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奇明:经济类本科生如何合理读书和构建专业知识体系(2019修订版)

杨奇明 启研Economics 2022-12-31

从1999年进入浙大农经系学习,到今年正好20年了。这20年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三段:第一个阶段是本科的大部分时间,那个时候的我非常不适应社会科学,因为它跟我高中学的理科不一样,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于是学得非常难受。我继续攻读研究生是各个条件促成的(现在回想起来,这就是命,必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去走的),那个时候的我,当然已经不再抗拒经济学了(经济学不是那么“软趴趴”的)。但是因为个人努力不够,在整个研究生阶段,我在经济学理论的学习上进步并不大(当然其他方面的能力是有很大提高的)。那个时候的我,一直希望找到一个基点,让自己不至于迷失在浩如烟海的文献当中。因为我深知如果没有一个基点,就很难做到自己观点一直稳定和自洽,也很难脱离“鹦鹉学舌”的阶段。但是那个时候我有的只是焦虑和自卑,于是不停收集各种书籍,尽可能去了解经济学的全貌成了我的精神寄托!这篇推文就是对当时所做事情的总结。总之,第二个阶段的特点就是,想要去努力,但一直都浮于空中,而且还不敢承认自己很low。我第三阶段的到来,跟角色转换有直接因果关系。2015年,北大国发院按照博士后协议的要求,让我选择给双学位开一门经济学课程,我当时按照自己的熟悉程度选了劳动经济学。从那时起,我似乎又回到“原点”,开始啃教科书。4年过去,我的目标与第二阶段并无太大差别(无非是想做一个合格的经济学者),但不同的是,我找到了切入点开始行动。跟我周围的几位好友(他们也是悲催的“土鳖”)相比,我的起步非常晚了,但是我有信心能够越来越好,包括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


——杨奇明

修订版前言

这篇文章原题“为《经济生声》的读者们荐书”,原是为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系学生刊物《经济生声》“推荐好书”栏目写的一期好书推荐,是作为经济学专业老师给本专业的学生尽的一分心。意想不到的是,这篇推文在朋友圈转发之后得到了不少朋友点赞,并且被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经济资料译丛》(2018年第3期)刊登(感谢廖谋华师兄的抬爱),最近也有朋友要求在他们主办的公众号(名为“知识工坊”)中转载(感谢浙江财经大学的雁兵兄)。

正如我在朋友圈里提到过的,这篇原本是给本专业学生写的推文。之所以被不少朋友点赞,可能原因有二:其一是大家越来越认同本科生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最近不少朋友纷纷转发他们学生通过考研或者申请出国的方式得到了进一步深造的宝贵机会。的确,近年来因为工作的原因才知道,对于非985、211高校的学生而言,要获得一个深造的机会是如何的不易!哪怕这些学生在我看来其实很有潜质。而我们这些在985学习或工作过的老师,很容易会成为这些学生进步的“强大助力(至少是精神层面的)”,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应该能够获得一些跟我一样情况老师的认同。 

其二,我本人、朋友圈同年龄的同行,都是从学生过来的,许多人花了许多年的时间,才博士毕业在大学担任教职。然而,近年来,尽管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给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科研人员减压、助力,但现实是许多同行因为各种压力“无奈”一定程度上忽视教学工作,特别是本科教学工作。对此,特别是年轻的老师也很容易陷入迷茫,我们教学做研究究竟是为什么?这也是学生们要问我们的问题。可能很多人会跟我一样认为,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下一代的学子,如果仅仅是为了发文章、申课题和评职称而工作,是不能自我满足的。我相信,许多人心底里仍然认同中国知识分子就应该为社会、为国家而工作。


经济类本科生如何合理读书和构建专业知识体系

就个人人经验而言,提供一些关于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如何确定学习目标,或者说专业方面到底应该怎样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的见解,会更加有助于他们选书、读书。实际上,目前市面上可供阅读和学习的图书实在太多,即使只看质量上乘的图书,可能一年都有十数本甚至几十本出版。没有明确的目标,只会把自己淹没在各种书单当中,如我本人一样,弯路走到现在。整个读书的效果都是“事倍功半”。

我坚持认为,与高年级研究生和博士生不同,本科生(包括低年级研究生)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学习方法论、理论框架和研究技能,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当前大背景鼓励本科生从事科研,这点我不反对,研究者年轻化倾向已经非常明显。本科生科研,如果是作为补充课堂理论教学不足的学习手段,那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作为低年级本科生,盲目申请各种“研究课题”,从事所谓的“学术研究”,就纯粹是浪费时间,具有所知不少同学参与了多项课题,目的就是为了加分。学术研究有其严肃性和复杂性,应该由老师手把手教,而不是随便一分析,就大大咧咧地提各种所谓“政策建议”。这种经历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严重的话从此与真正的学术研究就绝缘了。 

经济学类本科生(包括低年级研究生)如何学习方法论、理论知识和研究技能?这是这篇文章重点想说的。


一、要带着疑问去读书

尽管我说要学习方法论、理论和技能,但我们的教育太过“死板地”学习知识(理论)和方法,而缺乏一种反思的精神,也很少让学生真正带着问题去读书。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能将所有变成铅字的东西,或者有正式出版的文字当做是“圣经”去背诵。

可以说,关于理论,人类最确信的应该是每一个理论都不是真理本身。不同的理论,都只是从一定的角度逼近真理,但它们从来都不可能是真理本身。按照卡尔·波普尔的说法,理论只可能被证伪,不能被证实。并且,一个理论如果不能被证伪,它是没什么生命力的,也是没有价值的。

就经济学而言,我们甚至不能确定经济理论是在不断进步的,只能说(主流)经济理论在不断演化。数百年来,各派经济学家提出了大量经济学理论,整个思想史几乎就是各派经济学思想“百家争鸣”史。仅就市场和政府谁应该是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这一根本问题,都时不时会出现争论,更不必说政府应该在经济运行中扮演多重要的角色、做哪些事了。

当然,往往能够进初中级经济学教科书的理论,都是争议相对较小、共识相对较多的经济理论和方法,因此是我们学习的首选ca。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发现不同的教科书,对于一些经济理论和方法的表述也不尽相同。毕竟编写教科书的老师,也是从本科、研究生、博士这样一路过来的,要做到对所有主流理论都理解透彻,相当不易。还有一些可能是出于“门派”或者“理念”只见而有所取舍。因此,任何书都难以完全摆脱偏颇之嫌。

总之,无论是教材还是各种专著,都不能看什么是什么,一定要与其他的教材和书籍相互印证。更重要的是,要与自己的常识进行比对,以批判性的思维去检查这个理论的解释是否能够说服你。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经验科学,有用的理论就是要能解释现象(进一步试图据此进行预测和政策干预),而不是让现象去适应理论。


二、要把握经济学方法论的精髓

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现代社会科学,无论是从方法论、理论体系或是分析工具来看,都已经越来越专业化,除了那些父母本身就从事本专业教学研究的,大多数同学入学时对经济学是怎样一门学科是一无所知的。这也是为什么上文我不太赞同低年级本科生去做课题研究的原因。

要了解一门专业,首先要掌握其研究方法论的特性。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方法论被称为经济学方法论(EconomicMethodology)。早期的经济学家都自觉不自觉地会基于哲学,以及其他基础学科(如物理学)的一些思维方式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但随着经济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逐渐形成本学科自己的一套方法论,而这套方法论会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经济学基本框架的构建、具体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去。

要真正读懂经济学专业教材或者文献,我们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学方法论素养,下面我简单推荐一些文献和书籍,供同学们参考:

 1. 米儿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53年发表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应该是被引用和讨论最多的经济学方法论文献,是讨论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绕不开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中译版多得不计其数,但最好还是看正式出版的。比如,罗卫东教授编选的《经济学基础文献选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开篇就是这篇文章。

2. 谢拉·C.道的《经济学方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这本书教科书式的书籍,非常适合本科生全面了解经济学方法论。

3. 林毅夫的《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本书以师生对话的方式,给青年学子讲解经济学研究方法。这里列出的是第二版,里边有林老师的老师——芝加哥大学贝克尔教授对林老师经济学方法论的评论,适合同学们观摩比较。这本书对我来说是启蒙读物,相信很多我的同龄人也是。

4. 唐·埃思里奇的《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第二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这本书后边讲授了应用经济学的研究设计,更加贴近于经济学研究的实战。

关于经济学方法论,还有很大一块领域是对现有主流经济学及其方法论的严厉批评。在后文还会提到,主流经济学不是经济学的全貌,其他学科或者非主流经济学只有从方法论角度对主流经济学进行批判,才能从根本上动摇主流经济学的根基。因此,这的确是经济学各流派批评对方经济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的主要阵地之一。

批判类的书籍很多,如杰弗里·M.霍奇逊的《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社会科学中的历史特性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此外,经济科学出版社出过一整天的翻译系列,专门介绍经济学方法论。但我本人不建议在对本专业的理论kuan和方法有全景式了解之前就阅读这类书,所以不准备列出书单。


三、要构建一张本学科主流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的知识全景图     

上文已经提到,经济学正在变得越来越专门化,进入的门槛也越来越高。本科阶段的学习,很难追求深入,追求高精尖。同学们学习基本的经济学思想、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尽可能把握这个学科的“全景图”。

(一)用主流教科书学习经济理论

经济学作为一门已经成熟的社会科学学科,必然有其所谓“主流”理论。尽管几十年来受到诸多挑战,并且也仍然在不断演化、修补改进,但就目前来讲,所谓“主流”的经济理论(框架)仍然是新古典经济学,大体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目前我们在市面上能够购买到的(绝)大多数教科书,都是基于新古典的基本框架。

这几年在浙江理工教书,遇到不少同学问我谁谁谁的书能不能看。这些书一般都比较”特立独行“,或是某位学界“大佬”号称”呕心沥血“、”定鼎其一生学术地位“之作。作者或以深沉的“痛心疾首”的语气,或以轻松愉快的调子来告诉你“经济学不是这样学的”,或“经济学不是黑板经济学”,云云。这些著作经常与现有主流经济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相背离。对于这些书或者书的作者所基于的思想,我通常建议是在没有学好宏微观两门课之前要保持慎重。

作为经济学专业科班出身的同学们,一定要尽力去熟悉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你会发现,从中微中宏,到各个专业课,整个“套路”无非就是最优化和均衡分析。学经济学非常不轻松,千万不要相信1-2本书就能“拿下” 这个学科。你会发现经济学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终你一生都无法全部走遍的。

学习主流经济学,捷径就是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具体来说,经济学专业目前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各自的教科书就属于主流经济学教材。它们分别是哈尔·瓦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和曼昆的《宏观经济学》,都属于最常用的中级宏微观教材。

当然,上述两本中级教材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比如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常常被认为是初中级而不是中级的。例如,我比较喜欢的中级微观教材中有张五常教授的老师赫舒拉发(JackHirshlerfer)的《价格理论及其应用:决策、市场与信息》,其他如平狄克和鲁宾费尔德的《微观经济学》、内契巴的《中级微观经济学:直觉思维与数理方法》、克里斯托弗·斯奈德和沃尔特·尼科尔森的《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等等;中级宏观中有詹姆斯·K.加尔布雷斯和小威廉·戴瑞缇的《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和约翰逊的《宏观经济学(第六版)》。

关于中级宏观经济学,要再多说几句。因为工作的需要,我不得不承担着中级宏观的教学任务,真的很勉为其难,自己一边学一边教课。所以我经常会求教一些宏观学得好的师兄,当时以为我很尊敬的师兄推荐了威廉森的《宏观经济学(第五版)》,这是在新古典框架下“重构”了宏观经济学,其框架与上述教材不同。

宏观经济学还有个关键问题是,它本身就比较抽象,如果学的都是美国或者西方国家的案例,很难身临其境,将其应用于对中国宏观问题的理解。这是这些年我选用教材来学习最头疼的事情。

然后,正如我在朋友圈中感慨的,正当我们感慨很难找到以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宏观经济学教材时,毕业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徐高博士最近出版了《宏观经济学二十五讲中国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他试图构建主流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框架,特别是从是否能够解释中国宏观经济现象的角度对宏观经济理论进行了筛选和重点阐述。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壮举“,作为同龄人,感到非常钦佩!希望此书能够经得住考验,成为一个真正的教科书传奇!

需要说明的是,宏微经济学展开之后,会产生各种经济学分支,比如金融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等,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需要在老师的推荐下,使用主流的经济学教材。

(二)用专业教材学习经济学分析工具

实际上,现代经济学本身已经成为一套完整的分析工具。经济学早已从局限于研究稀缺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变成所谓“经济学帝国主义”——但凡与人类选择行为有关的问题,都可以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加以研究。甚至这套方法还被用来研究动物的选择行为。

现代经济学体系中有两个子学科专门为经济学提供分析方法。一是数理经济学,二是计量经济学前者主要提供了最优化和均衡分析时需要掌握的数学工具;后者是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形成的计量经济学,可以分为微观计量经济学和宏观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

当然,还有一些研究方法正在逐渐进入主流,比如博弈论,正在越来也多引入到各个经济学分支。此外还有实验经济学。总之,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是随着研究问题的扩展而越来越丰富的。

市面上有大量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教科书。通过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经管之家等专业平台,就可以基本上掌握目前主流的教科书。下面我分别推荐几本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教材或者专著:

1. 数理经济学:

(1)蒋中一,《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此书是最流行的数理经济学入门教材。

(2)蒋中一,《动态最优化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这本书与上一本是同一作者,是上一本基础教材的姊妹篇或者续篇。

(3)卡尔·P.西蒙,《经济学中的数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这也是一本数理经济学入门的标准教材。

(4)阿维那什·K. 迪克西特,《经济理论中的最优化方法(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此书很薄,容易坚持看完。

 2. 计量经济学(应用统计):

1)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第五版)》,2015年。本书是最经典的计量经济学入门教材,偏向于微观计量者首选,同一作者还有进阶的《横截面与面板数的计量经济分析》。本书至少从第3版开始就有中译本,目前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影印的原文第六版。

(2)詹姆斯·H. 斯托克和马克·W.沃森,《Introduction toEconometrics(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此书不知道有没有新版,当年在北大旁听经济学双学位的计量课用的是本教材。可能是任课老师朱家祥教授本人的特长,总是能听出时序"味儿”。

(3)乔舒亚·安格里斯特等,《基本无害的计量经济学:实证研究者指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这本书当年最早见到的是英文的非正式出版电子稿。因为更加贴近于实际研究工作,特别是微观领域的因果识别,很受读者欢迎。有意思的是,国内有一本标题差不多的书,叫《基本有用的计量经济学》(赵西亮,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配有stata的操作指南,有兴趣可以看看。

(4)陈强,《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推荐此书有三个理由,大陆学者(山东大学)写的、用stata,有公众号和线下培训,可谓是一条路包你学会。

(5)玛格丽特·刘易斯,《统计学:在经济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大学要学习数理统计、概率论,但是统计方法如何应用于经济学实证研究当中,这些课不会讲得太多。此书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用好用对那些统计指标。


四、经济学思想史与经济史不可或缺

(一)不学经济思想史你不知道来龙去脉

如果说学习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是本专业学生获得学位的本分,那么要真正让自己学的东西有用武之地,并了解自己学到理论和方法的“江湖地位”,必须要学习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这两个"史"当然不是一回事,但也有很强的关系。特别经济学理论的演进本身依赖于对应年代重要的经济现象或者经济问题。最典型的例子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凯恩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出现。

我本人经济思想史学的时间很短,因为浙大是一年四个学期,因此才上了8周(每周两个课时)的选修课。我现在记得的除了教材封面的颜色,还有当年任课老师张旭昆教授有一句话,那就是”太阳底下无新事“,许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经济现象,会变着法儿的不断重新出现。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前我们所碰到的主流经济问题,应该决定了哪种经济理论更加主流。为了让这一点认识更加深刻,有时间可以去看看哈耶克与凯恩斯恩恩怨怨的故事,如《凯恩斯大战哈耶克》(尼古拉斯·韦普肖特,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从根本上对立的哈耶克和凯恩斯的理论都曾经"各领风骚"!

如果你想了解我们这个专业思想史上到底有哪些大佬(是真正的"黄金钻石级"大佬)?已故经济学大咖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中有一张“经济学家谱”,能够进入该家谱的,只有8位经济学家,其中就有卡尔·马克思。当然能够进入下列经济学思想史著作的,就不仅仅是这八位“大大大咖”。

下面列出我手上有的几本思想史专著(只能交差):

1. 哈里·兰德雷斯,大卫·C.柯南德尔,《经济思想史(第四版)》,人民邮电出版社,周文译,2014年。

2. 亨利·威廉·斯皮格尔,《经济思想的成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晏智杰等译,1999年。

3. 特别推荐三本国内前辈写的教材或专著:

(1)张旭昆,《经济思想史(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我研究生时用的书是,蒋自强、张旭昆,《三次革命和三次综合——西方经济学演化模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蒋先生我没有见过,张老师是我浙大学生时代最喜欢的本校老师之一,至今我还记得他当年骑着28寸的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一个(黑色老式)皮包的样子,而那时候玉泉校区的校园里已经满是宝马奔驰了。】

(2)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新第2版。算是一本思想史事专著,作者是国内大牛,并且真的很帅!

(3)晏智杰,《边际革命和新古典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作者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经济思想史专家。

要真正理解经济思想的演进,当然最好是读各种原著,我的书架上有大量从斯密,李嘉图到凯恩斯,再到诺贝尔经济学家获得者的专著。但是我不准备都列出来,正如我前面提到过的,在基础不够扎实的时候,阅读原著还是要慎重,哪怕是非常重要的殿堂级的著作。不如多阅读评论性质的思想史研究文献或思想史教材,兼听则明。等未来真正准备好了,当然可以去读原著,也应该如此!

(二)不学经济史就不能理解理论的适用环境

前文已经提到过,经济学家就是为了解决当年的实际经济问题才进行理论创作的。因此,如果没有经济史的知识背景,你就很难真正理解当年理论提出者的出发点和相应经济理论的着力点。而对于中国的经济学学子而言,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学的经济学理论是进口的,许多经济理论(和推论的)适用性依赖于历史条件和经济环境,一些暗含的假设在中国环境下也并不成立。因此,我们在学习经济理论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了解其历史背景,才能了解什么情况下该理论是适用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历史还远远不够了解。我们不了解中国经济的当下,也不了解中国经济的历史。仅仅注重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不重视历史知识的积累,最终会让自己成为"无根的浮萍”。但现实是,不了解历史恐怕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经济学工作者的“通病”,我们不希望看到下一代仍然如此。

下面推荐几本我手上有的有关中国长期经济史,然后是中短期经济史的专著:

1. 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伍晓鹰和马德斌译,2008年。神书,不多说了,我常常以此为例勉励自己和学生,1000年前的GDP都可以估计,你还有什么研究不能做的,还有什么资格抱怨数据不行?

2.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就这标题起的,一看就是大手笔,当然,这也是作者一家之言。

3.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分上中下三卷,共五本),人民出版社,2005年。这应该算是“殿堂级”的中国经济史巨著了。

4. 苏小和,《百年经济史笔记》(分上中下三卷),东方出版社,2016年。你去看下书的版式设计,就一定会爱不释手。

5.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分上下两册,中信出版社(2014年第2版)。企业史、企业家史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史的真实写照,作者的人脉能够给你带来独特的信息享受。

6. 还有两本由记者马立诚和凌志军写的关于改革历程的专著,是当年我导师(浙江大学林坚教授)极力推荐的,写得真的很好,当时看了冲击很大,我们会发现现在我们享有的各种市场经济理念,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这不由得不让人感佩当时促进中国经济思想解放的前辈学者的勇气和毅力!这两本书估计现在买不到了,只能去图书馆看:

(1)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

(2)凌志军,《变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五、看点非主流”压压惊”

正如西方国家有执政党就有在野党,有主流经济学,当然就有非主流经济学。从更长的历史视野来看,任何一个学科的主流思想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一个学科的进步,就是建立在一个个主流思想被“推翻”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大多数时候看到的经济学家观点之争,是主流经济学中各个流派之争。而实际上真正经济学的全貌,远非我们在经济学教科书上看到的那样相对“整齐划一”。

作为当前的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受到批判和挑战的历史,恐怕和其诞生的历史一样长。也就是说,它是伴随着批评不断成长的。我们要了解的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不能故步自封,学了教科书就以为自己掌握了经济学的全貌,其实你可能只是钻入少数经济学家为你精心设计好的"思想麻袋”当中而不自知。

到底谁是主流,谁是非主流,如果加上时间的维度,恐怕只有经济思想史的专家才能说得清楚。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同学们来说,学习现有经济理论和主流分析框架,只是为我们在经济学领域的广阔天地上打下一个支点或者说一个参照系,而不应该是我们学习的终点。

最近一个学界的新闻是哈佛大学曼昆教授不再担任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的主讲老师,这让很多学界人士开始猜测和议论这是不是经济学主流框架将有巨大改变的"象征性"事件。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经济学的主流框架仍在不断演化,能力所限,我还远远不能了解整个经济学的全貌,特别是把握经济学的演化方向。喜欢烧脑的可以去了解下演化经济学、复杂经济学的专著(比如库尔特·多普弗主编,《经济学的演化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布莱恩·阿瑟,《复杂经济学:经济思想的新框架》,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和杂志(比如《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科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汪丁丁教授是国内经济学和相关学科思想史上涉猎最广的学者,喜欢烧脑的可以去看看他的巨著《行为经济学讲义——演化论的视角》。当年在浙大去听过汪老师的一节课,差点怀疑人生,第二次不敢去了......


总结:学经济学为了什么?

最后想结合当下,谈谈我们学经济学为了什么?只有会这个问题不断自问自答,才能让我们在经济学学习的道路上一直坚持下去!

去年写这篇文章第一稿的时候,又有两位美国经济学教授被授予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国人再一次感慨中国经济学家的"不争“。事实上,我们没法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有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比如经济学的话语权始终掌握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手里。不仅是中国的学者,上文提到的非主流经济学流派,恐怕在可预见的日子里,也不可能得诺奖。

中国近现代的历史遭遇,让中国的知识分子,注定不能像西方国家学者那样可以淡定、从容地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专注于研究自己喜欢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经济学界正是人才青黄不接的时候,而这恰恰给许多50年代出生,当时还很年轻的学者以天大的机缘。如今,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经济学者中,出了许多目前在国内有重要话语权的经济学大家!与保罗·罗默们相比,这些学者当年治学的心境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当年或是在国内读书教书,或是出国留洋,然后很多回国报效国家。当年他们想的是,这个国家还很穷很落后,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努力做研究搞教学,为国家献计献策、培养经济专才。在这种心境下,他们总是希望抓住各种经济思潮和研究方法,只要对中国有用就行,很难有时间去考虑哪个是主流。

更重要的是,据我导师林坚教授回忆,当年的学术界,尽管物质条件很差,但是所有人都非常努力,学术氛围和学界风气都是极佳的,是中国经济学学术发展的黄金时代(相关专著见柳红,《八0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在我看来,中国之所以出了这么多50年代出生的重要经济学家,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与我们当下不同,现在学经济学的,包括北大的学生,最流行的是学宏观学金融,我不太相信是因为当前中国的金融问题最重要。相比之下,当年有许多经济学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从事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包括如今著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和周其仁教授,我导师也是学农经的。他们从事农业经济学研究的理由很简单,改革初期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国,最重要的改革就是农业领域的"包产到户“,而吃饱饭还是那个时候经济领域的头等大事!如今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原来的CCER)所在地,在当年曾经是清政府军机处的一个驻地,有一个匾额至今保留着,上面有四个字:“经世济民”。这应该是老一代经济学家学习经济学集体的心声吧,与这四个字的分量相比,在他们看来,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就算不了什么了。

如今,我们已不能再要求所有的同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了也会变成一个“笑话”。这两年专业或者系里会让我去学院专业分流大会上讲一讲,我一直强调,学习经济学的人,需要心中有别人,有这个社会,有这个国家。每次都有些同学觉得我说的很好,现在在经济学专业学习;有更多的同学觉得我说的是大(笑)话,很不以为然。这些都没什么,毕竟这是当前的“大势”,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你们经济学不就是这么“教”的吗(其实不是这么理解的)?

然而,每一代中总有那么一小撮人,总是试图跳脱意识形态的牵绊,继承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遗志”,愿意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工作。对于他们而言,结合自身的兴趣,将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作为他们了解中国社会、改造中国社会的工具。如今,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过清贫的日子,我们不可能一代代的学者,都需要跟当年张旭昆老师那样一直骑自行车。如今,踏踏实实做学问,买辆家用轿车还是没问题的......

同学们当中,有这一小撮人的存在吗?当然是有的。这是基因使然,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老师能培养出来的。如果没有这群人,人类早就消亡了,中国人更是早就灭种了。

作为对老一辈爱国经济学家的尊敬,最后我要单独推荐一本中国经济学领域的“奇书”,三位作者用统一逻辑解释了中国改革前和改革后的经济历史,是中国改革以来经济学领域不可多得的好书!2014年,还专门在上海开了纪念该书出版20周年的研讨会。当年出版本书时,林毅夫老师才四十出头,蔡昉老师也就我现在这个年纪......此书目前可以购得的版本如下:
林毅夫、蔡昉和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End




丨往期推荐

来自大洋彼岸的一封信——留学路上的一点经历与感悟

学经济学也要敲代码——经生小白自力更生收集数据

小议选题是否符合专业要求(二):什么选题符合经济学专业要求

小议毕业论文选题:选题由指导老师指定重要吗? 




美滋滋教室

分享-学习-提高



👏欢迎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