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经济》2022年第9期|时暑不出门:气候变化对线下服务业消费形成冲击



作者:金刚、沈坤荣,南京大学商学院

刊期:《世界经济》2022年第9期

原标题:气候变化与线下服务业消费:以电影行业为例

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按钮可以下载全文

点击话题标签#2022年第9期”,了解《世界经济》本期更多论文




在全球气候变化面前,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置身事外。然而,与全球变暖加速、极端天气频发等气候变化现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一直在分歧中艰难前行。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制定取决于对气候变化治理收益与治理成本的权衡取舍。相当一部分国家或地区对气候变化治理收益的认知不足,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政策难以达成协同的重要原因。因此,准确评估气候变化的经济成本,廓清气候变化治理的收益对于完善气候变化治理政策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

从2018年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获得者之一的Nordhaus开创性建立的动态集成气候经济模型,到大量采用简约式模型评估气候变化经济后果的实证文献,无一不是在为此而努力。已有研究从农业到工业,从产出到生产率,通过多个视角逐渐打开了气候变化对宏观经济冲击的“面纱”,不断加强政策制定者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行动的激励。但遗憾的是,这些研究主要从供给侧视角识别气候变化对农业和工业部门产生的经济后果,缺乏从需求视角针对服务业部门的分析,不可避免导致气候变化的经济成本被严重低估。随着服务业消费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亟需量化气候变化对服务业消费形成的冲击,从而在气候治理政策的制定中更加科学地权衡气候治理收益与治理成本。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

为解决既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将线下服务业消费视为气候变化冲击的对象,选择电影消费作为线下服务业消费的典型代表,通过中国电影消费微观数据提供了气候变化冲击线下服务业消费的确切证据。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作为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气温上升将会显著降低城市层面日均电影上座率。这一边际效应随日度最高气温的上升而不断加强,在30℃以上的高温区间尤为凸显。以10-15℃为基准区间,日度最高气温上升至30-35℃使得电影上座率损失7.89%;上升至35℃以上使得电影上座率损失13.12%。在假定二氧化碳排放不变的情景下,气候变化在中期(2041-2060年)将降低约1.36%的电影上座率,在长期(2061-2080年)将降低约2.10%的电影上座率。仅关注对中国电影消费的冲击,长期气候变化造成的经济成本就达到35.32亿元。

第二,气候变化下高温上升对电影消费形成冲击的机制来自于高温对居民出行的影响。人们为了回避高温对健康产生的潜在威胁而改变出行决策,减少户外出行,进而造成电影消费之类的线下服务业消费受到负面冲击。

第三,气候变化对线下服务业消费需求形成的冲击可以通过适应性措施加以缓解。以电影消费为例,通过增加宽银幕等先进放映设备、提高电影消费黏性以及提升线下体验感等方式,大大降低观看流媒体视频等闲暇方式对院线观影的替代性,可以有效缓解气候变化对电影消费的负面冲击。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

本文的主要政策启示为: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应该抛开分歧,真正行动起来。一方面,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治理责任。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拖后腿”的往往是发达国家,这些国家认为自身的产业结构高度服务化,即使气候变化对农业和工业存在显著的负面冲击,他们也能独善其身,不会成为所谓的“气候输家”。然而,本研究的估算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服务业消费也存在不容小觑的冲击。以潜在治理收益为责任界定标准,发达国家目前承担的责任有待增加。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积极推进气候变化治理既是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也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内消费扩容提质的内在要求。我们需要积极探索碳减排路径,坚定不移地向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迈进。


《世界经济》近期文章精粹:

1.《世界经济》2022年第9期|大数据征信与平台流量:基于共享单车免押骑行的经验研究

2.《世界经济》2022年第9期|企业发行债券为什么能降低银行贷款成本

3.《世界经济》2022年第9期|担保圈危机、债务挤兑与区域风险治理



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微信公众号




















欢迎订阅《世界经济》免费邮件通知

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点击“服务—邮件订阅”输入电子邮箱,即可及时获知最新论文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