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笔记】海灵格谈堕胎 | 晓堂家排分享

丹思心舞 晓堂TANGSPACE 2020-09-15

堕胎和流产成为现代社会日益普遍的现象,虽然有的女性经历过切身的痛,但在很多家庭中并没有得到特别重视。


今天晓堂要分享的是一篇和堕胎话题有关的读书笔记,来自特邀嘉宾丹思心舞(目前是独立咨询师)。这一次她从《谁在我家 升级版》一书的目录着手,说说海灵格关于“堕胎”的新观点。


在《谁在我家 升级版》一书中,“堕胎”成为独立成章的一个议题,堕胎被视为可能导致对父母、对在世的兄弟姐妹都产生影响、需要严肃对待的事情,我们从家排课上也看到更多相关的个案:


比如在导师班课程中,一位妈妈带来儿子贪食、肥胖的议题,排列呈现出他有未活着出生的同胞兄弟,活着的孩子是在为死去的兄弟多吃一份;另外还有个案呈现出母亲有很多的堕胎孩子,无法跟活着的孩子建立正常的联结......

下面按《谁在我家 升级版》目录具体介绍海灵格的新观点:


01

后果

“堕胎对伴侣关系有着决定性影响。堕胎后,通常伴侣关系就成为过去了。打一个比喻,伴侣关系也随着这个孩子的死去而不复存在了。爱通常是经受不起堕胎的”。

“堕胎的后果是父母会为此赎罪,无论他们如何给堕胎找原因或做解释。例如,妻子通常会通过找不到、拥有不了或者留不住伴侣来赎罪。或者通过另外一种方式——重病。有时候,癌症也是对堕胎的赎罪”。

“只是,赎罪的人他是看向谁的?他看向的是那个被堕掉的孩子,还是他自己?赎罪时,人是闭着眼睛的。人不会去看因自己而痛苦或被自己伤害的那个人。人只看自己”。

“堕胎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在很大程度上联结着‘可以不让某些事发生’的幻象,但这不是真的。堕胎通常比生下这个孩子有更重大的影响。堕胎并将其作为负担所要承担的,比生下这个孩子所承担的,要沉重很多”。


——可能平常我们观察到在有堕胎发生的家庭,会有不同的情况,有的也还“平安无事”。我想跟堕胎时的具体情形(母亲与胎儿的内在联结会有不同,或者有时可能还有更大的系统力量在起作用?)、堕胎的社会文化环境(比如在宗教本就禁止堕胎的文化里,堕胎会造成更大的罪恶感,而在计生政策强制堕胎的背景下,又有不同?)、婴灵的个性气质(活着的孩子也各有不同啊)等都有关吧。


当然,还会有人质疑婴灵的存在和对现实的影响。我们不能将没有见到、体验到的就认为是不存在。就拿我们有目共睹的十月怀胎来说,孩子们出生后,有的完全不记得在妈妈肚子里的感觉,有的孩子还真有这样的记忆,但是我们都知道那是存在的,因为我们“看见”了。那么系统排列、催眠等方式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看见”并建立起灵魂层面的联结。


我曾与一位第一次参加家排的学员做了一个练习,与我心中挂念的那个早年流产的孩子做连接。她的感受是“好长一段时间眼睛睁不开”,想看向我,但是睁不开眼。啊,那不就是那个时候那么小那么小的她吗?(我一直感觉那个孩子是个女孩儿)。我看着她,心中升起了柔软和悲伤。我躺在她旁边,轻揉着她的耳朵,默默流泪。她也感觉很平静、安心......


那次回家后,做了一个小小的仪式,跟先生、儿子纪念了这个未出生的孩子。



02

责任


无论什么情形,堕胎涉及的父母双方都是有责任的,一方不可把责任全往另外一方推。


“堕胎是施与受的极端情况。孩子付出所有,父母接受所有”,但是堕胎是父母没有接受。


“堕胎的问题在于,孩子如同一件物体一样被处置,其命运被随便支配,他没有被视为一个人”。

这里海灵格记录了一个没有完成的排列,案主是一位有过两次堕胎经历的母亲,还在一次流产手术麻醉期间被医生强奸,痛苦的经历让她无法对后来出生的女儿有好感。案主一直说她自己是想要这两个孩子的,是丈夫想堕胎,是母亲给了她奎宁。在这种情形下,海灵格表示“没什么可做的”,“如果我对此进行排列,而她真正去感受它,那么她会崩溃的。这个排列我不做”。



03

解决方法

“解决方法在于将被驱赶出去的、被堕胎的孩子再次接纳到家族系统里。这就是解决方法。这是通过悲伤发生的。它在深深的痛苦里呈现出来,然后,那个孩子就会出现在视野里。这个痛苦是向孩子表示的尊重,而这使孩子与父母和解。孩子的根本,是他们已经做好准备,为父母付出生命。孩子对生命的坚持并非不计任何代价,因为死亡也属于生命。我们无法估计这里的得与失”。


关键是要与堕胎的婴灵建立心灵的联结,并在父母的心里给孩子一个位子,告诉孩子,让孩子得到安慰。



04

孩子是爱父母的,“孩子因爱父母腾出位置”,但是他所腾出的位置需要被承认。父母可以说:“我们从你那里接受爱,你已经腾出了位置”。这样,孩子便可以得到安宁。


如果父母长期为堕胎的孩子伤心,并不是看向孩子的真正的痛苦,“而是一种自怜的方式”。“在悲伤中,她紧抓住孩子不放,并陷入深深的痛苦中。只有当痛苦被表达出来的时候,孩子才能真正解脱”。


”即使是在另一段关系中产生的堕胎情况,也会对现在的伴侣关系产生影响“。”有堕胎存在的关系是一种紧密的羁绊,是一种发生在前面的羁绊,它优先于后面的关系”。这个优先,也是指要得到优先的承认、尊重。



05

和平

“过错,在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必须成为过去”。一个练习是:


“父母用一段时间在心里感受背着孩子或者拉着孩子的手,带他去看这个世界。这样一年或者两年。然后这个孩子就可以真的死去了,带着很多克制与尊重。透过这个伤痛,生命的丰盛会再度成为可能,而这种丰盛在表面喜悦和欢乐的层面上通常是无法出现的。这就是奖赏。为了纪念这个孩子,父母可以做些平时不做的善事,但不一定是大事”。



06

对系统的归属

这里,海灵格明确了他对于堕胎孩子的系统归属观点:


“刚开始进行家庭系统排列工作时,我还认为被堕胎的孩子不归属整体系统。当时我认为他们只归属于父母的伴侣关系,但不归属于兄弟姐妹的系统,因此父母不应该对孩子讲述堕胎的事。我当时认为堕胎归属父母的亲密关系,因此他们必须保守他们的秘密”。

“随着家庭系统排列向着灵性家庭系统排列的持续发展,我认识到,所有的孩子,包括堕胎、自然流产和生产时死亡的孩子,都归属于家族系统。我甚至更进一步:连在世的孩子都应该知悉曾经因堕胎或自然流产死亡的孩子的存在。因为这些孩子也在全部的兄弟姐妹之内。为什么要更进一步,让在世的孩子知晓他们被堕胎的兄弟姐妹?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兄弟姐妹之间的序位就会遭到破坏”。


做法是让出生的孩子也在心里给这个孩子留有一个位置。



07

“客人”的故事

海灵格讲了一个故事作为这章的结束:


一个陌生旅者穿越荒无人烟的西大荒,他想到有人的地方歇歇脚、喝口水,但是看到第一个农夫手忙脚乱,怕打扰他,走了。其实农夫老远见到他,很高兴招待他,但是看见他行色匆匆,也没有招呼他留下。


陌生人继续赶路,看见了另外一个农舍,心想这次一定要讨口水喝,这个农夫也老远见到了他,本来希望陌生人不要打扰他的忙碌。陌生人提出了请求,农夫没有拒绝他。当陌生人喝完水,准备再启程时,他留他住下。


天黑了,陌生人与农夫聊天,谈到他意识到总有一个人如影随形陪伴他,跟着他停停走走,他最后意识到这个“永远的陪伴者”就是“我的死亡”,“它是我最忠诚、最好的朋友”。


“当我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以及必须怎么走下去的时候,我就静止不动一小会儿,请它给我一个答案,我把自己整个儿都展现给它,几乎方方面面。我知晓它在那里,而我在这里。我不抱有任何愿望,而是等待,直到我得到它给我的提示。大概我聚精会神并在它面前鼓起勇气,过了一小段后,它要对我说的一句话就会自动浮现出来,如同一道闪电照亮黑暗,然后我就清楚了”。


农夫听了这段陌生的讲述,看向黑夜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也看见了陪伴他的死亡。他在它面前深深地鞠躬,仿佛感觉到剩下的人生从此改变。


“从此他们知晓了离别的爱何其珍贵,以及如何让爱满溢”。


第二天,他们道别:“即使你走了,也是我的朋友”。


——这个故事放在“堕胎”这一章,有着深意。我有几点领悟:


只要有联结,施与受就会自然发生,不由人预先计划。不做联结,就会发生一些错过。


死亡是永远的陪伴者,正因有了死亡,生命才需要传承,生命旅途中建立的关系和爱因此而更加珍贵,离别可以带着爱。


我们的堕胎孩子也是生命旅途中的错过,但他们跟其他“错过”不一样,会跟我们产生很深的羁绊,重建灵魂的联结对我们都很重要。


死亡是生命的陪伴者,他们的生命与死亡距离太短,但即使他们走了,也带着和留下他们给我们的爱。让我们接受、安放,带在我们的生命中,走向死亡。


晓堂分享来自海灵格源头的家排,为生命服务的家排。如果您对海灵格课程感兴趣,想了解更多 ,请加晓堂客服微信咨询。




晓堂·健心坊:致力于为不断变化的当代社会提供一个都市人的整合修行空间,贯通东西方思想、人文和心理学精神,通过提供多元的课程、沙龙、讲座、展览等活动,建造并维系一个有活力、有爱、落地、实修的社区。


 • End • 



长按识别二维码,从此和心灵对话


晓堂·健心坊,

一个安顿身心的觉知之所,

一个创意生活方式的践行之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