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 | 《阿兰·巴迪欧的“非美学”批评研究》

sociology 社会学之思 2024-03-13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对《阿兰·巴迪欧的“非美学”思想研究》的深化与拓展,从巴迪欧哲学、美学研究过渡到文艺批评理论与实践研究。本书聚焦戏剧、音乐和诗歌三种艺术门类,分上、中、下三编予以探讨。本书既以巴迪欧的“非美学”思想为指导,从艺术与真理维度尝试重述西方戏剧史、音乐史和诗歌史,又以巴迪欧的事件哲学与真理哲学为基础,梳理并提炼其戏剧、音乐和诗歌的艺术观念以及批评理论。而在描述和反思巴迪欧的“非美学”艺术批评实践时,本书重点剖析了其对萨特、贝克特戏剧的批评,对瓦格纳乐剧的批评,以及对帕索里尼和佩索阿诗歌的批评。本书致力于推进当前法国前沿文论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以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有所助益。

阿兰·巴迪欧的“非美学”批评研究


艾士薇 著

ISBN:978-7-5228-0385-2

2022年10月出版


作者简介

艾士薇,1982年生,华中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法语语言文学博士后,法国波尔多三大法语语言文学博士后,法国巴黎七大SPHERE研究所访问学者;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副教授,2016年被聘为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著有《阿兰·巴迪欧的“非美学”思想研究》,译有《瓦格纳五讲》。


目录/contents

绪论


上编 巴迪欧的戏剧批评与实践


第一章 巴迪欧与戏剧人生

第二章 戏剧与哲学之争

第一节 戏剧哲学之争:巴迪欧对柏拉图、卢梭和尼采的考察

第二节 三种传统戏剧美学方案:教诲式、古典式和浪漫式

第三章 巴迪欧的戏剧观

第一节 戏剧与“戏剧”

第二节 戏剧与真理

第四章 巴迪欧的戏剧批评

第一节 两种历史情境的交叠

第二节 戏剧事件

第三节 戏剧的多元真理


中编 巴迪欧的音乐批评与实践


第五章 巴迪欧与重述西方音乐美学史

第一节 教诲式音乐美学方案

第二节 古典式音乐美学方案

第三节 浪漫式音乐美学方案

第六章 作为音乐艺术事件的瓦格纳及其“乐剧”

第一节 作为音乐艺术事件的瓦格纳乐剧

第二节 作为音乐艺术事件的瓦格纳整体艺术

第七章 瓦格纳乐剧的批评谱系

第一节 瓦格纳乐剧的古典式批评:前期的尼采、齐泽克

第二节 瓦格纳乐剧的教诲式批评:后期的尼采、阿多诺、拉库-拉巴特

第三节 “非美学”与巴迪欧的瓦格纳乐剧批评


下编 巴迪欧的诗歌批评与实践


第八章 诗与哲学之争

第一节 古希腊时期的诗与哲学之争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诗与哲学之争

第三节 后海德格尔时代的诗学思考

第九章 巴迪欧的诗歌观

第一节 何为诗歌?

第二节 诗歌何为?

第十章 巴迪欧的诗歌批评

第一节 作为哲学前提的佩索阿

第二节 诗歌的辩证法:帕索里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绪论


阿兰·巴迪欧被视为继德里达之后登上世界舞台的法国哲学家,他是20世纪以来法国思想家中少见的具有完整思想体系的哲学家。在学科分化的时代,我们极少能见到像他这样“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不仅致力于思想创造与哲学研究,也在性别研究、精神分析、艺术史及其艺术研究(电影、戏剧、舞蹈、诗歌、音乐等)、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等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国内学界最初引进巴迪欧,将其视为激进哲学的代表(陈永国,2010)。事实上,的确如此,但巴迪欧的激进不只是政治上的激进,也是已有知识或不言自明之物的激进。他在《德勒兹:存在的喧嚣》(Badiou,1997)中说过“我从未缓和我的论战,共识不是我的强项”。


青年时代的巴迪欧和所有的法国学生一样视萨特为偶像,但对他而言,萨特不只是哲学上的偶像,更是文学创作上的偶像。可能巴迪欧的哲学思想太过耀眼,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他出版的第一部作品是小说《天文学大成:反向轨迹》(Badiou,1964)。该书得到了萨特的赞扬,认为这是一本以“最激进和最顽固的方式”提出问题的书。之后,巴迪欧加入了阿尔都塞的小组,研读斯宾诺莎的著作和《资本论》。在阿尔都塞的推动下,巴迪欧出版了《模式的概念》(Badiou,1969),该书结合了阿尔都塞式的论述和巴迪欧的系统哲学。在“五月风暴”之后,巴迪欧从阿尔都塞转向了毛主义,出版了文集《矛盾论》(Badiou,1975),这也是他将政治和哲学作为思考的“两翼”的起点。1968年,巴迪欧加入了文森实验大学中心(Centre Universitaire Expérimental de Vincennes),并在这所大学里工作了31年。其间,他与德勒兹、利奥塔等人发生了观念上的冲突。然而,这种冲突促进了他在哲学上的进步和发展。巴迪欧于1999年晋升为巴黎第八大学的教授,同年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担任哲学教授一职。


巴迪欧著述颇丰,从最初的《天文学大成:反向轨迹》(Badiou,1964),到《存在与事件》三部曲,即《存在与事件》(Badiou,1988a)、《世界的逻辑》(Badiou,2006)、《真理的内在性》(Badiou,2018),再到新近出版的《研讨会:在思想中定位,在存在中定位》(Badiou,2022),共计一百余部。国内出版的巴迪欧译本有二十余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巴迪欧的哲学奠基之作《存在与事件》中文版已于2018年出版,这足见学界对巴迪欧思想的重视。


国外的研究相对比较丰富,巴迪欧相关研究专著、研究论文集以及硕博论文共计四十余部。如果做一粗略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研究类型。


首先是整体研究,即对巴迪欧的整个哲学思想以及所有著作做出综合阐释与评价,其中最负盛名的综合研究专著是彼得·霍尔沃德(Hallward,2003)的《巴迪欧:臣服于真理的主体》。这部著作被公认为较为清晰地理解和阐释了巴迪欧的思想体系。


其次是分类研究,包括从纯粹哲学、政治哲学、科技哲学、宗教哲学、伦理哲学等方面对巴迪欧的著作进行专题研究。这几个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有法比安·塔比(Tarby,2005)的《阿兰·巴迪欧的哲学》,彼得·霍尔沃德(Hallward,2004)的《再思考:阿兰·巴迪欧与哲学的未来》,阿德瑞安·约翰斯顿(Johnston,2009)的《巴迪欧、齐泽克和政治转变:交换的节拍》,尼克·休利特(Hewlett,2007)的《巴迪欧、巴里巴尔、朗西埃:解放的再思考》,安东尼奥·卡尔卡尼奥(Calcagno,2007)的《巴迪欧与德里达:政治、事件和它们的时机》,以及山姆·吉莱斯皮(Gillespie,2008)的《新奇的数学:巴迪欧最小主义的形而上学》等。当然,还有一系列介绍、导读性专著,如贾森·巴克(Barker,2002)的《阿兰·巴迪欧:批评导读》,巴特雷、克莱门斯(2016)的《巴迪欧:关键概念》,米歇尔·凯里和贝叶洛(Kelly and Piero,2012)的《巴迪欧入门:绘图导读》。


最后是从艺术哲学角度对巴迪欧的文艺美学思想和文艺批评的研究。本书主要研究巴迪欧的文艺批评,但他的文艺美学思想和文艺批评之间互为表里,属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因此,关于巴迪欧的文艺美学思想研究和文艺批评研究之间虽然各有侧重,但在实际研究中不能孤立地撇开对方而展开。这里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均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巴迪欧的文艺美学思想和文艺批评在国外学界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与此相关的著作有:让-雅克·乐赛克勒(Lecercle,2010)的《巴迪欧和德勒兹读文学》,安德鲁·吉布森(Gibson,2006)的《贝克特与巴迪欧:间歇性的哀怜》,梅蒂·贝拉贾·卡塞姆(Kacem,2010)的《非美学&模仿:巴迪欧、拉库-拉巴特与艺术问题》,埃里克斯·凌(Ling,2010)的《巴迪欧与电影》,尼古拉斯·阿尔瓦拉多(Alvarado,2008)的《阿兰·巴迪欧的诗学与哲学》,梅蒂·贝拉贾·卡塞姆和亚历山大·科斯坦佐(Kacem and Costanzo,2011)的《美学与哲学:阿兰·巴迪欧》,以及林德赛·海尔(Hair,2009)的博士学位论文《巴迪欧/德勒兹:艺术与电影》。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弗雷德里克·达马索(Dalmasso,2011)的《阿兰·巴迪欧的短暂戏剧》是当前少数研究巴迪欧戏剧创作的专著。相关的论文有埃里克斯·凌(Ling,2006)的《电影能被思考么?巴迪欧和艺术条件》,德尼斯·列维(Levy,2010)的《巴迪欧,艺术与电影》,科林·德普(Depper,2009)的《爱的状态:戈达尔、巴迪欧和“非电影”的非美学》,马尔丹·普赫纳(Puchner,2009)的《巴迪欧的戏剧》,奥利维耶·讷沃(Neveux,2005)的《关于巴迪欧“政治戏剧”状况的说明》,让·贾共多赞斯基(Jagodzinski,2010)的《巴迪欧对艺术及其教育的挑战、“艺术不能被教授”——但它可以教育!》,本雅明·诺一斯(Noys,2009)的《“宏伟建构”:巴迪欧和美学政治》,马乔(Maggio,2010)的《“真理的诞生”:巴迪欧和柏拉图对诗人的驱逐》,德万·赞恩·肖(Shaw,2007)的《非美学和真理:巴迪欧和朗西埃的论争》,约翰·菲利普(Phillips,2010)的《艺术、政治和哲学:巴迪欧和朗西埃》,以及约翰·罗伯特(Roberts,2008)的《巴迪欧艺术理论否定的局限性》。从这些资料中可以发现,西方众多研究者的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电影、戏剧两个领域。他们一方面对巴迪欧的电影或戏剧理论进行研究和评述,另一方面借用其理论,对电影文本或者戏剧文本进行研究。此外则是对巴迪欧的“非美学”理论进行研究,例如,朗西埃(Rancière,2002)就写过《美学,反美学,非美学》,或者将巴迪欧的文艺美学理论与德勒兹、朗西埃等人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但纯粹从文学艺术角度对“非美学”的理论与批评实践进行系统性研究的著作仍比较缺乏。


随着国内学界对巴迪欧的深入了解和研究,人们逐步发现他的美学和文艺批评成就并不啻于哲学成就。目前,国内已经有些学者从哲学和政治学角度对巴迪欧进行研究,学界对他的美学思想也已有所涉猎。当前,国内已经出版的巴迪欧文艺美学研究专著有三部:一为毕日生(2014)的《阿兰·巴丢“非美学”文艺思想研究》,二为拙作《阿兰·巴迪欧的“非美学”思想研究》(艾士薇,2014a),三为谭成(2016a)的《阿兰·巴迪欧艺术哲学研究》。这三部专著为巴迪欧的文艺美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外,还有一部关于巴迪欧主体思想的转论,即张莉莉(2016)的《从结构到历史:阿兰·巴迪欧的主体思想研究》。


近十年来,国内关于巴迪欧的研究主要有两种。一是对巴迪欧哲学思想与术语的研究,如在前一种研究中,有拙文《巴迪欧对传统哲学的反思与真理观的重构》(艾士薇,2013b)、《通往真理的事件——论阿兰·巴迪欧的“事件哲学”基础》(艾士薇,2013e)、《论阿兰·巴迪欧的主体观》(艾士薇,2014b)、《从事件哲学到艺术事件哲学——巴迪欧“非美学”的再解读》(艾士薇,2020),张莉莉(2012)的《从历史到主体性——资本主义是阿兰·巴迪欧意义上的空无吗?》,严泽胜(2013)的《巴迪欧论“存在”与“事件”》,高宣扬(2014)的《论巴迪欧的“事件哲学”》,何莉莉(2015)的《阿兰·巴迪欧的事件、真理、主体三元结构研究》,肖绍明(2015)的《无限即为真——巴迪欧无限理论论要》,崔晨(2017)的《作为哲学事件的巴迪欧“事件哲学”》,蓝江(2020)的《巴迪欧的事件哲学》,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我们看到巴迪欧的“事件”“事件哲学”,其独特的主体观与真理观已经越来越得到学界的认可。除了以上巴迪欧哲学思想与术语的专论外,蓝江(2014a)在《从非同一性到计数为一——阿多诺与巴迪欧论一与多的关系》中将阿多诺与巴迪欧进行对比,讨论了两者关于一与多关系的哲学思想。二是根据巴迪欧归纳的通向真理的四种领域,即政治、科学、艺术和爱,延展出来的研究。这种研究方式主要可以分为相应的四个板块,研究相对较少的是科学或者阶段数学思想、巴迪欧关于爱的思想,对其政治思想与艺术思想的研究则相对较多。在国内,自大学本科阶段起,数学教育在哲学与文学艺术学科中相对不足(据悉,不少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已将高等数学列为必修课程),这导致我们在研究巴迪欧的哲学思想时显得较为困难。毕竟他的哲学思想是建基于集合论的,其中不少哲学概念或命题是用数学表达式加以呈现的,这无论是在研究思维上还是在阅读习惯上都给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到目前为止,国内学界关于巴迪欧数学思想的研究论文并不多,其中包括拙文《论阿兰·巴迪欧哲学思想的数学基础》(艾士薇,2016b),蓝江(2016)的《巴迪欧事件哲学的数学本体论基础》,以及袁蓓(2016)的《巴迪欧的数学本体论究竟意味着什么?》,等等。除此之外,对巴迪欧关于爱或者伦理思想的研究也相对较少,这一方面是因为巴迪欧在这一领域的专论并不多,仅仅出版了《爱的多重奏》《伦理学》,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余论述散见于其他的哲学专著,且这些专著当时没有中译本,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国内的研究主要围绕《爱的多重奏》展开,如叶晓璐(2015)的《“爱就是不断地重新创造”——读巴迪欧的〈爱的多重奏〉》,蓝江、刘黎(2017)的《作为真理前提的爱——巴迪欧的爱之事件》,吴冠军(2021)的《爱的本体论:一个巴迪欧主义-后人类主义重构》,汪民安(2022)的《作为事件的爱》,等等。


关于巴迪欧政治思想的研究成果相对丰富,相关论文有拙文《作为真理生产程序的政治——论阿兰·巴迪欧的政治哲学观》(艾士薇,2016c),张莉莉(2015)的《从霍布斯到巴迪欧——形式主义视角下国家的必然性与前途》,李健(2016)的《巴迪欧的元政治学——一种反政治哲学的姿态》,张剑(2013)的《齐泽克、巴迪欧的毛泽东情结》,韩振江(2016)的《当代“激进左翼”的理论特征与定位——以齐泽克、巴迪欧和阿甘本为例》,以及蓝江(2017)的《从阴性政治到类的共产主义——巴迪欧论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当然,还有关于巴迪欧专著的书评或者研究,如李姝(2016)的《巴迪欧的真理程序及其对法国大革命时期雅阁派的评价——从〈元政治学概述〉谈起》,以及韩振江(2015)的《巴迪欧眼中的圣保罗:律法与普遍性的政治——对〈圣保罗:普遍主义的基础〉的解读》等。


在这四个研究领域中,研究巴迪欧文艺美学思想的论文数量增长幅度是最大的。就论文而言,在2012年之前仅有两篇相关论文,此后呈现井喷趋势,文章数量增加了十多倍。总的来说,这些研究论文可以分为两类:一为对巴迪欧美学思想的总结和探究,二为对巴迪欧解读具体作家作品的研究。在对巴迪欧美学思想的总结和探究上,相关论文有拙文《从“非美学”看巴迪欧的当代艺术观》(艾士薇,2013d)、《巴迪欧论传统美学的三种方案与“重述美学史”》(艾士薇,2013c)、《阿兰·巴迪欧“非美学”的基本特征及其超越性》(艾士薇,2013a)、《作为真理生产程序的艺术——论阿兰·巴迪欧的艺术观》(艾士薇、孙文宪,2013),查鸣(2012)的《艺术内化于哲学之中的非美学思想——论巴迪欧的美学思想》,谭成(2014)的《走向一种艺术哲学的新范式——略论阿兰·巴迪欧的艺术思想》,蓝江(2014b)的《非美学与作为真相程序的艺术——巴迪欧的艺术思想简论》,马元龙(2014)的《非美学:巴迪欧的美学》,刘欣(2015)的《阿尔都塞与巴迪欧:文学实践的“终结”》,周丹(2015)的《艺术的减法与真理的进程——巴迪欧的艺术思想》,顾晓路(2016)的《朗西埃与巴迪欧的“非美学”之争》,以及李轶男(2016)的《“宣告”(Declaration)的政治性、可能性与真理姿态——试论巴迪欧话语实践中的政治与“非美学”思想》。通过这些文章,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国内学界关于“非美学”或者巴迪欧文艺思想研究的进步,另一方面可知有相当数量的重复研究。除了对巴迪欧艺术观的研究外,还有一些巴迪欧电影思想研究的专论,尽管数量不多,却也足以成为巴迪欧研究中的一道风景线,相关论文有李洋(2013)的《电影美学的十个论题——阿兰·巴迪欧电影美学评述》,谭笑晗(2013)的《论阿兰·巴迪欧的电影美学——以〈电影的虚假运动〉为中心》,赵倢伃(2015)的《阿兰·巴迪欧电影批评的三个阶段》,以及拙文《从存在主义批评到“非美学”批评——阿兰·巴迪欧的电影批评谱系》(艾士薇,2016a)。对巴迪欧解读具体作家作品的研究,共计三篇论文,即胡新宇(2015)的《德勒兹与巴迪欧电影理论比较研究——以文德斯〈虚假的运动〉为例》、谭成(2016b)的《事件真理与文学批评:阿兰·巴迪欧读贝克特》,以及宁剑飞(2016)的《阿兰·巴迪欧的马拉美诗歌批评研究》。


显然,在以上研究中,除了电影之外,我们并未看到针对巴迪欧关于不同艺术门类的研究,如诗歌、戏剧、音乐等。也就是说,学界尚未展开对巴迪欧的各类文艺批评的研究,而这些正是需要我们去梳理、厘清的。此外,理论研究需要结合丰富而具体的各类文艺批评展开,只有这样才能使研究“立体化”。因此,巴迪欧的批评实践也是亟须研究、有待探索的重要领域。


本书建立在先前对巴迪欧“非美学”思想研究的基础上,从对他的哲学美学研究过渡到对其文艺批评与实践的研究,既探讨了巴迪欧对戏剧、音乐和诗歌的批评理念,也探讨其所展开的批评实践。具体而言,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


上编集中研究巴迪欧的戏剧批评与实践。第一章探讨了巴迪欧与戏剧的渊源。他从13岁时就开始创作剧本,与戏剧结下不解之缘。随后,他不仅成为戏剧研究者、批评家,也成为戏剧创作者,创作过《艾哈迈德四部曲》《安提俄克事件》《柏拉图的对话录》等作品。第二章在巴迪欧“非美学”的意义上对戏剧批评史进行梳理。一方面,从戏剧与哲学之争的角度讨论最具影响力的三种反戏剧观点。柏拉图认为戏剧不仅是对理念的模仿的模仿,而且会腐蚀臣民心灵。卢梭在与达朗贝尔关于是否修建剧院的争论中提出了否定意见。与柏拉图一样,卢梭认为戏剧不利于人们的教育,会对人们造成五重伤害。尼采则从对古希腊戏剧的敬畏走向对戏剧和歌剧的反对。另一方面,根据巴迪欧对传统戏剧美学的三种划分形式,即教诲式、古典式和浪漫式,本章简要地重述了西方戏剧美学史。第三章主要探讨巴迪欧的戏剧观。第一节辨析巴迪欧所提出的戏剧与“戏剧”,即戏剧与伪戏剧。在他看来,所有的戏剧在形式上都要具有地点、文本、导演、演员、装饰、服饰和公众七种元素,以及三大辩证因素,即作为再现情境的国家、作为表现挑战的游戏伦理、可能支持真理的观众,但并非具有这七种元素的都是戏剧。巴迪欧认为戏剧是具有独立品格的艺术作品,是真理的生产者;“戏剧”则类似于娱乐,毫无新意,只是传统或者古典的仿制品。第二节主要探讨巴迪欧所说的戏剧真理的特征,即具有事件维度、体验维度、准政治维度以及放大维度。第四章以巴迪欧对萨特的《阿尔托纳的隐居者》、贝克特的戏剧为研究对象,探讨他的戏剧批评方法与实践。巴迪欧的戏剧批评首先关注剧本以及剧本中所呈现的历史情境,其次探讨作品的事件性:一是作为戏剧史的事件,二是戏剧内容所呈现的事件性。最后,本章通过巴迪欧对《阿尔托纳的隐居者》和贝克特作品的解读推导出他所认为的内在且独特的戏剧真理。


中编主要探讨巴迪欧的音乐批评与实践。第五章以巴迪欧的三种传统美学方案为指导思想,重新梳理西方的音乐美学史。西方的音乐美学史以毕达哥拉斯学派为起点,兼具三种美学特征,此后呈现分流趋势。其中,教诲式音乐美学方案以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中世纪的奥古斯丁、鲍埃修,18世纪的卢梭,以及后期的尼采、阿多诺等人为代表;古典式音乐美学方案以亚里士多德、弗洛伊德、科赫特及齐泽克为代表;浪漫式音乐美学方案主要包括古希腊时期的亚里斯托克森,文艺复兴时期的扎尔林诺,18世纪的马泰松、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文中对以上哲学家以及批评家的音乐思想进行了梳理。巴迪欧的音乐批评主要集中在对瓦格纳及其乐剧的批评上,因此,第六章从巴迪欧的“事件”角度出发阐明瓦格纳及其乐剧的意义,即作为音乐艺术事件而存在。文中从两个方面呈现了作为音乐事件的瓦格纳及其“乐剧”:其一,在音乐表现形式上,瓦格纳的诗性剧本是对既有歌剧剧本情境的突破,对铜管乐队的大量使用突破了歌剧的音乐情境,而作品中对主导动机与无终旋律的使用则极大地突破了歌剧的艺术情境;其二,在音乐理论上指出瓦格纳整体艺术观的事件性。他的观点打破了当时歌剧的创作情境,成为多媒体艺术的最初状态,并用歌剧作品以及艺术观点重述德意志神话。第七章梳理了瓦格纳乐剧的批评谱系。当下对瓦格纳歌剧的批评主要呈现为三种形式:一是以前期尼采和齐泽克为代表的批评方法,他们注重歌剧的精神功能,呈现为古典式批评方案;二是以后期尼采、阿多诺、拉库-拉巴特为代表,强调歌剧的拯救功能、社会意义及政治立场,可纳入教诲式音乐批评;三是独树一帜的巴迪欧式“非美学”批评,通过评议前辈学者对瓦格纳乐剧的批评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探讨《帕西法尔》所生产的真理。


下编集中分析巴迪欧的诗歌批评与实践。第八章对诗歌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做出历时梳理,分别选取了古希腊时期、海德格尔时期以及后海德格尔时期三个时段,展现诗歌与哲学之间关系的流变。古希腊时期主要讨论巴门尼德、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三位哲学家的观点。巴门尼德认为诗歌与哲学之间是一种认同的对抗关系,柏拉图主要强调两者之间的差异与距离性,亚里士多德更多是将诗歌作为哲学的一部分。海德格尔认为诗歌是具有思想的,它是哲学思想的驿站,用诗歌语言言说当时脆弱的哲学思想与世界本真。后海德格尔时期,巴迪欧汲取了以马拉美为代表的诗人们的观点,认为诗歌既是穿越现实的纯粹存在,也是超出了计算的事件之名。第九章从诗歌的本质与诗歌的功能两方面探讨巴迪欧的诗歌观。在“何为诗歌?”这一问题上,巴迪欧通过诗歌形式与诗歌内容两方面来说明。他认为诗歌由语言构成,然而,诗歌语言并不是为了言说,而是为了保持独立性的沉默。诗歌语言具有非社交性,它与整个世界的喧嚣进行对抗,且是自我言说的思想之歌。在对“诗歌何为?”的探讨中,首先,巴迪欧提出诗歌的任务是从抗争开始的,即反对浪漫主义、反对总体化、反对有序性、反对将思想检索为知识、反对历史的定向性。其次,诗歌需要做的是寻找事件与思考思想。所谓寻找事件,就是寻找无法思考之物与实际中存在却无法被认识的空无;诗歌需要思考的则是思想本身与诗歌的真理进程。最终,巴迪欧提出诗歌的真理特征,即真理内在于诗歌作品,它并非在任何作品中都可以通用,而是独特、局部的真理,超出了人们的惯常认识,是在既有知识体系中凿洞的全新存在。第十章集中展示了巴迪欧的诗歌批评实践。本书选取并分析了他对佩索阿和帕索里尼的诗歌批评,以期客观呈现巴迪欧的诗歌批评步骤。


(节选自本书绪论,有删减)



拓展阅读

新书 | 《不平等的形成:日本社会的差异、分层和公正》

新书 | 《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5):城配·冷链·跨境》

集刊 |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12辑):非常态家庭与亲密关系实践》

新书 | 《再造社区:城市社区治理质量及提升》

新书 | 《转型中的华北乡村:定县追踪调查田野札记》


扫码加入社群,

享受粉丝专享购书福利↓↓↓


欲了解详情或购买

保存图片打开淘宝扫一扫


策划:lzh

编辑:lzh

审校:myx

封面:photo by Birmingham Museums Trust on unsplash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