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狄拉克和他的“量子电动力学” 07

Masir 科学羊 2024-03-30

(保罗·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

本系列文章预计会有30个章节,这套文献将系统的讲述物理学本身,今天是第三季第8篇


量子时代,在物理世界中是群英璀璨的时代,所谓乱世出英雄,因为在这个时代孕育了很多伟大的物理学家。最值得一提的是英雄人物总是一个接一个出现。


我们今天要谈的是保罗狄拉克,也就是提出“量子电动力学”的伟大人物。


我们现在了解物理一般不会只趋于单个事物背景来解读,让我们先看看狄拉克基于什么背景提出“量子电动力学”的。


当年薛定谔方程一出来,理论物理学家们马上面临两个问题。


一个是电动力学现在得改写了。因为麦克斯韦的旧理论里没有光子,还认为电子有一个明确的轨道,那个轨道还会辐射能量,这些明显都不管用了。


另一个问题是,薛定谔方程是个低能量方程,它不满足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物理学家迫切需要把电动力学、薛定谔方程和狭义相对论统一起来,弄一个“量子电动力学”。


把这件事干成的主力人物,正是保罗·狄拉克。1928 年,也就是薛定谔方程刚刚发表两年之后,26 岁的狄拉克就把量子电动力学的关键理论给做出来了。



01 狄拉克解出了什么?


一个是 1931 年的时候,狄拉克发现他那个方程的解里面,除了寻常的、带负电的电子之外,还有一种质量和电子一样、但是带正电的东西,可以叫做“正电子”。强势的狄拉克说,既然我这个方程里有正电子,正电子就应该存在


结果仅仅过了一年,美国的实验物理学家就发现了正电子。正电子也是人类所知道的第一种“反物质”。狄拉克据此拿到 1933 年诺贝尔物理奖。


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有反物质存在?因为数学要求它们存在。


狄拉克方程解出的另一个新东西,叫做“自旋”。



02 什么是“自旋”


其实早在1922年,实验物理学家就已经发现了自旋。


这个实验是以发明者的名字命名的,叫“斯特恩-盖拉赫实验”。如下图所示 


把一束银原子从高温炉中射出,经过一个外加的磁场之后,打在屏幕上,变成了两束。而这很奇怪。


磁场为什么能偏转银原子的飞行路线呢?


虽然银原子是电中性的,但是它的最外层有一个“非配对”的电子,你可以把银原子想象成是一个单个电子绕着原子核旋转的东西。根据最简单的电磁学,电子的这个绕行,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环绕电流,就把银原子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磁铁。磁铁,当然会被外部的磁场影响。


但如果仅仅是这样,射线应该被偏转后,打在屏幕上应该是连续的一条短线才对 —— 为什么现在射线是被正好分成了两束,打在屏幕上是两个亮点呢?


唯一的解释是,电子在绕着原子核的旋转之外,自身还有一个别的什么旋转 —— 而它自身的旋转角动量是*量子化*的,只有“1/2”和“-1/2”两个取值,对应上下两束射线。我们把这个多出来的、电子自身的旋转,叫做“自旋”。


对于自旋的深入实验内容有点复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去查“自旋”的概念。这部分我们后期谈量子纠缠再叙述。


总结,这一节文章比较单一,大家只需要认识狄拉克以及他提及的物理概念即可。


声明:本文核心内容来自《万维钢精英日课》



往期推荐



概率是我们认识量子世界的钥匙 06

粒子的波动性假说,电子也是波吗 05

电子轨道是假的 04

你一定不知道的,原子内部的秘密 03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