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道德经》里的十大人生智慧


《道德经》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必读的经典,“盖诗词书画联园林建筑等诸事莫之能逾。心有疠气者,疯狂之极者读之待时能化。”

甚至有人曾说“读懂《道德经》,天下任我行。”

本文列出了《道德经》的十大智慧,语言虽短小精悍,但值得细细品味。





 01 

懂得迂回的智慧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弯曲可以保全,受压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于是更新;单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

而不与万物相争。


02

要有水的精神






03


  持而不盈,富贵不骄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


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04 

功成身退是一种舍得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智慧。

能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的才叫强者。

知道满足者,才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05

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






06


   看破祸福相依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从好事中看到危机,就能够居安思危,及时处理危机。

从坏事中看到机遇和希望,就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甚至反败为胜。






 07 

静中有大智慧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虽然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安然处之。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要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08


   如何做成大事、做成难事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要想做成难事,必须从容易的事着手;要想做成大事,必须从细小的事情入手。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圣人方正而不孤傲,喻指道者虽有所合于规矩,有棱边而不至于割伤别人,比喻为人廉正宽厚。

“直而不肆”即坦率但不过分放肆;"光而不耀"即光明而不耀眼。


真正的成熟就是老子说的“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这的确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09


成熟是一种光而不耀的境界






10 

学会做减法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求学要每天积累学问,修道却要每天减少;不断减少,以至于无为。


简化人生的“节目单”,把那些冗余的“欲望”减去,使自己的心灵更加纯净,目标更加清晰,如此才能轻装简从不断前行。





 宗萨仁波切谈老子与《道德经》


我们应该关注一位真正的道家大师。《道德经》谈到不要改变,只是接受一切。这真是了不起的观念和表述。什么都不要做,不要改变,不要造作,不要量度,随它去。

 

这个什么都“不做”(无为)的教导,我甚至从藏传佛教大师那里也听到过很多次。有时,我能一瞥它的意义,而当我真的能瞥见它的意义时,我是如此地沮丧,因为要如何说服别人?什么都“不做”,实际上是一种相当奇妙的事,它很难以表达和修持。不过,感谢佛陀的慈悲,有几千种的方法和活动,让我们可以修习这种“不做”。

 


也许,最接近这个什么都“不做”(无为)的概念就是禅修,也就是佛教禅修。现今,“禅修”这个词被当作是一个笼统的词语,包括了很多种类的技术。常常,人们甚至把“禅修”跟纯粹做白日梦连在一起。不过,依据佛陀,那不是禅修。

 

如果你真想知道如何什么都“不做”(无为),你必须要愿意付出一些牺牲,你应该要跟随一位老师。在我有限的知识里,我真的相信,还有很多伟大的老师,不仅知道如何去做这个“不做”(无为),而事实上,他们在修持这个“不做”。

 

不要认为这样的老师必须要是位学者,真相是,学者往往是最糟糕的。他们其实不知道如何什么都“不做”他们只是知道如何谈论“不做”。不过,对于这个教示,因为它的难度,一个人确实需要个人辅导。

 


我们如何能什么都“不做”?这是个很值得一问的问题。从开始,甚至“不做”本身已经是一种做。我们现在能做的最接近的事就是禅定,不过,当我说“禅定”,那不是在指观想和放光、收光。这类的方法是存在的,而且这些好的和深奥的方法,只是训练我们心的其他方式。

 

当我们说到“禅定”,大多数人就想象,保持安静,不说话,坐直,闭上眼睛,盘起腿,所有这些。可是,这些理解只是禅定的外相,不是吗?对我们之中的许多人来说,禅定还意味着获得对心的控制。这并不完全正确,不过,我理解可能有些人会这样猜想禅定。当我们教禅定时,没有选择地,只好说:“不要受干扰,专注。”所以,可以理解地,这可能会让人觉得它与控制自心有关。

 

不过,这种禅定方式,不能真正说成是控制自心。实际上,如果控制心就是禅定,那么严格来说,我们一直在禅修,因为我们的心始终受到某些外在对象的控制,被赞美、批评、权力、金钱,凡此种种所控制。


 • End • 



往期文章


☞  把婚姻讲得这么透彻的,竟是一本儿童绘本


☞  感人视频,孩子的优秀,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  关于恐惧的三个层次,如何破?


☞  接受母亲,填满一个心灵空洞


☞  一个残酷的真相,作为女性,你必须知道这些事




公益沙龙


☞  重镑推荐,6月30日,奕诚老师揭开家族系统排列的奥秘!

  • 我们将探讨关系的五大法则及运用。

  • 探索自己与父母关系、亲子关系、两性关系、手足亲人关系与身心关系。

  • 透过实际的案例,让我们能实际领受与体会关系对我们的影响。

  • 学习到生活中可以实现的和解方法。

  • 唤醒内在力量,让生命力得以继续向前流动。

  •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建立自身家庭生活、婚姻两性关系、亲子关系、人际关系。

  • 整合身心健康、灵性成长。

  • 清晰生涯规划、工作发展、重大抉择、事业经营、组织整合等生涯中重大课题。




长按识别二维码,从此和心灵对话


一个安顿身心的觉知之所,

一个创意生活方式的践行之地



点击“阅读原文”,「晓堂」重镑推荐,6月30日,奕诚老师揭开家族系统排列的奥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