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儒佛的方法解决信仰危机(1)

孟晓路 十念生 2019-04-14

用儒佛的方法解决信仰危机(1)

孟晓路

 

用儒佛的方法可以解决信仰危机。我们今天面临着严重的信仰危机。我经常说,在这个虚无主义的时代,一个人能够有所信,那应该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一个人有所信,首先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也就是说,这是办不到的。如果能办到了,这个人就是少有的幸福的人。今天讲完这个题目后,我可以肯定,许多的同学都将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所以希望大家认真听。

 

第一点我们先讲对信的分析。也就是我们要建立一个有关信的框架。我们要解决信仰危机,讨论信的问题,首先要建立一个分析框架,也就是信的种类。这是我列出来的一些重要的信的类别。从所信的内容来说,所信的事物是永恒的、所信的事物是未来的,这两种信表现出来的特征就不一样。可以用深忍和乐欲来做代表,深忍就是深深地认可,乐欲就是好乐与希望。深深地认可而且深深地好乐与希望。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这是唯识学中给信的一个定义。我们的分析框架主要就是靠唯识学来建立,因为我学问的基础就是唯识学,所以我们讨论信仰还要以唯识学为工具。唯识学对人类心理的了解,对整个世界的分析,已经达到了精微的地步。所以它很适合做我们讨论问题的工具。信本身就是一个心所,是善心所当中的第一个。忍也是一个心所,就是胜解心所。这个乐欲也是一个心所,其实就是求知欲心所。那么胜解心所说的是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于决定境,就是对所决定的事理,境就是心所的对象,心所都还是能知,所以它的对象就是所知,对已经决定的事和理能够加以印可坚持,不可引转为业,就是它所达到的结果就是不可动摇。胜解心所,我们给它一个现在的名词可以说就是定见。所以于决定境,印持为性。然后,坚持这种见解,不被任何的人和事所动摇。别人说,你这不对,这时,你不动摇。出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会对你的见解造成威胁,你也不因此而动摇,不因任何的人和事而动摇,这就是胜解心所。欲心所就是于所乐境希求为性。希求,即希望与求取。所以深忍乐欲,欲就是对于能给你带来快乐的境界,因为现在还没有得到,希望能够得到它,所以去追求它。所以欲心所的意思就是对未来的乐境加以希望进而求取。它一定不是现在的乐境,对现在乐境的心所叫做贪,又叫爱。贪:于当前乐境,恋著为性,恋著也就是说,它对你构成一种吸引,你的心就在你所爱的对象上拿不开了,就像飞鸟挂在了网上,苍蝇粘在了胶上。所以恋著一语,就很形象地说明了心和境之间相吸的力量很大。对永恒事物的这种信,偏重于胜解方面更多,也就是说它属于一种知的方面的性质。对未来事物的这种信,更多的是表现为欲求希望的特性,也就是它更多属于情的方面。所以对未来事物的这种信仰经常会被叫做希望。所以蒋老师阐述其儒学信仰时经常和希望联系在一起,比如他说儒学可以为今天的中国人提供信仰和希望,公羊学是为在黑暗时代的中国人提供希望的学说。这种信除了公羊家对公羊学理想的信外,还有共产党员对共产主义的信,jidu徒对复活、对天国、对千年王国的信,所信者都属于还没有到来的不知道能不能实现的事物。所以它主要表现为一种希望,属于情方面的特性居多。而对于永恒事物的信,由于它已经存在了,我们对这种对象的信,就主要表现为一种胜解、一种决定见,就是对其存在有不可动摇的定见。这两种信还是颇有不同。佛法的信,这两方面即作为知的方面和作为情的方面,兼而有之。不过在不同种类的事物上,表现的侧重点不同。而jidu教所说的信,可能就偏重于情的方面,它不全面,知的方面比较弱,偏重于感情。所以我们把信作为情还是作为知,以前我们把它放到属于情的这方面,其实是有问题的。信还是知和情都有。西方人所说的信,偏于情,不够全面。我们现在把信放到知和情的框架里面,得到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就是说信既有知的方面又有情的方面,不能像西方人那样只把它作为情来理解。下面会讲到为什么西方人的信偏于情,因为在方法上,西方人的信主要是依人而得到的仰信。

 

附识信的定义里面这实德能就是信的依处也就是对象。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实即实有的事和理,于诸法的实事和实理,深深认可,诸法实事实理就是我们上面说的永恒的事物或曰已经存在的事物,对于这类对象用认可这个词,表示这是信偏于知的方面。下面的德能。就属于第二类所信对象。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对这后两者即德和能用的就是信乐希望,正是我们所说信之偏于情的方面。三宝即佛法僧,我们皈依了三宝,三宝真实清净的功德就能在我们身上起作用,但是这个作用现在还没有,需要我们在未来当中去实现,这就属于对未来事物信仰的一种。信有德,是相信他力的方面,也就是相信三宝的力量。信有能,这是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也就是自信。于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善法,深信自己有力量,能够得到,能够成就,从而起希望之心,起求取之心。子曰“吾欲仁,斯仁至矣”用的就是这个欲字。所以欲不一定是坏事,如果对善法起欲,那就是善性。平常所说的欲都是对物质对象起欲,那就多属于恶性或者是中性了。所以吾欲仁之欲,这种希望和希求是善性,这里的世出世善,就是孔子说的仁一类的事物。所以后两种即德能就是上面所述所信方面属于未来的事物,对未来事物所表现的这种信就以乐欲之情为主。蒋老师说的公羊学给我们提供的信仰和希望,也就是王道的理想,因为这是一种未来的事物,我们对它的这种信仰主要就表现为一种希望。这种永恒的事物我们还可以说它是事实性的,这种未来的事物我们还可以说它是价值性的。有关永恒事物的信属于事实性的信,属知的方面;有关未来事物的信属于价值性的信,属情的方面。

 

印可和乐欲这两种信是很不一样的。一个属知,一个属情,一个是对现在的事物,一个是对未来的事物,所以表现出的信的特性相当不同。一种是对实存事物的印可,一种是对未来事物的希望。我们将二者加以区分,都纳入信的框架,不以一种信否定另一种信,这就使我们的认识更加全面了。

 

佛法有三量,我们依据三量就可以得到三种信。依据sheng教量,可以得到这种依人的仰信;依据比量,可以得到依自己的推测而有的解信;依据现量,可以得到依据自己的现见而有的证信。三种信分为依人的一种和依自的两种。依人的这个人指的是他人,仰信是依据他人的认识而得到的信仰,因为信任这个人的人格,信任他的慈悲智慧以及他的诚信。相信他的智慧,也就是相信他所见到的是真实的,又相信他的诚信,也就是说他将自己见到的真实用如实的这种方式告诉别人,他不会骗人。所以佛教金刚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就在说佛是守信用的人,是不会妄语的。因为对他人的信任,相信他所说的话,这就叫仰信。这个仰是很重要的,首先要相信所信的这个人,他在这些方面都比自己要高出很多,是以一种仰望的方式而信。一定要相信他的人格比自己高。所以他说的话比自己的想法更可信,这是放弃了自己的认识能力,来相信他。

 

 

 

下面就是靠自己的两种。仰信和解信都是没有见到的。仰信和解信都是没有实见情况下的信,因为没有见到所以依靠他人,叫仰信。没有见到,依靠自己的智慧所推测到的而信,叫解信,信自己推测到的叫解信。第三种就是自己见到了,依据自己的现见而信,这就叫做证信。孟子所说的信,就是这种证信。孟子曰:有诸己之为信。这种有诸己之谓信的信就是证信。有诸己之谓信,已经有到自己的身上了,也就是对所信的事物已经实证了,这就是证信,这种证信是恰恰是偏于知。在知和情的方面,解信和证信,是偏于知的,是通过知的途径达到的。仰信是通过情的途径达到的。我们在凡夫位上仰望信任一个人,往往不是出于理智,往往是出于感情。仰信有关于情,后两种更偏于知。这是从方法上的三种信。

 

从正谬的维度来说,信要分成正信和xie信。正谬再加以上的对象方法就是三个维度,可以相互去配合。我们用正信和xie信配上面两种,也就是说,相信永恒的事物,如果它是真实的,它就是正信;如果它是不真实的,这就是xie信。相信一个真实存在的事物,那就是正信;信一个不存在的,那就是xie信。从方法方面说,用正当的方法所得到的三种信就是正信,如果是用了不正当的方法,也就是三量前面各加一个似字,这个似字就表示是错的,用三种似量所得到的信就是xie信。比如信似sheng教,也就是相信那些程度很差的教主所立的xie教,这种仰信就是xie信。根据似比量也就是错误的推理所得到的解信那也xie信。根据似现量,也就是幻觉和错觉所得证信亦是xie信。反之根据正当三量所得到的就是作为正信的解信仰信和证信。

 

 

这就是我们建立起来的对信的分析框架。

后现代主义和信仰的关系是,它是反信仰的;跟形上学的关系是,它是反形上学的。它怎么反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说。一个是摧毁所信的内容,就是摧毁这套理性的形上学所说的内容。先用经验的方法摧毁理性的方法,然后进一步摧毁理性方法所得到的内容。后现代反形上学的途径就是用经验来摧毁理性的方法。理性的形上学就是根据理性方法建立起来的内容,所以它把这个方法摧毁以后,形上学的内容也就被摧毁了。理性形上学的认识论就是似sheng教和似比量,它没有现量。所以后现代就从两个方面来摧毁理性的形上学。欧洲tianzhu教以经院哲学为代表的理性形上学,它的认识论就是由这两种方法构成的。天启真理方面就是我们说的似sheng教量,其理性的推理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似比量。后现代反形上学一方面摧毁它的sheng教量,一方面摧毁他的比量。

它对比量方面的摧毁我们上节课已经讲了,就是用经验的方法来批判理性的方法,这是对的。经验的方法就是比理性纯演绎的方法要正确。所以科学和后现代认识论的方法就是经验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比纯演绎的方法正确得多。所以反形上学派在方法上确是抓到了欧洲理性形上学的把柄。当其方法被摧毁以后,这种理性形上学所坚持的内容也就不攻自破了。

 

我们现在看看后现代对似sheng教的摧毁,也就是对有关天启认识方法的破斥。分成了三个方面。首先就是建立平面化的见解,也就是相对主义。相对主义或者说后现代平面化,主旨是不承认有sheng凡的差别,不承认仰的可能性。就是把shangyesu这些人都平常化了,认为他们跟我们差不多,yesu根本就不是神,yesu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有七情六欲,智慧也高不到哪里去,不用仰视他,跟他平起平坐就行了。这样就把sheng经的神sheng性以及作为sheng教量的地位摧毁了。平面化就是把yesushang帝跟我们人拉平,取消仰的可能性进而取消仰信。认为这种依人的sheng教是不存在的,就是yesu的话没什么了不起,他的智慧也跟我们差不多,所以我们还不如相信自己,我们大家不必信sheng经,sheng经不能作为我们的标准。sheng经是yesushang帝所说,既然他们已经和我们在同一个平面上了,我们不必仰视他们了。那么他们说的话我们就不必奉为真理标准了,这是取消sheng经作为sheng教量的一个途径。就是把教主、说经之人跟我们拉平,所以我们就不必相信经所说的话了。

 

其二就是对经文本身做考据。考据的结论是经文不可信。比如说新教自由派就喜欢做这种考据,结论是ye经不是神的话。从中世纪一直到自由派之前,会认为ye经是神的话,现在他们考据的结果是什么呢?ye经是人的话,不是神的话。路德的时代以及tianzhu教的时代,都是承认经是神的话。路德还是承认ye经是神说的,虽然他已经不承认sheng传的权威地位,但是他还是承认经文是神的话。但是自由派考来考去说这不是神说的,为什么呢?它是有根据的,shang帝又没有直接把书写下来,他们说那究竟是moxi以及那些xianzhi的话。本来在这之前,在路德和tianzhu教的认识当中,moxixianzhi就是提供手和笔,shang帝和yesu借用他们的手和笔,写下了神话。就是说,xianzhi的这种书写属于被动性的自动书写,那把笔的人就是shang帝和yesu了,xianzhi没有他们的主观性,他们是被动的被神所用,所以他们记录下来的话就是神的话了。但是到了后来,自由派为代表的考据学就说不是这样的,他们都加上了自己的意识了,不是自动书写,所以经文不是shang帝说的,是他们代为传达,,那一传达当然就可能出问题了,不是有一个心理学实验说一句话传到第五个人的时候就已经面目全非了嘛!所以这一传达就不可靠了,总之就从神的话变成了人的话。这是另外一个途径,就是从sheng经的成书途径来摧毁sheng经。

 

第一条是直接否定ye神和yesu的神sheng性,第二条是说ye经不是ye神和yesu的话,从这两个方面就把ye经本身摧毁了。

其三进一步摧毁sheng传,也就是sheng经的解释系统。用各种新的解释系统去解释,不再用教会的sheng传去解释ye经,而是用新的科学教下的解释系统去解释之,比如说用人类学、用社会学、用文学的方式去解释。这样ye经就成了文学、人类学、社会学了,就不是经了。它就不再是sheng教,成了一门世俗性的学问。

 

这就是摧毁sheng教全面的方法。一共有两个,坏它的解释系统,坏经本身。坏经本身就通过这两个方法。平面化,把教主拉到人的地位;然后考据说那不是神的话,是xianzhi的意思。这样通过这些方面就全面摧毁了yesheng教,摧毁了ye教信仰。也就是说今日发源于西方的信仰危机就是通过这些途径造成的。 

 

 

下面回过头来看一看后现代主义与信仰危机的来龙去脉,我们再从信仰的角度捋一捋西学的两轮演变。

我们说西学经过了两轮的演变。第一轮从古希腊到罗马后期,第二轮从西方的黑暗年代一直到今天。它都开始于一种信仰,在第一轮的时候开始于希腊旧教,就是荷马之前真正的没被荷马所歪曲的正统宗教。第二轮开始于中世纪tianzhu教,这两种教都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即缺乏行法和现证。行证阙如,唯具信解。解都若有若无,基本上只有信。这就是我们今天信仰危机的根源。我们说当为信仰危机直接负责的就是科学教和后现代主义,根源就在于tianzhu教缺乏行法。那么再追究深了,那就追究到第一轮希腊旧教缺乏行证,也就是说没有希腊旧教就不会有希腊理性的经验的哲学科学的出现,没有希腊旧教也就不会有第二轮欧洲新教乃至科学教这些东西。所以我们就一步一步地追溯,先从后现代科学教追溯到第二轮之初的tianzhu教,这还不够。因为tianzhu教已是反向格义化的教法,第二轮的演变都笼罩在第一轮的学术当中。也就是说第二轮,从很大程度上是第一轮演变的恶性重复,它都跟第一轮当中这些错误的学术有关系。那么第一轮当中出现些错误学术的根源在哪里?根源就在于第一轮之初的希腊旧教比较低级,假如起头不是这种低级的唯信的宗教,而是东方这种圆具信解行证的高级教法,就不会有后面这些事了,就不会科学哲学的出现,更不会有第二轮这些东西,就会一直在高级的教法里生活,不会有后面的这些走马灯式的轮番上演了。所以根源追究深了,就会追究到希腊旧教的缺陷。因为它有缺陷,所以信仰在人心日益复杂的年代,在工商业出现后,民主出现后,那个淳朴的信仰就维持不下去了。这样荷马就应运而生了,他这种文本就是启蒙性的怀疑不信的风格,荷马出来以后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希腊民族,这诗歌就和工商业还有民主合起来一起成为了希腊旧教的摧毁者。信仰越来越低落了,也就是sheng教量作为真理的标准越来越难以维系了,就要另寻真理的标准,神的尺度不能维系社会生活和人心了,那就得另寻尺度。这时候就有哲学、科学的兴起,那么这些学问所说的人的尺度就是神的尺度的一个替代品。所以这个演变的脉络是很清晰地,sheng教量被摧毁了,淳朴的信仰被破坏了才会有理性的哲学和科学的兴起,中间就隔着荷马这种过渡阶段,兴起后科学就在罗马占了主导地位,而且罗马人实际相信的并不是他们的多神教,他们所实际依靠的、真正相信的是它的技术、军队、国力,这些都要靠科技来做支撑。所以对多神教中那些神的态度其实是很功利的,打胜了就去献祭,打不胜就让祭台空着。不胜了就换新的神,所以后来神越来越多,因为本国的神不管用了,就请来了外面的,越请越多。这种科学教下的欲望人生一定会导致人心的恐慌。古罗马后期人生活的糜烂已经到了一个很可笑的非常令人震惊的程度了。

 

 

我在人min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台湾fu仁大学士林哲学的首领吴坤儒先生给我们讲过一段时间的课,他主讲的就是士林哲学的兴起,为经院哲学正名。士林哲学就是我们所贬称的经院哲学,吴先生他们都是tianzhu教的神父和修士,是经院哲学的信奉者,所以给它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士林哲学。士林即学士如林,是说在士林哲学兴起的年代,在各个学院里出了很多人才和大师,学士如林,所以叫“士林”。吴先生就说到古罗马后期的腐败,这已经到了一种很可笑的不可思议的程度,好多古罗马贵族的后院里都有很多的荷花缸,你们猜猜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恐怕你们是猜不出来啊!它们是用来呕吐的。他们要不停地吃,因为只有不停地吃才能感受到美味啊,一旦过了舌头就感觉不到了,所以他们的宴会从早到晚一直不断,一直吃。这样吃下去不能老吃啊,吃多了胃里装不了了,所以吃完就去吐,吐完接着吃。他们的放纵欲望已经达到这种程度了,美国今天也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啊!所以古罗马的灭亡已经是注定的了。看奥斯定的传记,那个时期古罗马人的心灵苦闷都是纵欲带来的,人们没有正当的追求了,传统淳朴的生活没有人相信了,人们追求的就是爱情、权利和名声,这些都是让人痛苦的根源,所以奥斯定还是明智的,最后终于放弃了对于爱情、名声的追求。放弃了这些,成了一个出家的jidu徒。

 

我们说古罗马的失败、文化的转型都是注定的。jidu宗教以及很多其它外来宗教都来到了罗马的世界,各自寻找它们的市场,来收拾古罗马不能收拾的人心,jidu宗教在这些中一开始是不起眼的一种,可是它后来就越来越突出,直到后来被君士坦丁奉为国教。君士坦丁大帝相当于佛教的阿育王,是对ye教信奉最力护法也最力的一个皇帝。

 

下面就是第二轮的演变了。没有起头的希腊旧教,就后来这种哲学和科学,乃至后来的虚无就不会出现。我们说第一轮中虚无主义是由错误的科学和哲学造成的。这种错误学术的出现就是因为它起头的这种教有根本性的缺陷,一定不能维持人心,一定会有信仰衰落的出现。这样就一定要走向信仰的反面,所以西学的演变都是一步一步走向它的反面。从方法上是这样,从内容上又是这样。从各个方面都是一个逐步走向反面的一个过程,从最初的这个点走到最后,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这两轮演变都是这种过程。第一轮就是从信仰到虚无,一开始是信仰,最后是彻底不信了。第二轮开始又是从起初的信仰到现在的虚无,从方法上来说是从信到不信,从内容上就是从普遍必然性到无规则。一直不能稳定,不断在变,就是因为作为起点的那个教有根本性的缺陷。到了第二轮又重复了这样一个过程,从虔信到不信,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第二轮是第一轮的恶性重复。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第二轮是怎样从信走向不信的。第二轮之初,是纯然虔信没有不信,就是那个黑暗年代,从5世纪到10世纪左右。黑暗其实就是说人心蒙昧,但是恰在这样心思简单的蒙昧时代,这种唯信的低级宗教才有其市场和生存机会,才能够维持下去。开始就是虔信,没有怀疑,那时全民包括修道士都生活在本笃所倡导的宗教生活当中。信仰shang帝,赞美shang帝,然后劳动,生活得很单纯,也不去研究经典,也没有异端,所以那时候的tianzhu教还是很幸福的。到10世纪以后,文化兴起,从黑暗时代渐渐走出,人的心思越来越复杂,这时信仰就有不稳之势,异端开始出现。本来对付异端有东正教更好的办法就是提升修行加强信仰,那自然怀疑和异端就不会出现了。但是tianzhu教没有这样做,tianzhu教走的是另一条眼前暂时有效长远看却后患无穷的路,就是复兴希腊文化,复兴研究教理,搞经院哲学就是士林哲学。这个时候,教内搞士林哲学,教外搞文艺复兴,后来教内又裂教,这三个东西加起来,导致了科学教的兴起和科学教的得势,这就到了第二个阶段了,将第一阶段引向第二阶段的就是我刚才说的这三个东西,这三者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大大加大了希腊的势力,所以到第二阶段希腊的文化学术就取希伯来而代之了,科学教的时代已是希腊文化为主导的时代。从这个西学谱系上看,第一轮都在希腊之下,第二轮开始是在希伯来之下,到了科学教的时代就又转到希腊这边来了。

 

这个科学教的时代,也有信。但是ye教时代的信与科学教时代的信有很大不同,对于这两种信我们就得用前面设立的框架来分析了。ye教时代是对sheng教的仰信,科学教时代的信就不是从sheng教量而来的仰信了,它是解信加上证信。科学教下的人们有信,他信科学,但是对科学的这种信仰是来自自己对科学的了解以及技术的威力。我们受科学教育,通过对科学的了解所得到的就是解信;技术是有实践效果的,从这个途径而来的信就是证信。这种信已经跟第一阶段的仰信不一样了,但是这时候还有信。这时候的信是靠自力了,自力一多一定会有不信。所以科学教的时代已经不是一个唯信的时代了,它是一个有信有怀疑的夹杂时代。怀疑什么呢?开始还不是怀疑科学,是怀疑上阶段的ye教。有这样一个交错。到了科学教之乐观时代过去以后就也怀疑科学了,当然怀疑宗教还在继续加深,就从怀疑宗教变成不信宗教了。继续发展,当对科学转为不信的时候当然就更不信宗教了。你看我们现在是不是这样?宗教是最被歧视的对象。科学也被科学哲学家们、被后现代学术界所否定。这就是第二轮从信到不信的一个比较详尽的分析。

 

 

 

附识宗教唯有仰信,科学唯有解信和证信,这就体现了西学中宗教与科学的割裂。在信仰方面,宗教唯具仰信,科学唯具解信证信与宗教,于三信各只具一二,不能如佛教那样圆具。我们说只有圆具三信的这种信才是稳定的,才是真正不动摇的。我们可以把三信理解为一个依次而深入的过程,只有信达到了证信,才是达到了圆满的永不动摇的境界。停留于仰信,这种信一定会动摇,一定会被催破。解信是达到证信的一个中间阶段,所以说信一定要达到证信才行,但是只有证信也不圆满。只有证信就不能摄受广大的仰信根基,而且证信也无从达成,因为仰信和解信是它的基础和所由得的途径。所以圆具与三量对应的三种信才是最圆满的,只具其中的一种或两种都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说欧西的宗教缺乏行法,在信方面来说,它只具仰信,不具证信,这就是它的问题。“有诸己之谓信”,这种信才是坚定而不动摇的。通过推测,通过相信他人,这种信总是有怀疑在,总是不纯净的。所以信字以心净为性,心里面没有疑念,没有其他念头,只有我们当下的这种认可,唯此一个念头,所以叫做心净。这种真正的心净没有疑心,没有任何怀疑,没有任何杂念。这种真正纯一的心净一定要靠证信才能有,通过解信和仰信所得到的信总是不纯净的,总会有疑心杂念在内。仰信和解信要做证信的阶梯,有前两个才能摄受广大的芸芸众生,因为芸芸众生永远是不能证的,只能停在仰信的阶段,少数喜欢哲学的人让他们去解信,对于芸芸众生让他们去仰信。他们的信不可能完全纯净,只能停留在初级的有杂念的状态,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如果没有前两个,只凭这个证信,就像禅宗那样,只能摄中最上根的那些人,那么广大的众生就没有教法可依了。所以一个圆具三量,崇尚三种信的教法才是圆满的。那么西方的这些教法,宗教一方唯具仰信,最多还有解信,没有证信。科学不具仰信,只有解信和证信。这就是它们之间的割裂,都没有圆具三量和三信。因为不具三量三信,颇不圆满,定会走入信仰动摇。为什么宗教会被科学摧毁呢?我们要知道,解信和证信的力量要比仰信强大得多。人们受到科学的教育,对科学的道理是能理解的,关键是它还有技术来做证明,所以它有解信和证信,在信心方面证信远远强于仰信,所以有证信的科学就摧毁了唯具仰信的宗教。因为对科学这种证信的强度要远远大于宗教仰信的强度。况且凡夫还是最喜欢物质的,技术给人们带来那么多物质上的福利,科学是如此有效果,所以大众就转信科学了,宗教追求的那些事物虚无缥缈,一定会被科学教所压倒。仰信的力量的确很弱,ye教徒一生最主要的心态就是跟不信作斗争,他们的信心随时都有动摇的危险,即使在那个人心纯朴的信仰的年代,都是如此。但是科学和技术可不是这样,我们从来都是毫无疑问的相信科学和技术,因为它给我们的信心是如此的强大,如此的实在,几乎没有怀疑和动摇的余地。因为有证据,大众亲眼见到了技术的威力以及技术给人带来的福祉,所以大众对科学的信心是不需要维护的。而jidu徒的一生,不管是古代还是今天,当然今天更为如此,都是不断用尽全力去维护信心的一个过程。因为仰信作为信的力度太弱,shang帝和灵魂没有证是见不到的,而强大的欲望又在不断动摇追求神和天国的道心。这种唯具仰信的宗教,它的衰落是必然的。

 

总之我们对后现代和信仰危机的来龙去脉就分析到这里。我们的目的是说明它的根源是起头的教有问题。要想根本上解决信仰危机,摆脱西方文化不断重复的恶性循环,那就得从根本上去改变。怎么解决信仰危机呢?有人说复兴tianzhu教就行了,一般人都这样预言,但是我们说这就只是一种暂时的办法,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不能靠复兴tianzhu教了,因为我们说信仰危机的根源就在于tianzhu教本身的缺陷,再把它复兴起来,当然一开始会起一些作用,因为人们又有信仰了,但是早晚会走向第三轮的恶性循环,又会走向第三轮的虚无主义和不信。所以为了让人类永远走出这个困境,一定不能复兴tianzhu教,一定不能复兴西方的宗教了。欧西的宗教是没有能力来统领人类了,所以我们要复兴中国的儒佛大教。

   

 

(本文摘自《佛学与西学》,孟晓路著,并由孟晓路授权公众号十念生全网首发,如欲转载请标注原作者及版权。孟晓路,字庆弗,号童庵)

 

 

往期精彩:

人类文明起源自中国

用儒佛解决自然危机

以儒教外王之道解决社会危机

走出西方伪普世价值——夷夏说略述

中国自古以来的道义政治比所谓民主政治要高级

中文在人类所有文字中既是最先进的也是最古老的

古文物作证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

从货币史看中国文明的古老且先进性

为何要批判古希腊伪史

中国知识分子受西方伪史毒害最深,最应该被启蒙


传奇医家傅青主

病人越治越多,说明医学已入误区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第一篇)

了凡四训.改过之法(第二篇)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第三篇)

了凡四训.谦德之效(第四篇)


1、儒家赐予欧美民主

2、古希腊人和希伯来人是从中国移民而去的夏朝羌戎

3、西方伪史抄袭中国历史、窃据文明源头 

4、 中医是西医之母—古希腊医学是中医部分翻版

5、美洲印第安人是中国人移民而去:中华先祖开拓美洲

6、明朝最先发现美洲、最先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7、西方表音文字是中文雅言的寄生物


8、天下无癌论

9、中医是现代社会癌症治疗的唯一且有效途径

10、西医有绝症、中医无绝症

11、中医能够彻底治愈狂犬病

12、如何判断身体有湿、如何祛湿


13、河图洛书综述

14、漫画版《易经》(附蓍草占卦方法)

15、《茶经》《酒经》

16、太上感应篇

17、推背图(图文+详解)

18、心相篇

19、古琴文化综述

20、千古音乐圣人师旷


21、五千年以来大道一以贯之:圣贤高士传

22、五千年以来大道一以贯之:圣贤列女传


23、王重阳道史学说贡献及丹法炼性

24、四位高僧(虚云、印光、弘一、宣化)惜福事迹

25、孔子相信有鬼神,但是敬而远之

26、附体分类和被附体的感觉

27、轮回转世的科学研究

28、苏东坡转世故事

29、神仙 许真君、郭璞、桓闿、司马承祯、玄真子

30、神仙 孔安国 、左慈、 董奉

31、神仙 张子房、东方朔、王乔、周隐遥、刘商

32、神仙 裴航、轩辕集、李贺

33、神仙俆佐卿、朱孺子、蓝采和、贺知章、黄尊师

34、神仙阴长生、张子房、东方朔、孙思邈

35、神仙白石先生、皇初平、王远、伯山甫、马鸣生、李八百、李阿

36、神仙泰山老父、巫炎、刘凭、栾巴、左慈、大茅君


                                                     

小编感谢您的分享和转载,

阅读和分享此文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图文原作者、众读者、转发者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福慧日增,功德无量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