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6G与万物智联:未来十年无线通信新征程 | 新书推荐

洪杉 红杉汇 2022-06-28

[ 编者按 ]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虽然如今5G已经逐步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但其实大部分人对于4G向5G的转变并不十分敏感,更是无法具体言明5G的技术变革重点。不过这并不影响5G通信技术革命对我们生活的无声浸润,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回望当下,就能够发现5G技术让社会生活、科技发展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的蛛丝马迹。


当然,科学家是不会就此停止探索的脚步的。已经实现商用的5G无线网络为海量及超高可靠的链路提供无线连接,加速了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而6G无线网络紧随其后,通信技术的下一场变革即将到来,未来十年无线通信的新征程已然拉开帷幕。


以5G为基石的6G无线网络,志在引领一场无所不及的智能革命。它将成为社会的神经网络,联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IMT 2030(6G)推进组组长王志勤表示:“面向2030年,要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跃迁,多维感知、普惠智能、天地一体等新场景,将引发一系列6G无线网络的新理论、新要素和新架构。同时,6G将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实现ICT技术融合、行业技术协同,成为服务生活、赋能生产和绿色发展的基础要素。”


6G通信世界会变成如何?我们现在无从得知。在一种新技术还未出现之前,你永远想象不到它将如何改变这个世界。但是关于6G的畅想并非是天马行空、凭空捏造的,在《6G无线通信新征程:跨越人联、物联,迈向万物智联》一书中,我们将会系统地了解6G通信技术的研究愿景、应用场景、关键性能指标以及空口技术和网络架构创新等内容。


本书是全球出版发行的首本关于6G无线网络的重磅著作,两位作者均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IEEE Fellow),为我国的5G技术研发做出过卓越贡献,是移动通信行业当之无愧的技术领袖。作者在书中提到,6G创新包含了以人为中心的沉浸式通信、感知、定位、成像、分布式机器学习、互联AI、基于智慧联接的后工业4.0、智慧城市与智慧生活,以及用于3D全球无线覆盖的超级星座卫星等技术。书中还介绍了新的空口和组网技术、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以及地面与非地面一体化网络技术,并探讨了用以实现互联AI、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原生可信等功能的新型网络架构。可以说,本书是从事信息通信等行业科学研究及产业研发人员的必读之作。


或许,用不了等到2030年,书中提到的自动驾驶、虚拟现实等万物智联场景便已经触手可及。或许到那时,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融洽共生,人类与科技和谐共存,社会高度可持续发展,未来将有着无限可能。





《6G无线通信新征程:跨越人联、物联,迈向万物智联》

作者:[加]童文(Wen Tong)

[加]朱佩英(Peiying Zhu)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9


无线通信的变革,必然催生颠覆性的创新技术以及开创性的应用;技术与应用这两股力量的碰撞便会产生新一代的无线通信技术。在未来,6G将成为社会的神经网络,联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其中,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将推动6G的发展。在这一领域,我们在未来将全面跨越人联、物联的藩篱,阔步迈向万物智联。换言之,6G无线网络的目标是将智能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企业,从而实现万物智能。
除此之外,6G无线网络还是一张传感器大网,从物理世界中提取实时知识和大数据,这不仅可以大大增强数据传输能力,还能促进各类AI服务的机器学习。至于6G无线业务与应用覆盖全球、无处不在,也并非只存在想象中,如今超低轨卫星的技术发展为此提供了可能性。
有了这些技术的支持,6G的宏伟愿景将对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最重要的是,6G无线网络的搭建也会紧抓通信、计算、材料、算法等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当然,这一征程也许长达十年之久,绝非一蹴而就。
无线变革已经持续了四十多年,其影响之深远,将继续超越人们的种种预期。憧憬无线的未来,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做实事,又不可妄设边界束缚其潜力。这正如马可尼早在1932年的论断:“给无线设限是危险的。” 
下文为本书《6G无线通信新征程:跨越人联、物联,迈向万物智联》推荐序节选。

憧憬6G,共同定义6G


我们预计6G将在2030年左右投向市场,到那时,究竟市场将会迎来什么样的6G,这是一个整个产业界要用未来十年时间共同回答的问题。我们能否回答好这个问题,让消费者满意,让行业和企业满意,让社会满意,让产业界满意,对整个产业界又是一个新的考验。
从应用角度看,5G开启了无线通信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千行百业的序幕。5GAA(5G汽车联盟)、5G-ACIA(5G产业自动化联盟)等由移动通信行业与垂直行业联合成立的组织,一方面使5G被定义得能够适应这些垂直行业的独特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商用化的进程,也激发出越来越多5G不能满足的创新需求,由此催生的5.5G将能够持续增强,但无疑又将激发出更多新的、需要6G来满足的创新需求。洞见这些创新需求对6G至关重要,这意味着要让垂直行业以同样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6G的定义工作中来。经过数十年的迭代发展,5G技术在满足和创造消费者需求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5.5G将进一步把5G核心技术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未来几年,5.5G的定义与部署以及6G的研究与定义将同时进行,6G能否实现超越、超越多少,考验的将是整个产业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技术角度看,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借鉴、吸收并与同时代的技术协同发展。走到今天,移动通信无疑是相当成功的,但我们也不要忘记曾经走过的弯路,3G对传输技术的选择经历了先ATM后转向IP的周折,4G时代对于IT和CT的融合给予了很大的期待,同样的期待一直延续到5G时代,但至今尚未达到预期,产业界还在不断探索。6G面临的技术环境更加复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异构计算、内生安全等都将带来影响。6G能否做出科学的选择,借鉴该借鉴的,吸收该吸收的,让6G因为这些多样化的技术变得更有价值,而不要只是变得更复杂、更臃肿,需要整个ICT产业界本着科学的精神,持续广泛和深入地探讨,考验的将是整个产业界的预见力和决断力。
从产业角度看,6G从研究阶段开始,就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宏观环境。经过四十多年从1G到5G的发展,移动通信产业已经相对成熟,早已不再是快速增长的行业,深化合作的规模效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但地缘政治动荡和去全球化的趋势正在给产业合作带来障碍和挑战。更大的创新是移动通信产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而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对技术伦理的关注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只有在两者间取得平衡,移动通信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社会。移动通信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产业界今天的选择将影响未来10~20年的发展道路。应对好这些挑战,让移动通信产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让人们能够持续享受移动通信带来的便利,考验的是整个产业界的使命感与政治智慧。
不难看出,定义6G需要产业界付出比定义以往任何一代多得多的努力,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给必需的沟通与合作增添了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讲,十年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的确也很短。产业界能否在2030年交出满意的答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定义6G的过程是否足够开放,参与定义者是否足够多元化,沟通是否足够充分,定义的6G愿景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等等。这也正是本书的目的所在——期望能够启发更多人、更多企业、更多行业,从更广的维度,更深入地思考6G,共同憧憬6G,共同定义6G。

互动送好礼

在你的设想里,6G通信技术将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改变?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与思考,我们将从中选出10位读者,送出《6G无线通信新征程:跨越人联、物联,迈向万物智联》一本

注:时间截至9月10日24:00,获奖用户请于收到通知后24小时内回复邮寄信息,未收到通知或未及时回复则视为“谢谢参与”。




推荐阅读




红杉数字化赋能金字塔:让创业企业不掉队、不绕路、不踩坑 | Sequoia Value+

打造一个敏捷和创新型组织|红杉汇内参

如何真正负起领导者的责任?丨首席人才官

投资火热的脑机接口行业,如何解行业标准缺失之局?| 红杉医疗行研

营收、净利双增,在研管线突破性进展,红杉医疗成员企业半年报成绩喜人 | 红杉医疗头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