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旅融合怎么做,这份巅峰融合指南请收好!

吕南诺 巅峰智业 2020-09-05

2018年3月,国家旅游局与文化部合并,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文旅融合时代到来。但当前仍处磨合阶段,机构的重组、产业的碰撞、内容的交互、人员的互通等……都有待于新的探索和尝试。巅峰智业立足宏观与地方双视角,以政府实操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出本篇文旅融合操作指南,以期为各地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01

 

  从宏观层面看  

 

在2019中国旅游科学年会上,巅峰智业创始人、华侨城旅游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锋博士发表了《“六合”开拓文旅融合新天地》的主旨演讲,创新提出“理念契合、机构组合、资源整合、产业融合、服务切合、资本聚合”文旅融合“六合”,从宏观层面描绘一幅文旅融合理论与实战结合的充实画面。同时,刘锋博士也受邀出席了2019中国旅游科学年会的“旅游研究四十年回顾与展望”圆桌论坛,并现场向雒树刚部长提出“五个一”建议,以更好地解决文旅融合到底“融什么、怎么融、谁来融”的问题。


 “六合”——战略方向


(一) 理念融合

文旅融合顺应时代背景,意义重大。文化让旅游不浅薄,旅游让文化不高冷,文旅融合让文化更接地气,更有旅游味,让旅游更有内涵,更有文化感,根本是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二) 机构整合

国家层面调整以文旅融合为主脉,个性特色部门保留;各省机构调整则基于全国,并保留自身特色。文旅融合机构整合不仅要打破壁垒、全面融合,还要因地制宜、保留特色,同时要创新举措、突破践行。


(三) 资源整合

文旅资源千罗万象,因此要充分做好各类资源的梳理、整合与提炼应用,让文旅发展有支撑。多彩贵州与清新福建品牌都是资源整合,提魂聚气的典范。


(四) 产业融合

文旅链条千丝万缕,文旅发展千变万化,因此要让文化联姻旅游做活、工业支撑旅游做强、农业围绕旅游提升、商贸融合旅游延伸,体育融入旅游做旺……让文旅+通过产品的创新打造焕发时代活力。


(五) 资本聚合

文旅产业是资本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文化密集型、人力密集型、创意密集型的五密产业;仅从各方发展诉求而言,资本追求的是资金的快回报,政府追求的是急功近利、大干快上的政绩体现,这与旅游业本身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慢形成了“两快一慢”的矛盾。因此文旅发展要找对钱,走对路,找长期的钱、便宜的钱、赋能的钱;也要做对事,探索各种投融资路径和方式。


(六) 服务切合

要做到文化设施旅游化,比如做好乡村服务设施和文化功能设施的艺术化改造和科技化提升,上海电视塔东方明珠、广州新电视塔小蛮腰都已经成为城市旅游的网红;还要做到旅游设施文化味,比如做好旅游绿道的主题化,旅游服务的在地化,旅游标识的文化感等。


 “五个一”——具体指引


编制一个文旅融合的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用顶层设计更好地指引。

举办一个文旅融合发展大会,真正整合文化和旅游及相关的产业主体、产业资源,搭建一个资源嫁接、跨界融合的平台。

举办一系列培训班,现在文旅融合中最大的不足就是缺人才,需重点培养一批文旅融合人才,特别是创新创意人才和运营管理人才。 

编写一套教材和经典的成功案例。

资助更多文旅融合的研究课题。


02

 

  从地方层面看  

 


文旅融合需关注的问题

① 体制机制还不健全

缺乏总体规划和科学布局,统筹整合的机制尚未明确。


② 融合程度有待提升

旅游产业缺乏文化感,文化产业多无旅游功能。


③ 发展模式创新性不强

各地互相模仿、复制,缺乏创新,特色不足。


④ 政策保障有待完善

市场主体扶植力度较弱,金融、财税等保障有待加强,文旅融合专业人才队伍亟待建设。


文旅融合资源现状梳理

融合道路千万条,“盘清家底”第一条——即厘清现有涉文旅游资源与涉旅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和旅游资源库,编制宜游资源开发目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


动漫


游戏


手工艺︵陶艺、金属、刺绣、制漆等︶












有序开发潜力型











表演艺术︵戏曲、歌舞、话剧、音乐、杂技、马戏、木偶等︶



民族艺术


节庆


文学


美术





世界遗产


历史建筑︵含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遗迹


工业遗产


名镇名村


老字号


文化产业园区


民宿




创新盘活产业型












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A


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城市公园


旅行社


旅游星级酒店




 六大融合路径

① 文旅空间整合路径

文化要素向主客共享的生活空间全渗透。优化旅游景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布局,促进文化向生活化、产业化、创意化、体验化方式转变,渗透到主客共享的文旅生活空间。


文旅产业向主客共享的休闲空间全布局。依据“重点集聚、廊道生长、全域渗透”的发展路径,以游线串联,构建“点-线-面”全域渗透的发展格局。


② 文旅产业赋能路径

“文+旅”——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研究制定文旅融合发展指标体系,编制宜游资源开发目录,鼓励引导打造1-5个文旅融合重点项目,建立旅游文化资源数据库。


“文旅+”——促进文旅产业与其它产业渗透融合。把文旅作为统筹产业发展的联动器,通过跨越产业寻找吸引、围绕主题叠加要素、利用场域延展功能手段,促进与其它产业渗透融合。选好优势产业,找准产业融合的切入点,明确自身发展定位。


③ 文旅产品培育路径

鼓励4类文旅融合示范点:文化景区(主题公园、影视城、名人故居)、文化场馆、文化演艺、遗产旅游(世界遗产、文保单位、历史建筑、遗址遗迹、工业遗产等)。


建设5类文旅融合区:文旅小镇、文旅乡村、文化街区、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度假区。

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

培育7种文旅融合新业态:文博会展、文化节庆活动、会议论坛、研学旅游、数字文旅、动漫游戏、文创旅游等。

巅峰智业文创团队与欢乐谷共同打造的

香格里拉系列吉祥宝贝文创IP

④ 文旅市场融合路径

引导市场供给主体深度融合。鼓励文化机构和旅游企业对接合作,形成一批以文化和旅游为主业、以融合发展为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军企业、骨干企业。


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资金整合。支持文化旅游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租赁融资及发行信托计划等方式融资,鼓励整合政府引导基金、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公司资源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支持。


加快市场监管体制和监管职能融合。建设信用体系,将文化市场、旅游市场统一考虑。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统一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市场行政执法职责。


⑤ 文旅品牌塑造路径

突围——塑造城市品牌。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建筑设施外貌和社会文化活动等特性,提炼出符合城市气质的品牌logo,使城市文化与城市品牌统一起来。

引爆——打造文旅地标。着力挖掘、打造1-3个具有文化和地域代表性、且有旅游价值的景区、文化场馆、建筑,从而细致烘托城市的形象,完善城市的新名片,形成城市打卡点。


引流——举办节庆活动。策划执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大型节庆IP活动、体育赛事等,形成对周边客源的深度辐射和良好体验,并通过节庆活动吸引客流。

巅峰智业策划的连云港民国风啤酒节

总到访量约124万人 

传播——拓展营销渠道。利用央视等权威媒体实现品牌拉升,利用微博、微信、OTA、抖音等新媒体实现流量输送。


⑥ 文旅公服渗透路径

旅游服务设施文化性共享性改造。升级改造一批能够彰显文化内涵,并具有较强生活化、休闲化主客共享功能的旅游服务设施,让旅游设施更有文化味。

巅峰智业设计的长白山池北区商业步行街

其旅游设施文化味十足

文化服务设施旅游化体验化升级。推动开放一批具有旅游体验、游憩服务功能的文化服务设施,促进文化设施旅游化利用。


服务设施文旅功能融合建设。探索建设一批集文化馆、图书馆、旅游服务中心、集散中心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文旅综合服务设施。


文旅服务设施标准化智能化升级。全面深化文化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服务品质感;积极推进文化旅游服务智慧化升级,提升服务体验性。


文旅融合保障

① 保护与创新利用文化旅游资源

开展文物基础性整体性保护,加强传统风貌街区修缮利用,推动博物馆专业化效益型发展,提升文化科技支撑水平,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② 弘扬主流文化,传播正能量

严格文化引入和文化融合审核,坚决抵制“三俗文化”,避免不良外来文化的灾难性入侵。


③ 深化文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

完善文化旅游管理体制,推进文化旅游事业单位改革,培育规范文化旅游社会组织。


④ 扶持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发展 

培育扶持一批文化旅游龙头企业/企业集团。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支持大型平台企业、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投资、兼并、并购等方式进入文旅行业,支持中小微文旅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⑤ 完善文化旅游政策配套保障

争取文化专项资金,完善文化旅游财税政策、土地供给政策等,以多方位多渠道鼓励和引导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机构为文化旅游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⑥ 加强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采取开设专门专业、委托培养、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大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力度。加快高层次文化旅游人才引进,实施新型文化旅游智库建设计划。


03

 

巅峰智业服务内容

 

文旅融合产业规划/文化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规划重大前期研究专项课题

文旅融合实施方案暨行动计划

文旅融合产业大会暨招商大会

文旅产业培训班

目的地营销方案与执行

文化旅游光影秀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2001 年,公司秉承“美丽中国·巅峰智造”的使命,是中国旅游规划行业的标杆企业、文旅产业的创新引领者,提供 “以规划为引领,以运营为中枢,以营销执行和产品落地为双引擎”四位一体战略,为客户提供文旅行业一站式解决方案。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并在上海、深圳、成都、西安等地设有分公司。公司资质全面,业务覆盖全国,完成2500余项高品质项目,累计运管景区百余家,打造了多彩贵州、大美青海、清新福建等一批知名旅游目的地,荣获“中国旅游知名品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