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业技术经济》2022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目录




风险、信任与消费者购买意愿恢复

——以新发地疫情食品谣言事件为例

......于晓华,喻智健,郑适(4)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跨村流转土地

......王震,辛贤(19)

农民数字素养、乡村精英身份与乡村数字治理参与

......苏岚岚,彭艳玲(34)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否促进农业机械化

——基于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发展的视角

......闫桂权,何玉成,张晓恒(51)

农产品电子商务有助于贫困地区农户增收吗

——兼论农户参与模式异质性的影响

......宋瑛,谢浩,王亚飞(65)

农村女性劳动要素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

......张欢,吴方卫(81)

农村外出子女通讯联系能改善父母精神健康吗

......张驰,施海波,张崇尚,吕开宇(97)

农业产业组织能否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

——来自陕西省眉县500户猕猴桃种植户的证据

......牛文浩,申淑虹,蔡孟洋,张蚌蚌(114)

政策支持、资本技能互补与农产品加工企业技能结构升级

......胡泉水,江金启,张广胜(129)




01

风险、信任与消费者购买意愿恢复

——以新发地疫情食品谣言事件为例

于晓华

(德国哥廷根大学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系)

喻智健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郑适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摘要:北京新发地疫情期间的食品谣言事件给国内三文鱼消费市场带来巨大冲击。本文根据北京市实际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消费者对三文鱼购买意愿的恢复周期,探讨了风险偏好、风险感知、官方媒体信任以及自媒体信任程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恢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剔除掉疫情大环境好转的潜在影响后,消费者三文鱼购买意愿的完全恢复出现在事件发生后第25周,恢复周期与剔除前的22周相比小幅延后。第二,食品谣言冲击后的消费者购买意愿恢复周期远远短于传统食品安全事件,市场对负面谣言具有很强的韧性。第三,消费者风险偏好程度与官方媒体的信任程度越强,越倾向于更快地恢复三文鱼购买意愿,恢复周期也就更短;消费者风险感知程度与自媒体信任程度越强,则越倾向于避免购买三文鱼相关食品,延长了购买意愿的恢复周期。据此,本文提出强化引导消费者购买检疫合格食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加大进口冷链检测力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冠疫情;食品安全谣言;市场韧性;信心恢复;生存分析

02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跨村流转土地

王震,辛贤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


摘要:降低土地流转“本村化”有利于整合土地流转市场和提高土地配置效率。运用2015—2019年16个省份12576户微观调查数据,分析农户跨村流转土地的变化趋势,并实证检验背后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跨村转出土地和转入土地的农户比例均逐渐增加;(2)农户生产率提高、农户非农就业机会增多和农业补贴政策向经营者倾斜会激励农户跨村流转土地;(3)经济区域为农区、地势为平原、乡镇政府所在地和距离公路干道较近村庄的土地跨村流转活动更为活跃,村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政府是否参与流转平台建设对土地跨村流转有显著影响;(4)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耕地禀赋变化、经济结构转型和农作物价格变化也将显著影响土地跨村流转发展。

关键词:土地跨村流转;影响因素;ASC-Logit模型

03

农民数字素养、乡村精英身份与乡村数字治理参与

苏岚岚

(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彭艳玲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探索性构建了包括数字化通用素养、数字化社交素养、数字化创意素养和数字化安全素养四个方面的农民数字素养评估指标体系,以体制内精英、体制外精英和双重身份精英表征农民的乡村精英身份,依据自主治理理论,建构了农民数字素养、乡村精英身份影响乡村数字治理参与行为的逻辑框架,并采用四川省和重庆市654户农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民数字素养、乡村精英身份对乡村数字治理单一领域参与行为和总体参与度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农民数字素养水平及对乡村数字治理的参与程度整体偏低;数字素养对农民参与乡村数字化党群教育、数字化村务管理和数字化民主监督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对具有乡村精英身份的农民群体作用更大。研究还表明,相较于普通村民身份,以经济能人表征的体制外精英身份并未显著增加农民对乡村数字治理单一领域的参与概率及总体参与度,但体制内精英身份、双重精英身份均显著增加农民对乡村数字治理单一领域的参与概率及总体参与度,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精英治村模式。据此提出全方位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水平、完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策略体系、优化乡村数字治理的配套支撑机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数字治理;数字素养;乡村精英身份;数字乡村

04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否促进农业机械化

——基于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发展的视角

闫桂权,何玉成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张晓恒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数字普惠金融正处于兴盛之际且为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跳出“贷款难、贷款贵”的困局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本文基于2012年和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构建宏观数据与微观数据匹配后的混合截面数据,从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发展的视角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农业生产环节中同样具有普惠价值,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愈高,愈可能使农户由传统耕种方式转向半机械化、机械化的方式,从而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本文讨论并克服潜在内生性问题以剥离出单向因果影响,并根据家庭的宽带接口拥有情况和通电情况进行证伪检验,二者均表明基准结果具有稳健性;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发展在数字普惠金融和农业机械化之间扮演着部分中介的角色,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机械化的积极作用中大约22.3%是通过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发展的中介作用实现的。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农业机械化

05

农产品电子商务有助于贫困地区农户增收吗

——兼论农户参与模式异质性的影响

宋瑛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谢浩

(中共内江市委党校)

王亚飞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重庆市云阳县、奉节县和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三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746个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法,实证检验农产品电子商务及不同模式对贫困地区农户增收的影响及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电子商务对于农户具有显著的增收效应,相对于未参与电商的农户,参与电商的农户人均净收入增加33.4%~39%;不同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农户增收效应具有显著异质性,其中网络直销模式的增收效应最大,电商企业带动模式次之,地方政府带动模式最小;户主及家庭特征、地区特征、基础设施条件是农户采纳电子商务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深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偏远农村的融入、差异化发展农户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实现模式、强化农户电商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培训、加强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户增收;参与模式;PSM

06

农村女性劳动要素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

张欢,吴方卫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摘要:虽然中国经济进入发展转型阶段,但由于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长期存在,如何挖掘和充分释放农村女性劳动力所具有的“二次人口红利”成为重要议题。本文采用2005—2017年全国统计数据,利用两部门经济理论框架,对农村女性劳动要素配置扭曲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配置在农业部门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存在较大扭曲。尽管考虑无偿劳动的经济价值后扭曲程度有所下降,但随着时间的增加仍呈上升趋势。若将这部分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将会促进经济的增长。消除扭曲后劳动要素重置主要通过数量效应和结构效应产生影响,并由数量效应转向依靠结构效应。本文为挖掘现有劳动力约束下的人口红利、提高劳动配置效率、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劳动要素配置;农村女性;经济增长

07

农村外出子女通讯联系能改善父母精神健康吗

张驰

(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施海波,张崇尚,吕开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摘要:通讯联系在维系家庭亲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现代通讯技术逐渐成为代际间沟通的主要方式,可能会对父母的精神生活与福利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农村子女持续外流和现代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和2015年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分析农村外出子女通讯联系对父母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表明,外出子女通讯联系能够改善父母精神健康水平,子女通讯联系越频繁,父母精神状态越佳,且结果稳健;同时,外出子女通讯联系对父母精神健康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对于精神疾病易发的农村女性和老年群体而言,上述联系能够显著改善母亲的精神健康,但未显著改善老年父母的精神健康。这意味着,当前嵌入现代通讯技术的“新时代家书”在改善农村父母精神健康方面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对农村老龄群体的作用较为有限。因此,未来农村养老政策制定应关注信息技术变革所引致的家庭养老方式变化,促进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互补融合,以此有效提升农村老年人群体健康水平。

关键词:现代通讯技术;农村外出子女;父母精神健康;子女精神赡养

08

农业产业组织能否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

——来自陕西省眉县500户猕猴桃种植户的证据

牛文浩,申淑虹,蔡孟洋,张蚌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陕西省眉县500户农户的入户调研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加入农业产业组织的诱因,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法测算农业产业组织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效应,并比较影响效应在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种植规模下的组群差异。研究发现,户主的年龄、农户参加安全质量培训次数、猕猴桃种植规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了解程度和政府检测猕猴桃农药残留次数是影响农户加入农业产业组织主要诱因;农户加入农业产业组织能够显著带动其采取安全生产行为;农业产业组织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组群差异,户主年龄为55岁及以下、户主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上、猕猴桃种植规模为10亩以下的农户加入农业产业组织后,其安全生产行为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农户。因此,本文提出要引导农户加入农业产业组织,通过各种补贴政策支持各类农业产业组织发展,更好地发挥农业产业组织对农户尤其是特定农户群体安全生产行为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猕猴桃种植户;农业产业组织;安全生产行为;倾向得分匹配法

09

政策支持、资本技能互补与农产品加工企业技能结构升级

胡泉水,江金启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张广胜

(辽宁大学商学院)


摘要:技能结构升级是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政策支持是突破农产品加工企业劳动密集发展局限的可行思路。本文根据资本技能互补理论,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2002年实施的支持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政策支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技能结构的影响及其升级路径。研究发现,政策支持有助于促进重点领域农产品加工企业技能结构升级,使重点领域农产品加工企业技能型劳动力比非重点领域农产品加工企业技能型劳动力提高约2.5%;政策支持的技能结构升级效应因企业产权属性和地区资源禀赋而存在产权和空间异质性;政策支持有助于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税费支出,缓解其融资约束,提高其资本存量,引致技能型劳动力相对需求增加,进而促进其技能结构升级。根据研究结论,为完善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政策和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技能结构升级提出三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企业;技能结构升级;政策支持;资本技能互补;双重差分模型




关于我们

《农业经济问题》月刊,1980年创刊,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题写刊名,是由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承办的、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和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经济学核心期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定的22种A类期刊之一。

《农业技术经济》月刊,1982年创刊,是由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是全国农业经济类的核心期刊。

根据国际引证年报,《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再次入选“2021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其中,《农业经济问题》国际影响力CI值为91.095,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为284,国外机构引用频次占比超过30%,国际影响力指数在农业经济领域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二,连续6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农业技术经济》国际影响力CI值为68.783,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值为210,国外机构引用频次占比达到34.29%,国际影响力指数在农业经济领域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三,连续2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另外,根据2021年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在“F3农业经济”类中均位于Q1区(前25%)。

官网:https://www.iaecn.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