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村金融研究》2023年第12期目录及内容摘要

编辑部 农村金融研究 2024-03-17

 ● 数字金融专题

数字技术如何促进乡村振兴——兼谈农村数字金融

黄季焜

金融强国战略下推动人民币数字化与国际化的策略

陆岷峰 施志晖

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基于运营成本与运营效率的视角

孙继国 许玉兰


 ●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专题

语言距离与民族地区县域劳动力流入——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新证据

田雅群

我国乡村振兴基金运行机制、实践探索与政策建议

肖宇 李博文


 ● 金融论坛

粤港澳大湾区蓝色金融的发展优势及实施路径

孟凡臣 陈文虎 程佳佳

社会保险参与对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研究

朱艳静 冯林


数字金融专题

数字技术如何促进乡村振兴——兼谈农村数字金融

黄季焜

作者简介:黄季焜,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现代农学院特聘教授、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

「摘要」虽然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相对落后于工业服务业和城市,但政府和社会对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寄予厚望。论文在介绍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机遇的基础上,基于对实践中数字技术主要应用场景的调研,讨论了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的成效和面临的主要挑战,并重点分析了农村数字金融的发展和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首先,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要充分考虑国情和农情,切实满足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注重技术采用的成本效益;其次,要厘清快速、包容且惠民的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最后,对于农村数字金融而言,既要推动技术创新更要注重制度创新,打破数据壁垒。

「关键词」数字技术;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农村数字金融

金融强国战略下推动人民币数字化与国际化的策略

陆岷峰 施志晖

作者简介:陆岷峰,南京工业大学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施志晖,江苏苏宁银行金融科技实验室主任助理,江苏省数字金融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摘要」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强国战略目标。实现金融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所处的地位或所拥有的话语权。其中,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尤其体现金融强国的成色。数字经济时代,数字人民币无疑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极大的驱动作用。论文认为,数字人民币作为我国主权货币的数字形态,对于优化传统人民币功能和提供高效跨境支付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人民币在国际舞台实现广泛的应用,进而推进金融强国战略有效落地。因此,论文提出要提升数字人民币的国际认知度,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强化相关法律监管以及技术创新和安全保障等建议,以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化。

「关键词」金融强国;数字人民币;人民币国际化;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基于运营成本与运营效率的视角

孙继国 许玉兰

作者简介:孙继国,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许玉兰,青岛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数字技术的发展为银行业带来重要机遇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稳定性带来巨大挑战。论文从盈利能力与风险承担能力两个方面考察商业银行稳定性,基于2010-2021年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盈利能力与风险承担能力,促进商业银行稳定性;机制分析表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来提升盈利能力与风险承担能力,进而促进银行稳定性;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东部地区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能力提升作用更明显。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稳定性;运营成本;运营效率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专题

语言距离与民族地区县域劳动力流入——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新证据

田雅群

作者简介:田雅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摘要」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导向下,推动劳动力流入民族地区县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语言是影响劳动力流入民族地区县域的重要因素,而数字普惠金融引致的包容性增长给劳动力流入带来新契机。论文以是否愿意长期定居作为意愿型流入、以住房属性作为实质型流入,研究发现,语言距离显著降低了劳动力流入民族地区县域的概率。以地形起伏作为语言距离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和更替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均佐证了此结论。机制检验发现,语言距离通过阻碍劳动力在民族地区县域的社会融入降低了其流入可能性。而数字普惠金融显著增强了社会融入与劳动力流入的正向关系。基于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程度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覆盖面和数字化程度对社会融入与劳动力流入民族地区县域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但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深度调节作用不显著;基于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方式分析发现,数字信贷和数字支付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但数字投资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语言距离;劳动力流入;数字普惠金融;民族地区县域

我国乡村振兴基金运行机制、实践探索与政策建议

肖宇 李博文

作者简介:肖宇,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博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财政扶贫模式将迎来根本性变化,乡村振兴基金在构建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论文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振兴基金通过“母基金+直投”方式,聚焦“三农”产业,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但受制于农业项目投产周期长、农村资源确权定价困难和风险较高等客观条件制约,目前乡村振兴基金退出渠道还不够畅通,部分公益基金内在属性又决定了管理考核存在平衡与取舍难题。在对我国乡村振兴基金演进历程进行系统性梳理及和日本A-FIVE基金对比研究后,论文提出创新和畅通现有退出方式、设立与乡村振兴基金投资特征相适应的考核机制以及建立合理容错制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基金;财政扶贫;农村金融制度;A-FIVE基金


金融论坛

粤港澳大湾区蓝色金融的发展优势及实施路径

孟凡臣 陈文虎 程佳佳

作者简介:孟凡臣,北京理工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陈文虎(通讯作者),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程佳佳,中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下,拥有丰富海洋资源、不俗金融实力及初步经验积累的粤港澳大湾区是推动我国蓝色金融创新发展的后备力量。论文在厘清蓝色金融内涵、梳理国内外蓝色金融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资源和实践优势提出了其发展蓝色金融的可行建议,即通过协同力量、完善规则、培育主体、创新工具、组建智库以及防范风险等措施构建大湾区的蓝色金融体系,推动我国蓝色金融发展进程。

「关键词」蓝色金融;海洋经济;蓝色债券;粤港澳大湾区

社会保险参与对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研究

朱艳静 冯林

作者简介:朱艳静,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劳动经济系副教授;冯林,山东财经大学山东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摘要」论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2017年和2019年26246个受访者的家庭微观调研数据,测算社会保险参与状况,从参与广度和参与深度两个方面,运用多种计量方法估计了社会保险参与状况对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1.随着农村家庭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参与广度和参与深度的增加,家庭消费不平等程度降低,有助于实现农村地区的消费均衡;2.社会养老保险参与会改善家庭收入结构和降低家庭生命周期储蓄水平进而降低家庭消费不平等,而医疗保险则会通过降低家庭预防性储蓄进而降低家庭消费不平等;3.社会保险参与对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受经济环境、生命周期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现象,表现为南北方地区差距较大,对青年家庭影响更大;4.养老保险参与广度和深度对生存型消费影响最大、对享受型消费影响次之、对发展型消费影响最小,而医疗保险参与广度和深度的影响效应正好与之相反。

「关键词」养老保险参与广度;养老保险参与深度;医疗保险参与广度;医疗保险参与深度;消费不平等


文字来源:《农村金融研究》2023年第12期

关于我们

《农村金融研究》创刊于1980年,是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中国农村金融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目前已入选“2022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

本刊侧重于农村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金融理论与实践重点领域的研究和探讨。为了进一步提升本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欢迎社会各界学者、专家和广大金融实践者积极投稿。

投稿请登录http://ncjr.cbpt.cnki.net

欢迎扫码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