女已经化成一块大石头。此时涂山氏女已身怀有孕,禹便向巨石大声哭喊:”还我儿来!”只听得山崩地裂一声轰响,巨石开裂,跳出禹的儿子,取名为启,所以这块石头就叫启母石。涂山氏女化作石头后,她的妹妹又和大禹结了婚,住在太室山西边的一座山下,抚养夏启王长大成人。
太室山东西起伏,奇峰相连,雄深高大,气势巍峨,犹如黄河南岸的一座天然屏障,护卫着夏代的都城--阳城,故有中岳如卧之说。太室主峰叫峻极峰,海拔1494米,古来就有“嵩高峻极”、“峻极于天”的说法。
朋友们可以想一下,华山是立着的,它高2160米,泰山是坐着的,它高1545米,嵩山在躺着卧下时还有1494米,那么它立起来该有多高呢?因为清朝乾隆皇帝曾在峻极峰上赋诗立碑,所以峻极峰又名“御碑峰”。峰顶平敞开朗,犹如宝幢之盖,四周群峰相向,惟中居高巍,一览众山小。


假若你登峰远望,南有箕山颍水,山河拱卫;西有少室,争艳夺魁;东视群山,谷幽峰奇;北望黄河,一线连天处,即是古老的伊洛河三角洲、河图洛书的出处,我们华夏6000年古老文化的发源地。峰岳连绵,云雾缭绕,耳听松涛阵阵,眼观山花烂漫,置身这种氛围之中,朋友,你该有何感想?


倘若你在夕阳西下时观嵩山,那更是彩霞四射,瞬息万变,河山壮丽,气象万千。嵩山是历代封建帝王、达官显贵、骚人雅士游览祭祀的地方。历代游人,凡来嵩山参观者,攀登极峰的,览胜景之后,也挥毫永叹,留下了无数石刻墨迹。粗略一算,也该有30多个帝王到过嵩山封禅览胜。
太室36峰中有一个万岁峰,其来历就是汉武帝登高山时,随贺官员在这里三呼万岁之声,回荡山谷,此起彼伏,部下吹捧说是山呼万岁,史称“嵩呼”,皇帝老子心潮澎湃,龙心大悦,遂命名此峰为“万岁峰”。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她曾几次到嵩山禅祭游览,加封中岳。
武后天册元年(695年),武则天嵩山峻极峰建筑“登封坛”,次年又一镒登上峻极峰加封中岳,并在坛的东南立碑一通,碑文内容是武则天的自我歌功颂德,叫“大周升中述志碑”。为了纪念她登嵩山封中岳这一盛大典礼,武则天诏令改当时的嵩阳县为“登封县”,即现在我们所在的登封市,改阳城县为“告成”,即现在的登封市的告成镇,以显示她“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之意。


刚才我们说的是雄伟壮丽的太室山,现在我们再说说气势险峻的少室山。少室山又名“季室山”,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4米,是整个嵩山山脉的最高峰。因金末宣宗曾屯兵少室山顶,抵抗元兵,故又称为“御寨山”。要说少室山势,那真是群峰争艳,千奇百异,有的拨地而起,有的逶迤连绵,有的像猛虎长啸,有的似雄狮初醒,峰峦参差,峡谷纵横。从山南北望,一组山峰,互相叠压,状如千叶舒莲,所以唐人有“少室若莲”之说,现在老百姓称为“九顶莲花山”。
古代妻子又称为室,所以禹的第一妻子住的山就叫太室山,第二任妻子住的山叫少室山。少林寺就是因为坐落在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之中,所以得名“少林寺”。


闻名中外的古刹少林寺面对少室山,背依五乳峰,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山色绝佳,风景如画。站在少林寺南望,少室山崭然若屏,高峰之下自西向东,并列着五座山峰,依其形态,称之为棋、鼓、剑、印、钟。
在剑峰的西侧,有一大块像刀削般的巨大石壁,雨过天晴之际,光洁耀眼,好似皑皑的白雪,这就是嵩山八大胜景之一的“少室晴雪”。
少林寺山门前,有一条少溪河,潺潺流水,绕寺而过,河里布满了嶙峋多姿的巨石,千姿百态,各具风采。
别看我们这里看少室山这样险峻,上到山顶,却是宽平如寨,还分上下两层,称为“大寨”、“小寨”,大小寨周围有四天门之险。这里既是古代隐居避世的地方,又是历来屯兵之所,现在山顶还有大、小饮马池和石碾、水柜及其他建筑遗址。
嵩山是世代相传的风水宝地,也是儒、佛、道三教荟萃共存之地,是我国宗教活动的重要地区。
嵩山寺庙林立,风景秀丽,72峰,峰峰有名;72寺,寺寺有故,寺相连,各有奇景。各个时期建造的不同风格的寺、庙、宫、庵、观、寨、台、塔、阙、石碑、书院等。文物古迹遍布,书法雕刻满山,更有古树名木,奇花异草装点着各个景区景点,真是美不胜收。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我们的文化旅游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