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集刊 |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24辑)

sociology 社会学之思 2024-06-27


01

内容简介

群体是多学科关注的研究领域。在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社会群体是由相同社会身份与行为特征的人所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边界的人群集合。国内外群体认知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刻板印象、群体互动等方面。本辑《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以“社会群体印象评价”为主题,围绕社会群体印象评价的个人与社会视角、社会群体属性对印象评价的影响、文化变量在现实社会群体印象评价中的作用、群体刻板印象心理加工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构建了中国社会群体印象评价的“位置-贡献”两维模型,对当代中国社会群体心理建设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24辑)


杨宜音 主编

佐斌 温芳芳 特约主编

ISBN 978-7-5228-2199-3

2023年6月出版



02

作者简介

杨宜音,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2010~2014),《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主编。2016 年起任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心理学,包括人际关系、群己关系与群际关系、社会心态、价值观及其变迁等。在学术期刊和论文集中发表论文100 余篇。代表作有:《“自己人”:一项有关中国人关系分类的个案研究》[(台北)《本土心理学研究》2001 年总第 13 期]、《个人与宏观社会的心理联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 年第4期)、《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中国社会科学》2008 年第4期)。


佐斌,博士,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社会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英国巴斯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富布莱特访问学者。担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2020~2026),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2012~2021)与学术委员会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多项,研究领域为社会心理学、刻板印象、文化与群体认同、儿童青少年发展与心理健康等。出版《社会心理学》《刻板印象内容与形态》等教材著作12部,在SCI/SSCI、《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


温芳芳,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桂子青年学者”,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东北大学访问学者。担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执行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委会委员。研究领域为社会心理学、刻板印象与社会分类。在SCI/SSCI、《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与教材7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等8项并参与多项国家及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03

内容摘要

社会群体印象评价的理论构建

与研究探索

(代卷首语)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依据生理、心理及社会属性的异同,社会中的人被划分成不同类型的群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及演化构成了社会运行的基本图景。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群体的结构与面貌也随之改变。新兴的社会群体不断出现,原有的社会群体也与时俱进,发生着转变。与此同时出现的是,人们对社会群体的印象和看法的更新,这些对社会群体的印象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和行为选择。深入研究中国社会群体印象评价的内容及心理过程,揭示社会群体印象评价的机制与模式,对把握中国社会心态、探究社会心理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群体与社会群体


关于群体的概念,不同学科的界定不尽相同。有研究者认为群体由两个或多个彼此感兴趣的个体构成,这些个体拥有相似的特征和一体感,对所属群体存在社会认同。有学者更强调群体成员的相互依赖或客观相似性。在心理学领域,通常界定群体是具有共同目标、共同行为规范并相互作用的三个人以上的人群集合。


在国外的社会科学研究中,群体与社会群体这两个概念似乎并没有被严格的区分,很多情况下是通用的,内容是一致的,群体即社会群体。然而,国外对于群体的定义,应该只适用于小群体或者任务群体,如幼儿园一起玩游戏的3名儿童、学校或组织中的4人工作小组,以此类群体的内涵推及“社会群体”,会遮蔽社会群体的核心意义,因此不可替代。社会群体,本质上承担着社会功能,是在社会分工和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人群。社会群体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不仅需要一定的超出小群体规模的成员数量,并且社会公众或者公众的一部分能够感知到这个群体的社会结构性存在。我们依据社会群体的“社会属性”,将社会群体定义为“由相同社会身份与行为特征的人所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边界的人群集合”。具有相同社会身份、能够和其他群体相区分、有一定的规模并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是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


社会类别、社会阶层是与出现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同社会群体密切相关的概念。社会类别中性别、种族、民族、职业、地域、语言等都是人们对社会群体进行划分的常用标准,社会类别反映了社会的分类愿望、需要和习俗。社会阶层是指由于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形成的在社会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群体,这些群体之间存在着客观的社会资源差异(收入、教育和职业)及主观上感知到的社会地位差异。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群体可以被分成不同类别。例如,美国社会学家Cooley把社会群体划分为初级群体、次级群体和参照群体。初级群体是由较为亲密的成员组成的小群体,次级群体规模较初级群体大,包含了正式和有组织的关系,而参照群体(与实属群体相对应)是在评价与判断中起参考作用的群体。根据成员归属的不同,社会群体可以被划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根据群体的组织属性,社会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根据维系群体纽带的性质,社会群体分为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等。这些客观分类在社会心理上会带来相应的主观属性,并具有特殊的内部过程与效应。


二 社会群体的客观属性与知觉属性


社会群体都拥有客观属性,同时人们会对社会群体进行感知并形成群体的知觉属性。两种社会群体属性都直接影响人们对该社会群体的印象评价。


(一) 社会群体的客观属性


群体的客观属性如人数规模、性别比例、年龄比例、民族或种族构成、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地域分布等,规范并反映在预测群体成员的行为及群体的存在与发展变化方面,这些客观属性不受成员的主观思想或意识形态影响而独立存在。客观属性是社会群体必然的、基本的、不可分离的特性,同时也是群体印象的外在体现,不受其成员的主观思想或意识形态影响而独立存在。


社会群体的客观属性一般可以通过人口统计学指标得以反映。人口统计学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反映人口现象内在关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根据指标反映现象的时间属性不同,可将其分为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其中,静态指标反映了该群体在某一时间节点上的状态,包括群体规模,即成员数量、性别比例及年龄分布等,是群体连续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横截面;动态指标则用于描述该群体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过程。以性别为例,性别是每个人与生俱来且客观存在的属性,群体成员都有性别特征,群体成员的性别比例关系影响着人们对群体的印象。


群体规模是最直观的群体客观属性之一。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规模较大的群体比规模较小的群体凝聚力低;但群体规模越大,群体特征会越稳定,更不容易受到群体内成员自身特征的影响。关于群体规模与群体印象评价关系的研究发现,群体规模会对群体认同、社会信息加工和群际歧视等都产生影响。例如,当个体所属的内群体相较于外群体规模更小时,被试更容易表现出内群体偏好。当作为较小规模的群体成员被大规模群体包围时,个体更容易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群体成员属性;但是,当个体所属的群体规模较大时,这种现象就会被削弱。


社会群体的客观属性是相对于其他群体之间的差异性而建立的。具有相同客观属性的群体可形成一类,具有不同客观属性的群体则分别属于不同的种类。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掌握根据群体客观属性的相同或相异进行社会分类继而进行群体印象评价的原则和技巧。譬如,根据群体成员自然属性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黑人群体和白人群体或年轻人群体和老年人群体,继而形成相应的社会群体刻板印象。群体客观属性在个体进行群体知觉及群体印象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 社会群体的知觉属性


相比社会群体的客观属性相对清晰稳定的特点,人们将某一社会群体的实体性感知、社会认同、群际关系知觉等作为知觉属性,受到感知者/评价者自身的特点、情绪与人格特质、动机与价值观等的影响,在不同的情景中群体的知觉属性会有相应变化。


群体虽然是个体的集合,但群体感知并非群体成员个体属性感知的简单相加。作为社会知觉的重要部分,群体知觉就是对群体及群体特征的整体反映,人们通过群体知觉形成群体印象。Campbell 提出群体实体性的概念来表示社会群体被知觉为一个真正的、独立存在的群体的程度;群体实体性程度随着相似性、空间接近性、共同命运和群体显著性的提高而提高。


欧洲心理学家提出的社会表征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自我归类理论为群体知觉提供了一定的分析框架。社会表征理论由法国的莫斯科维奇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是指群体成员所共有的观点、思想、形象和知识结构。管健等将社会表征定义为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观念、意象、社会知识和社会共识, 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符号或系统。我国学者通过社会表征对网民、农民工、第一代城市移民、基督新教群体等进行过分析,他们解释了社会群体形成与互动的社会心理过程。依据Tajfel等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与Turner和Reynolds提出的自我归类理论,人们会自动将事物分类,将他人自动区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群体认同源于人们的群体成员身份所导致的人们争取积极的社会群体认同的心理,而积极认同是通过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建立的。个体通过社会分类认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社会群体,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人们进行社会分类时会将自我纳入,将内群体特征赋予自我即自我刻板化。


(节选自本书章节,节选时有删减)



04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社会群体印象评价的理论构建与研究探索(代卷首语)   佐斌


社会群体刻板印象内容:个人与社会视角的分析   杨翠 佐斌


群体客观属性的重要性感知及其对印象评价的影响   佐斌 姚奕 叶含雪


亲密关系状态和性别交叉的刻板印象内容   温芳芳 韩施 鞠一琰 王晶


新冠疫情初期青年人对“武汉人”和“西安人”的外显和内隐态度   李诗颖 魏旭阳 文移


道德提升感对艾滋病公众污名的影响:无偏见动机的中介作用   张彦彦 赵英男 周佳悦


艾滋病污名影响下感染者的身份认同困境   段知壮


疾病威胁与文化信念对跨文化群际援助的影响   常乐 陈侠


方言线索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社会阶层与心理距离知觉的中介作用   王浩 孙迅 丁毅 纪婷婷


他人知觉过程中群体刻板印象激活的机制   李欣璐 段夏媛 张晓斌


观点采择对刻板化的影响:自我-刻板印象的双重路径   孙山


文化对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机制   王祯 管健


“我们”与“他们”谁更同质?群际关系的感知内/外群体变异性新视角   柯文琳 温芳芳 戴钰 何妤佳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投稿须知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社会变迁与变迁认知”专辑征稿启事




拓展阅读

新书 | 《社会治理的基层经验:以北京市回天大型社区治理实践为例》

新书 | 《魁阁时期村庄再研究》(全4卷)

新书 | 《和顺图书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生成演进》

新书 | 《骑手的世界:对新职业群体的社会调查》

集刊 | 《社会学刊》(第1卷第6期)



扫码加入社群

享受粉丝专享购书福利↓↓↓


欲了解详情或购买

保存图片打开淘宝扫一扫



策划:qhf

编辑:qhf

审校:myx

封面: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