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匡远配 张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出路||《世界农业》2022年第1期

世界农业编辑部 世界农业编辑部 2023-10-24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出路

作者:

匡远配1 张容1


作者单位:

1.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文章刊发:匡远配,张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出路[J].世界农业,2022(1):5-14.





1 引言




中国正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关键时期,中央谋划的“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共同促进”新发展格局是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主动战略选择。“十四五”时期,“双循环”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中国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三农”问题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更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因此,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议题。

目前,已有学者从不同视角深入探讨了“双循环”背景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逻辑与思路。叶兴庆认为,推进城乡双向开放应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主攻方向之一,不仅要扩大城市对农民的开放,打通农民进城通道,而且要扩大农村对市民的开放,打通市民入乡通道,优化人口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孙久文和张皓则探究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如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缓解区域经济发展矛盾,提出应推动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的形成,助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余泳泽等、贺灿飞等就“双循环”背景下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布局优化做了深入研究,从要素供给、需求与制度层面阐述了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困境,提出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构建“全球—地区—国家—城市群内部”多层嵌套型的价值链体系,形成多元、互补的国内循环体系。周曙东等认为,循环的载体是产业链,提高产业链韧性是促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途径。

然而,研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文献则较少。于晓华等将农业农村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析了农业农村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农业政策选择,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农业多功能是国内大循环的新动能。何亚莉和杨肃昌从产业链的视角出发,找寻中国农业产业链韧性的锻铸路径,以期在“双循环”背景下通过推动中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但是,多层次、多维度地分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业农村如何突破发展桎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文献则寥寥无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农业农村领域表现得仍尤为突出,表现在农业供需结构错配、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滞后、农村治理低效等方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内需难以真正启动,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循环关系严重受阻,农业产业链条短小而脆弱;另一方面,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阻碍了国内要素资源的充分流动,工业反哺农业未有显著成效,农业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严重限制了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农业农村发展优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顺序的改变体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各类资源向农业农村倾斜。由此可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已成为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

农业农村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农村需求的质和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抓住农村消费需求变化和农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创造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机遇。新发展格局下,要充分发挥农业的基础和保障功能,以创新驱动和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多举措加快推进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大体系”的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供给、需求与制度的协同演化与升级发生在产业内和产业间的各个层级中,构成了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因此,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中,农业产业升级应作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通过城乡融合、农村改革等,拓展农业内涵和功能,进一步释放农村市场活力,推动国内大循环;通过农业产业价值链向高端攀升,破解贸易壁垒,促进国际大循环。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构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分析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出路,以期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




2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逻辑



供需均衡是经济良性循环的基础。当前,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强大内需潜力的比较优势,推进产业升级和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四链”高效协同,是创新供需、发展高质量经济的必然选择。在农业农村发展动力系统中,需要抓住统筹城乡发展和深化农村改革两个“牛鼻子”,借助开放新高地平台,通过国内国际循环互促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本文着眼于“双循环”的战略基点,围绕农业农村发展主线,构建和巩固供需创新、产业升级、“四链”协同、城乡融合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开放新高地“六大”支柱,依次承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业农村发展的发动机、启动器、加速器、新赛道、导航器与连接器六个核心功能,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图1)。



2.1 供需创新是发动机,推动经济良性循环


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供需创新则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源。实现国内大循环要求供给与需求形成正反馈,即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新需求推动新供给。在农业农村领域,供给创新包含两个内容:一是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食物系统的韧性,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二是要从单一的农业生产延伸拓展到农业和乡村多功能性领域,围绕景观设计、自然资源管理、文化挖掘、康养服务等内容形成新的业态。需求创新要以扩大内需为基点,深耕数字农村、智慧农业,加大消费扶贫和产销对接力度,释放农村潜在性、多元性的消费需求。通过农业供给创新,提升农业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释放城市居民消费潜力。城市居民消费又进一步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如此良性循环,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2.2 产业升级是启动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其重点在于产业转型升级。根据2018年农业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农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市场经济与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农业质量与效益双提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全球新一轮的技术与产业革命正在加速拓展,农业产业升级要把握新机遇:一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加大力度支持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科技化、信息化、市场化、物流设施现代化,推动农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筑牢产业根基;二是推动数字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深度融合,用数字化改造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体系中的广泛运用。以此推动产业结构与要素结构相协调,逐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农业经济从低效率向高效率跃升。


2.3 “四链”协同是加速器,促进经济提速增长


“四链”协同是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提升国内经济效益,加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国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脱节,导致价值创造、价值传导、价值循环过程受阻,价值链主体之间的价值认同与分配机制失效,产业供应链断层。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通过创新发展推动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增强供给链的韧性和灵活性,加快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农业要在种源、生产技术、产品、冷链物流等环节启动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在推进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的品牌与营销环节布局创新链,增加国内农产品附加值。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中,借助“一带一路”倡议重塑国内外分工体系,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布局生产、流通和营销环节,形成全球农产品产业链;以冷链物流为核心、以网络为平台驱动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体系发展,减损提效,增强供应链弹性。农业创新链、产业链、供给链、价值链的协调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环节的正向循环和反向循环,助力经济加速发展。


2.4 城乡融合发展是新赛道,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城乡融合发展是“双循环”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乡村活化和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是经济加速发展的新赛道。国内大循环存在的各类堵点背后都有城乡发展失衡、循环不畅的深刻烙印,畅通“双循环”必须解决城乡发展失衡、循环堵塞问题。城乡融合的发展路径是促进城乡之间从“通”到“融”再到“合”,“通”是拔除制约乡村活力与农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壁垒,“融”是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合”是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布局,形成城市和农村各司其职、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2.5 深化农村改革是导航器,夯实市场经济制度基础


深化农村改革是夯实体制基础、激发农村活力的重要保障,引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向。农业农村在不同时代的改革任务不同,农村改革的主线反映出不同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聚焦土地制度、经营制度与集体产权制度三大问题,重点在于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全面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提高集体资产利用效率,增加农民的资产收益,持续赋能“双循环”。制度是一系列人为设定的规则,合理的制度安排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进社会效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不断深化农村各项制度的改革,依法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2.6 开放新高地是连接器,助推贸易创新发展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要进一步促进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把“一带一路”倡议做实做深,推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在国内的高度统一,把中国国内市场变成全球市场。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日益盛行的大背景下,建立自由贸易区成为农业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中国农产品有效供给、有效应对国际竞争环境变化具有重大意义。如果将国内国际双循环形象地描述为阿拉伯数字“8”,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8”中间的连接点,既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动力源,也是连接和畅通两大循环的关键枢纽。中国是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拥有最具潜力和活力的农产品市场,面对国内国外的不确定性,要利用自由贸易区、农业对外开放试验区等平台,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加快推动适合中国国情和农业发展需要的贸易投资开放措施先试先行,提高中国农业贸易对外开放水平,使农业贸易要成为助力“双循环”发展的先行者。




3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要更加注重农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发展虽然取得重大成就,截至2021年,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但是农业现代化不足仍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不健康、不可持续、缺乏竞争力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农业农村多元化功能的发挥。


3.1 供需错配导致发动机低速运转


农产品总量供过于求与优质农产品供不应求并存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矛盾。中国农产品需求市场呈现多元化、高质量、绿色化的发展趋势,而生产领域却面临着耕地、劳动力、水资源短缺的“要素约束”、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的“质量约束”以及小规模种植的“效益约束”,导致国内农产品市场的有效供给和高质量供给不足,最终形成农业供需结构高度错配的局面。具体表现为两点。一是农产品产需缺口巨大。中国食物用粮比较安全,但工业用粮的产需缺口最高可能达到7000万吨;由于过度倾斜于口粮生产,其他农产品的生产结构急需调整,其中大豆、棉花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2019年大豆净进口量为8839.8万吨,同比增长0.5%,棉花净进口量达到179.8万吨,同比增长16.2%(图2)。二是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不足。由于耕地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频出,2013—2019年中国主要绿色农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均低于10%,优质、专用农产品的品种少,不能满足人们对口感与营养价值的追求(图3)。

农产品的供需错配导致消费外流的现象严峻,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泰国香米、美国大豆等行为,引发了农业领域产能过剩、进口依存度过高的问题,阻碍资源优化配置、农业就业增加和农民收入提高,进而降低农业生产力,形成供需结构矛盾。有效供给不足导致的消费外流反过来抑制农业农村发展的恶性循环导致经济无法产生动力,“双循环”的发动机无法有效运转。


3.2 产业根基不深导致农业产业升级难以启动


目前,中国农业尚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集约经营转变的阶段,农业现代化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产业根基薄弱仍是阻碍农业产业升级的关键。农业产业根基不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农业生产分工协作为前提、以农业规模化经营为依托、以农业机械化为技术支撑,中国土地细碎化问题不利于机械化耕作、规模化经营和统一科学种植,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田水利设施、物流设施、信息化设施以及其他服务型设施薄弱一直是农业无法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原因,规模不经济条件下农业企业规模呈小而散的特征,利润率的提升空间有限使得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更遑论产业升级。三是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必须紧紧依靠创新驱动,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源泉。2010—2018年中国农林牧渔业科技经费的投入总额呈扩大趋势,但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却处于0.28%~0.38%,可见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图4)。并且,近年来农业面临瓶颈,1978—2005年科技进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的贡献超过100%;2005—2018年,科技进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的贡献仅为10.45%。

产业升级实质上是产业由低等技术要素密集转变为高等技术要素密集的过程,而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的投入和分配决定了农业技术变动率及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小而散的土地格局不利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发展,农业投资效率低且风险大,导致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的意愿不高,农业无法完成初始资金的积累。农业资本匮乏又限制了对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投入,根基不深阻碍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与产业升级。



3.3 农村产业融合度不高导致“四链”难以加速


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村产业兴旺的根本路径。现代农业“接二连三”,产业融合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为农村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2019年,全国乡村休闲旅游营业年收入达8500多亿元,农村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近4000亿元。全国和各省份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虽在不断提升,但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发展水平仍然很低,且存在着以下发展困境:一是三产融合的利益连接机制不紧密,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是紧密连接农民利益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的重要方式,然而比例偏低;二是对农业功能的开发和利用不足,现阶段大部分地区的三产融合仅注重于提供农产品,满足人们对食品需求的经济功能,未深度开发出农业的观光休闲、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诸多功能;三是缺乏人才、资金、技术、土地等关键要素的支撑。

农村产业融合以创新链为核心,通过纵向的农业产业链延伸、横向的农业功能拓展等形式促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加速发展,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降低交易成本,加快推动农民增收与农业经济增长。然而,中国农村第二产业发展滞后,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始终低于2∶1(图5),且产品供应以初加工农产品为主,深加工农产品占比较低,导致产业链纵向延伸困难;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导致横向的农业功能拓展受阻,使农业产业链短而窄,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民增收与经济增长困难。人才与资金的匮乏致使创新动力不足,产业同质化严重,农业企业发展质量不高,供应链缺乏弹性。由此可见,农村三产有机融合度不高会严重阻碍“四链”加速发展。


3.4 要素流通不畅导致城乡融合“赛道”受阻


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城乡发展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发展”,既反映了中央政策的一脉相承,又充分体现了对城乡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城乡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倍差从2010年的3.32下降到2019年的2.64;城镇化率稳步提升,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城乡产业交流增多。

然而,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城乡要素流动不畅等问题依然突出,严重影响了城乡融合进程。一是城乡土地制度分割,无法实现统筹规划和整治。城乡不同的土地制度决定了城乡之间住房体系差异巨大,农民进城要承担高额的租房成本,而自家住宅却处于闲置状态,农民进城的成本越高,越不利于城镇化。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得公民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受地域限制,阻碍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不利于城镇化进程。三是虽然城市金融资本全面过剩,但是碍于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不足,资本下乡困难,致使乡村优质生态资源处于“闲置”与“沉睡”状态。《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8》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中用于农林畜牧渔业贷款的比重仅为12.1%,农户贷款占比为28.4%,资本下乡困难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阻碍了城乡融合。


3.5 农村改革“内卷化”导致经济发展航向偏离


深化改革是推动内需潜力释放的重要手段。深入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则是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的法宝。中国的改革自农村始,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八年聚焦“三农”,但农业农村仍与落后息息相关,这就是“内卷化”倾向。现阶段农村经济改革的内卷化主要为“三权分置”制度内卷化。

“三权分置”制度旨在提高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从而为农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然而,在推进中却出现了农地流转导致自耕农复制模式和对农业生产效率作用递减等反向效果。农村改革“内卷化”现象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航向的偏离,削弱了其经济增长能力,造成内循环不畅。


3.6 开放新高地建设滞后导致“双循环”连通不畅


建设开放新高地是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纽带。中国农业大省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增强内陆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于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大力推动优势农产品出口、形成多元开放的农业对外合作格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目前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还存在较多的困境与挑战,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市场环境有待改善。《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2020年报告》显示,中国内陆省份市场化程度相对东部沿海省份仍然较低,市场竞争不公平程度高。二是对外开放水平亟待提升。自由贸易试验区所在内陆地区的外贸进出口总值平均约为400亿元,远远低于沿海地区的2.99万亿元的平均水平。三是区域之间的协调有待加强,大城市没有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一家独大”的普遍现象。四是物流发展水平有待提高,陆上铁路运输的同质化竞争严重,导致物流成本始终居高不下,不利于接收国际国内产业转移。

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滞后导致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低于沿海地区。而中国大宗农产品主产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一旦出现农产品生产过剩,由于运输成本、产品耗损等客观原因,无法将农产品大量外输,直接导致了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收入锐减,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再加上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引致农产品质量不高、品牌建设不足,使农产品的附加值低下,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受阻,农村新型消费潜力难以释放,国内循环不畅,国际循环受阻。




4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出路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五个振兴”“四个优先”为指导,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释放乡村消费需求,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发挥中国国内大市场对全球优势资源的吸引力,以国内市场为基础形成国际竞争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


4.1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供需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消除农产品供需结构错配,创新农产品供给、满足农产品新需求的根本出路。一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集约化、精细化、智能化发展,推动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根据不同地区土地资源禀赋的情况,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或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此基础上,推进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发展,善于利用先进设备,实行精细化、科学化、标准化的种植与管理,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从而保障粮食安全,消除部分农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增强农产品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二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围绕优质化、绿色化、品牌化做文章,在提高供给体系效率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农产品供需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以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推行绿色种养、生态循环等绿色生产方式;以乡村特色资源为根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乡村产业格局。


4.2 增强产业基础现代化,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产业基础能力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源。产业基础能力包括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公共服务能力、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因此,一是要增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培育高产、抗病、优质的新品种;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的全过程科技创新链,瞄准农业机械化需求,加快推进农机装备创新,研发适合国情、农民需要、先进适用的各类农业机械,推进农业现代化。二是要增加农业产业公共服务能力,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平台和架构的农业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收集生产、贸易各环节情况,提供市场价格信息,为各类用户提供有深度、有价值、全面可靠的公共数字服务,有效促进农产品产、供、销等一体化。三是要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者同时发力,推动产业基础现代化水平提高,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4.3 推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加速“四链”协同


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三产纵向深度融合是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必然要求。从简单的“农业+工业”“农业+服务业”延伸为“农业+工业+服务业”,集生产、加工、观光旅游为一体,有利于发掘农业的多功能性,促进农民增收渠道多元化。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合作模式创新,更多地采用股份合作制模式,使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链接更加紧密,同时农户通过参与到加工、销售、流通等环节,可以提升其在价值链分享中的地位,价值链良性循环促进三产融合进一步深化。三产融合要引入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元素,通过电商业务推动农业产业的宣传与销售,助推农村新业态发展,完善产业供应链。


4.4 树立城乡融合发展思维,优化空间布局


按照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加快推进城乡要素自主有序流动,减小城乡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的差距。一是以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为突破,推动城乡土地要素配置合理化和效率的提高;二是要切实放宽放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相关政策,建立公共成本负担机制,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三是鼓励资本下乡,推动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发掘农村巨大消费潜力。通过促进城乡市场整合、功能扬长互补,实现区域平衡发展,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用地的空间布局。


4.5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农村改革深化水平


深化农村改革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要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激活农村要素资源。一是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形成的土地规模经营,在此基础上推进规模化服务,在流转中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体现适度规模经营原则,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以及资源配置效率为导向,摆脱“内卷化”倾向;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树立“早改革早受益、早改革早主动”的思想,由于自然禀赋、历史传统、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根据经济社会资源、农民群体特征以及改革环境,合理使用政策工具,创造性地实现了政策工具与制度体系和政策模式的有机结合,借鉴试点地区改革经验,盘活农民财产资源,增加财产性收入。


4.6 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改革,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


自由贸易试验区要自主开放,赢得发展的主动性和竞争的主动性;自主试验,引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先行先试,创新经验推广辐射至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要构建高水平开放创新的制度环境和发展环境,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海量供求数据信息能够精准匹配,真正成为畅通“双循环”的战略枢纽。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创新发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接力度,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引进来”,优化中国农业贸易结构。从短期来看,有助于消化国内过剩农产品、拓展紧缺农产品多元化进口;从长期来看,合理的农业贸易结构有助于保护中国耕地资源与水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刊投稿网址:https://sjny.cbpt.cnki.net/






点击阅读原文订购2022年1月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