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物多样性保护|9年,一株中华水韭的接力守护

太平村,坐落在宁波市北仑区白峰街道。村庄四面环山,草木茂盛。

下过毛毛细雨的午后,白色的雨雾氤氲在太平村牛头山的山头。

水流顺着山坡流向沟渠,沟渠里,几百株被视为“3亿年活化石”的中华水韭在静静生长。

太平村书记王群波穿着一双红色雨靴,在沟渠旁摘除着“野蛮生长”的野草,小心呵护着水中这一排排长得像韭菜的小草。


王群波在沟渠边查看中华水韭生长情况。李芮/摄

这些在水中一簇一簇长得酷似韭菜的小草,名为中华水韭。

如果你在山间水沟里看到了一株中华水韭,可千万记得不要采摘,这株草可是历经了3亿年的植物界“大熊猫”。

“2014年,我第一次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宁波首株中华水韭的报道。”王群波指着水中的一株中华水韭,回忆起这株生长在北仑太平村小草的“前世今生”。


中华水韭。林海伦/摄


不期而遇

我市著名植物研究专家林海伦依然清楚地记得,他发现宁波第一株中华水韭的时间,是2014年8月23日。

地形奇特,水生植物丰富的海曙区龙观乡,一直都是林海伦“流连”的区域。

发现中华水韭的前几天,他正在考察龙观乡的丹霞地貌。

在这片深山中,林海伦曾陆续发现了小莕菜、三蕊沟繁缕等在浙江首次发现的新记录科植物。

“在一片区域里发现了这么多奇特植物,我心里隐隐有预感,后面还有一个更大的‘大宝贝’在等着我去发现。”

天色渐晚,一路探寻却并无新发现,林海伦本以为将无功而返,谁知几株长在水沟边东倒西歪的小草却吸引了他的目光。

“我挖了两株洗干净根系后发现,小草的须根都是呈两叉分枝的,这具有典型的古老化石植物的特征。”林海伦说。

中华水韭。林海伦/摄

随后,林海伦兴奋地拍了几张照片,并将两株小草带回家后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他的猜测十分准确,这株草和“活化石”中华水韭的特征完全相吻合。

至此,除红豆杉外,宁波又发现了一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持续接力

2014年9月,林海伦回北仑白峰老家,竟也在水沟里发现了中华水韭。

植物界“大熊猫”现身自己的“家门口”,令林海伦大喜过望。随后,他便和白峰街道有关部门沟通了此事,准备将中华水韭保护起来。

白峰街道太平村村委书记王群波,也就在那时,萌生了保护中华水韭的念头。

此前,在报纸上看到龙观乡发现了宁波首株中华水韭的时候,王群波只是好奇这种“长在水里的韭菜”和平时能吃到的韭菜有什么不同。

当她听说白峰街道就有中华水韭,并且急需开辟一片新地进行保护时,王群波还叫上了村里的一位栽种“大拿”甘谱康,一起将十几株中华水韭小心翼翼地移植到了太平村牛头山上的两条沟渠中。

长在沟渠中的一株中华水韭。李芮/摄

“中华水韭是空心的,叶子有点棱角,也没什么味道,不像我们常吃的韭菜……”

随着王群波多年来的悉心照料,十几株中华水韭发展壮大为一片中华水韭群落。照顾着中华水韭的王群波,也已经成了半个专家。

王群波向记者介绍太平村的中华水韭。李芮/摄


9年后的今天,一个名为“双子座”的露营基地在太平村牛头山落成,边上立起了一块介绍中华水韭的宣传标牌,倡议来露营的户外爱好者们共同保护中华水韭。


守护中华水韭的,不止是太平村。

自从在龙观乡发现中华水韭后,林海伦又花了大量精力,对宁波部分区域展开了地毯式调查,并在清源村卢王自然村一片树林下的小池塘内,发现了两处规模更大的中华水韭自然生长群落。如今,这里已成为以中华水韭命名的野生保护基地。

清源村中华水韭野生保护基地。朱自平/摄

海曙区龙观乡五龙潭景区内,有一小方名为中华水韭池的小池塘,就移植有林海伦在龙观乡发现并带回的一部分中华水韭。

“今年入春后,水韭生长得格外好,原本一棵棵小草已经长成一簇簇的了!”五龙潭景区营运部主管徐云告诉记者。

五龙潭中华水韭池。徐云/摄

今年6月底,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景区将有望在五龙潭与宁波市民见面。

未来,中华水韭也将在景区中拥有一张独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小朋友前来研学参观时,扫描二维码便能了解中华水韭的“前世今生”。

宁波海曙区龙观中心学校一角。蒋枫 汪气君/摄

让生态多样性保护与文旅开发平衡发展,将是各类珍惜生物保护永恒的课题。

“不仅仅是保护中华水韭,宁波这片土地上的许多珍贵生物都需要我们代代相传,共同接力守护。”林海伦说。





“在看亮明你对宁波生态环境的关心!




来源 | 甬派客户端

编辑 | 甬小环  审核 | 陈晓众  签发 | 马凯明


HISTORY/往期推荐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宁波还有哪些牌可打?



生物多样性|海曙龙观乡:为“中国方案”探路,小乡镇“怀揣”大梦想



本周空气质量抢先看(5月22日-5月28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