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丽水构建生态环境智治网络

生态丽水 2023-03-3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生态文明头条 Author 雷金松


丽水构建生态环境智治网络

天眼守望,地眼监控,人眼监督


空气质量连续六年保持在全国前十,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13年全省领先,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在全省实现“十七连冠”,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数排名稳居全省第一。丽水市生态环境已经实现了从天生丽质到治理提质的转变。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精细化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近年来,丽水市紧盯“生态环境质量全省第一、全国领先”这一目标,依托卫星遥感、物联感知和“基层治理四平台”,逐渐形成“天眼、地眼、人眼”“三眼透视”的生态环境智治网络。


一、依托“天眼守望”,实现空间环境远程“智控”

“天眼守望”,指利用卫星遥感数字化服务,实现对大气环境、水环境、自然保护区等的遥感监测,在地理空间上,形成相应大数据运用于生态环境管控。


打造空间信息数据资源库。卫星遥感是支撑社会治理与绿色发展的必需技术手段。丽水市联合航天五院实施“天眼守望”服务项目,以国产自主卫星遥感大数据为基础支撑,强化对重大工程与周边区域的统一规划管控,集成地理信息、地面物联网观测、实时视频监控及社会经济统计等多源数据资源,打造形成全覆盖、全信息、多尺度、多时相、多元化的“天空地一体化”的空间信息数据资源库。


实现环境实况动态立体收集。借助“天眼守望”数字化平台,丽水着手推进生态环境全域立体化监测,重点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固废、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空间等开展遥感监测服务。如在大气污染治理中,通过实施大气环境立体化动态监测,掌握全域空气质量数据,推演预测大气环境变化趋势等,成功破解了原有传统大气环境监测站点存在点位分布有限,难以有效评估大气环境时空演变和影响等问题。


实现环境问题自动预警。通过卫星遥感监测自动生成丽水全域的大气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对空气质量开展溯源分析,有效推断大气污染来源和影响。一旦外源输入严重,则向相关主管部门发去预警和管控建议,为污染联防联控以及本地精细化管控提供科学指导。比如,2021年1月,丽水通过“天眼”系统发挥的预警作用,提前2天发现并预判我国北部地区沙尘污染气团可能对市里产生影响,随即发布预警信息,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大气污染应急响应,最大限度降低本地污染叠加。


二、嵌入“地眼监控”,实现环境违法在线“数控”

“地眼监控”,指依托丽水“花园云”(城市大脑)平台,通过污染源企业在线监测(监控)、各类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水环境的饮用水源站、断面控制站等点位设施及其场景应用形成环境监管物联感知网络,在地面点位上,实现生态环境监测自动化、科技化、数字化。



分类管控谱写“生态地图”。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引领,制定《丽水市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四年行动方案(2019-2022年)》,建设“智慧环保”生态环境立体化监测体系。通过联通“花园云”多业务协同、市公共信用、浙里办“i丽水”,建设省互联网+监管及基层治理等平台。归集污染源企业基本信息、动态监测信息、信用评价信息、执法监管信息、投诉举报信息等五大类信息,构建立体、多维、动态的污染源企业“数字化档案”。打造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子平台,构建形成污染源企业在线监管等多个场景化协同应用,进而形成污染源企业、污染源排放监控等全覆盖全流程闭环管控机制。截至目前,丽水已完成“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等9张“生态地图”绘制,相关监测数据均已纳入系统。全市建成空气监测站97个,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68个,安装在线监测企业262家、点位283个,视频监控企业515家、点位1827个,实现全市重点环境监管领域、点位全覆盖,形成物联感知一张网,有效提升了生态环境监测水平。


智能化预警影响环境质量的违法行为。为加快健全和完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感知网络,市区通过激光雷达站、大气综合监测网络站、区域微型空气站、车载(出租车)移动空气质量监测等,为空气质量预报提供平台支撑。同时,基于污染源业务规则和评价模型启动预警引擎,构建通过前端多方感知的大数据分析预警报警和信用叠加来综合判断是否触发现场核查的流程图。平台可实现大数据回溯比对,对污染源废气、废水排放过程中的异常行为实时监控报警,包括污染源数据超标排放、数据缺失、数据突变、数据恒值等。如某项监测因子连续多个时段超标,或实时在线监测数据比上一小时上下突变100%,系统将提示数据异常。2020年全市借助“蓝天卫士”地眼系统,预警烟火44458起,处置率达43.6%。遂昌县运用各类“地眼”系统平台,对工地扬尘、秸秆禁烧等污染行为进行管控,2020年PM2.5浓度均值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7%。


精细化研判实现违法问题无处遁形。“花园云”平台可自动向各责任部门流转,打造责任传递“流水线”,在解决“烦杂难”民生问题的同时,提升相关责任部门办事效能。运用数据分析、模型演算等技术手段,实时记录环境中的异常现象并进行精细化分析研判,有效提升监管效能,使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无处遁形。如2020年7月,丽水在“风雷1号”夏季环保专项行动中,依托“污染源企业在线监管”系统,对照数据模型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现象进行精细化分析研判,短期内精准破获3起涉嫌干扰自动监测设施运行的违法案件,对不法企业的主观恶意环境违法行为产生了极大震慑。



三、借力“人眼监督”,实现美丽环境人人“守护”

“人眼监督”,指发挥群众力量和第三方专业环境监理机构,以问题为导向,紧盯群众普遍关注的环保热点难点,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多途径织密人眼反馈网络,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环境信访举报发现隐患问题。围绕“烦杂难”的民生问题,在群众端打造“i丽水”社会治理平台,上线“花园云”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应用。群众若遇到排污企业偷漏排、工业企业臭气扰民、秸秆焚烧等问题,可随时用手机拍下,通过“i丽水”污染源企业、秸秆焚烧等在线监管应用上传。群众掌上“人眼”的举报会触发任务菜单,然后由相关部门协同处置,之后会进行大数据分析反哺,最终实现“让业务产生数据,让数据提供决策,让数据反哺业务”的闭环监管流程。同时,着力提升初信初访办理质量和效果,细化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督察督办、复查复核等各环节制度支撑,把责任落细落小,让工作有标可对。充分利用12345热线和公检法环联动机制,提高现场执法水平,做好调查处理,及时进行查处查证环境违法行为。2019年2月,丽水市发布《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后,效果逐步呈现。


交叉执法检查


2020年市县两级共收到环境问题投诉举报996件,其中作为线索立案34起。青田处置某倾倒危险废物的信访举报案,查实涉案企业3家、倾倒危废点位2处共300余吨,11名涉案人员将面临法律严惩。此案也被生态环境部列入全国典型案件。


依托基层网格织密环境监控网络。近年来,丽水推进“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全市5289个网格配备1万余名全科网格员。基层网格员通过撰写巡查日记,记录巡查情况、发现的问题、上报情况和处理结果等,确保环境监管区域和内容全方位、全覆盖。利用“i丽水”事件任务分派,依托基层网格员力量辅助现场核查,监管协同环节记录可全程追溯,形成了全流程闭环的事件监管体系。松阳县创新打造“环境监管图”,及时发现环境违法隐患点,从源头控制环境违法行为产生。机制实施以来,松阳县环境违法案件发生率逐年降低,2020年环境违法案件数较2017年下降了85.6%。


开展走航体检服务


水下机器人巡查


借力第三方团队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随着企业环保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找环保专业人员解决环保问题。为深化区域环境质量诊断,优化企业端治理,严控单位排污,丽水拓宽“人眼”网络的监督载体,将第三方专业环境监理等机构纳入体系,依托外部科技专业团队的力量,对企业开展环境管理技术指导和服务。比如,与浙江省环境环科院、浙西南生态环境健康体检中心合作,为企业环保管理和区域生态环境提供“体检”“诊断”“治疗”等服务,目前,已通过水下机器人、环境监测车走航、无人机飞检等“互联网+科技”手段,对76家重点企业及重点区域进行全面体检摸排和巡查,共查找出1500余条“症状”,指导整改1113处,避免企业罚款250余万元。此举进一步弥补了现有生态环境执法力量不足的短板,也切实加强了对工业企业特别是重污染高风险企业的监管。


无人机巡河



来源:生态文明头条


      

制作校对 | 唐玲烨    责任编辑 | 董 浩

审核 | 厉日红    签发 | 王锦颖



绿

视频 | 对洋垃圾说“不”


往期推荐

11人判刑,158万余元赔偿金,浙江首例适用污染环境惩罚性赔偿案宣判!

帮扶案例丨遂昌分局引导和推进企业环境信用修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