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晓春、汪下烟、刘江:全方位理解“数字金融”内涵,直面产业金融数字化转型痛点

CF40研究部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2024-07-11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切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对于“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我们该如何理解?其对产业金融数字转型工作有何指导意义?现阶段产业数字金融转型面临哪些难点、如何突破?

在近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和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明珠湾金融论坛专题研讨“产业金融数字转型:实践、难点与未来路径”上,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副院长刘晓春、中国建设银行数字人民币推进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汪下烟、中企云链董事长刘江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刘晓春表示,“五篇大文章”明确了金融今后支持实体的大方向,其中“数字金融”并非等同于“金融科技”等概念,而是强调金融要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为数据的治理、生产、交易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根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和提供金融产品。

汪下烟认为,金融数字化转型经历了机构内部数字化和同业间的数字化融合,未来发展的突破口在于协力促进金融与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在此方面,银行业已经做了许多,但仍面临着银行内部数字化分隔、同行业和企业数字化发展不平衡、跨行业的信息壁垒大、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

刘江提出,未来产业金融可采用“数字化+平台化”发展路径,以此打破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壁垒,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而目前“平台化”发展面临相应基础设施领域的一些短板,还需在企业数字身份认证、贸易背景登记结构化、数电票方面加强建设。

* 文章仅代表与会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CF40立场。

全方位理解数字金融内涵

刘晓春:“五篇大文章”是今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大方向,也是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

过去讲金融所支持的内容,往往指向具体行业,例如支持三农、支持新能源、支持汽车产业等,也包括曾经支持的房地产行业等。但是,这次提出的“五篇大文章”并非指向具体产业,其中,“科技金融”是指金融要支持科技创新,这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绿色金融”是指金融要支持绿色发展,这是今后经济的增长方式,金融要支持的不仅是具体的绿色产业,而是所有行业实现绿色发展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金融”不是我们平时常说的“金融科技”(Fintech)这个概念,而是指金融要支持数字经济。也就是说,今后经济基本会以数字化的形态运行,我们的生存、生活也都将是数字化的。金融要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让数字经济能够更加顺畅地运行。

所以,“五篇大文章”并不是前面四篇讲金融为其他方面提供支持、最后一篇讲金融服务自己,这样的逻辑是不成立的。当然,金融的数字化转型,或者说数字化金融,也是数字经济的一部分,但是数字化的金融同样应该服务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这是正确的逻辑。

数字经济是多元化的,所有行业、所有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的运行都会走向数字化。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对金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不仅需要金融科技,更涉及所有金融需求。

例如,一家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需要金融支持,银行提供企业一笔贷款,这笔贷款是否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并不重要,因为,如果企业没有完成数字化转型,也就是其硬件、软件还未完全数字化,而银行偏要用数字货币放贷,对企业而言也是无济于事。所以,金融行业要考虑根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求来设计金融产品或服务,这才是数字金融。

数字化,不单是企业自身数字化转型,还包括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的行业和产业,如华为公司这类科技公司以及平台经济等。今后,所有的行业、产业都会数字化,“产业数字化”不是指一个企业自身的数字化,而是指其所处的供应链、产业链的全数字化。

在这样一种数字化的生存模式下,如何提供金融服务才是关键,即如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让数据的治理、生产、交易更好地运作。所以,这不是简单的所谓“用金融科技来解决数字经济问题”。

过去,提到支持小微企业。小银行会说“只有小银行才能支持小微企业”,金融科技公司会说“只有金融科技公司才能支持小微企业”,它们都认为大银行做不到支持小微企业。但现在这种观念不攻自破,大型银行在应用数字化技术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可能具备更多优势。类似地,我们要更全方位地看待数字金融。

数字金融突破口:

协力促进金融与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

汪下烟:我认为这些年中国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经历了三代,未来还有一代要实现。

第一代是单个企业、单个银行内部的数字化。这个数字化是把内部流程全部转变为数字进行处理,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银行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实现这一过程。

第二代是在第一代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一方面向央行、同业延伸,让众多银行实现互联互通,使之作为一个整体服务消费者和企业;另一方面向包括消费者在内的用户延伸,创立网银、手机银行,方便了用户直接参与交易。这两方面延伸也已经实现了。

第三代数字化是融合发展。互联网公司的出现,把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消费的产品以及银行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产业之间的数据互通、流程互联以及服务互通。从这一点来讲,银行服务还停留在第二代。

从整体行业来看,目前我们处在第三代的上半场。第三代的下半场是比较难的,因为这要实现银行金融服务和制造业数字化密切联系和相互融合。

展望未来,我认为还有第四代,即全社会的数字化。当金融机构、制造业、所有生产者、消费者、政府、其他机构都实现数字化的时候,我们就向着数字世界、智慧地球扎实地迈进了一步。这是我看到的未来数字化融合的发展方向。

产业金融的“数字化+平台化”发展路径

刘江:我认为,未来产业金融应该是“数字化+平台化”的发展路径。

过去十多年,互联网的发展解决了消费难、社交难、出行难等一系列问题,消费者和商家各自实现了数字化,并通过互联网的链接,解决了相互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样的逻辑,我希望搭建一个平台,消除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中小企业、链主企业获得金融服务提供便利。基于此,我们组建了中企云链投入建立产业数字金融平台。

最初做供应链金融的时候,我很疑惑,为什么央企贷款成本可以按基准下浮10%,而央企供应商的贷款利率则要上浮20%、30%甚至更多?能否搭建一个供应商、银行都可使用的平台,通过平台先为供应商确权、再让银行给供应商放款,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这种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平台商业模式从2015年诞生到现在,已经被逐渐认可。2022年,我们的产业数字金融平台实现了约2600亿的融资规模,平均融资成本不到4%,几乎可以说,只要利用这个平台,所有供应商均可享受与产业链上央国企链主同等的融资成本。链属中小企业、链主企业登录平台就能看到各家银行的价格,比质比价,总会找到合适的银行。

我们发现,银行最愿意为核心企业在付款计划阶段的供应商提供融资,很多中小企业、科创企业拿到订单后,在生产过程中就需要融资,用来购买原材料、支付员工工资等,但是无法向银行证明自己已经拿到了订单。那么,能否用产业数字化的方式证明企业已经获得订单且正在组织生产,并将这些信息推送给银行,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举个例子,在建筑行业里,工程项目中的工程机械设备一般是租用的,一年8000亿规模,但由于存在6个月的结算和应付周期,大多数建筑行业中小企业只能寻求社会融资,融资成本高达12%、15%甚至更高。于是,在2018年,我们搭建了一个面向工程机械经营租赁撮合和现场管理的产业数字化平台,免费帮助中小微企业的出租方和建筑行业的央国企实现招投标撮合。除此之外,这个平台还采取了数字化监管,在工程机械设备上安装传感器,用传感器替代人工采集现场数据,保证数据真实性。

这是一种非常低成本的产业数字化,因为企业使用这个数字化平台是免费的。其盈利模式是数据资产化的变现:中小企业如果需要融资,就到平台进行授权,平台将相应生产经营的数字化数据推送给银行,银行依据这些真实的生产经营数字化数据,外加一些外部数据和核心企业承诺未来资金付款闭环,为出租方提供融资放款,完成放款的同时,平台收取一定的订阅费和服务费。这个平台可以解决验证生产经营数据真假的问题,可以协调核心企业未来放款的闭环指定账户付款,于是银行在放款时更放心。

对于一些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信息化都很好的产业链,我们则是通过直连核心企业和供应商、经销商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实现各方数据在云链平台的交叉验真。因为我们更了解企业可以提供哪些数据,也更理解银行各产品需要什么数据,企业只通过对接平台,就可以实现与各家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对接和选择,减轻核心企业多头对接银行的负担,提高对接效率。

纵向看产业数字金融,如何围绕核心企业发展一级、二级、三级供应商?比如市面上现在比较流行的信单链、供应链票据等等。横向来看,利用产业数字化的方式,通过平台自建数字化场景和直联ERP数字化场景等,获得数据,再通过区块链等技术证明数据来自一线的生产现场且可以追溯、未被篡改、不可抵赖,把这些数据推给银行,就能够得到金融机构的信任。我们实现了这样的产业数字化、数字资产化的商业模式,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低成本融资。

总而言之,构建产业链金融需要运用平台化思维,用产业做数字化,把数字变成资产。只有数字化+平台化,金融才敢更大胆的提供融资服务,最终实现全产业链的降本增效。

直面产业金融数字化转型痛点

刘江:对于“数字化+平台化”发展路径,想要实现平台化,就一定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目前我们在相应基础设施领域存在三方面短板:

第一,企业数字身份。一个企业做数字身份认证,需要在不同银行、不同平台做认证。目前不同平台之间互不信任,就需要一种基础设施,让不同平台之间对企业身份的认证实现互认。这就和通过人脸识别、微信号能登录很多app一样,但企业的身份认证却无法实现这一点。企业无论是财务人员还是购销人员,抽屉里存放各种U-Key,登录不同的平台使用不同的U-Key。

第二,贸易背景登记结构化。为获得产业链金融的服务,需要在中登做贸易登记,而相关平台并没有实现结构化、数字化,所以在企业和银行做产业金融就会做得越多就越痛苦,因为查询太繁琐,这种繁琐所消耗的时间,延缓了金融机构为企业放款的速度。

第三,发票。现在国家税务总局正在推广数电票,没有纸质发票了,但是商业银行在做供应链金融放款的时候,仍要求企业完成打印纸质发票、文件盖章这种传统流程,无法做到无纸化。这些线下流程,需要得以改进。

汪下烟:目前虽然银行在数字化方面已经做了很多,但仍面临很多困难,主要包括四方面:

一是金融业包括银行内部数字化依然是分隔的。比如我们实现了销售、运营、风控、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但这些数字化内部之间尚未完全打通,存在间断。

二是不同行业和企业数字化发展极不平衡。大企业、信息技术行业数字化发展得非常好,一些互联网企业甚至从创建开始就是数字化的;但是小企业和围绕大企业服务的诸多企业还没有走出这一步,还在依据纸质订单生产,用普通票据支付。

三是跨行业的信息壁垒非常大。银行做供应链金融缺少数据,企业可能也不愿意共享这些数据。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共享数据,则很难实现数字化融合。

四是制度环境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包括隐私泄露和数据造假、数据篡改等数据安全问题。

要解决金融服务数字经济存在的问题,还要齐心协力做好三项工作。

第一,数字化不是一家的事情,而是大家的事情。中国建设银行这几年深化新金融实践,其中一项就是科技赋能。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惠企服务、智慧政务、智慧村务,为同业做输出,以此提升整个社会和行业的数字化基础水平,这样才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运营。

经济学有一个“经济外部性”的概念,如果我们做得好,银行做的事情会产生正的外部效应,那么全社会的数字化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

第二,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是非常难的,缺少资金和人才,这就要发挥行业、上下游企业、金融服务机构的作用,提供包括共享应用、共享存储、共享算力等,让小企业免费或者低价使用,以此带动它们提升数字化水平。

第三,制度、法律的基础底座要加强,明确监管部门责任,不能因为数字化就出现隐私泄露、数据篡改、数据滥用等问题。

这些工作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实现,相信产业和金融数字化融合的明天会更好。

刘晓春:对于产业金融数字化转型,还需首先明确立足点。我们应该立足于金融、以金融为中心去讨论为产业数字化提供金融服务,还是应该立足于数字化产业去讨论如何为其提供金融服务?这两个站位不一样。

现在很多银行都在尝试建设供应链金融,但我认为大多数都不太成功,或不能让其搭建的供应链金融真正得以体系化应用。原因在于,它们都是站在银行的角度考虑问题,考虑银行需要什么数据,认为供应链的流程设计应该以银行的数据要求为准,但这样设计出的流程实际上却可能降低了产业链的效率。

我认为,更合理的逻辑应该是立足产业链而服务产业链。以冷链为例,我们要按照冷链的特点来设计其数字化产业链,之后,金融再进入其中提供服务。符合产业链需求的数字金融才是新背景下的产业金融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转换视角。

转变视角后就会发现,我们不能再把Fintech简单理解为“点对点支付”“放贷款”等,而是要创新一系列数字化金融产品(如贷款、汇款等)和数字化金融工具(如证券、债券、支票、汇票等),以及数字化交易模式和数字化交易平台,这样才能服务好产业数字化。

版面编辑:宥朗|责任编辑:瑟瑟 宥朗 潘潘
视觉:李盼 东子

监制李俊虎 潘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