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俾斯麦到一战(16)---- 三皇同盟

风云野 生存意志 2019-07-12

  本系列前篇:

直挂云帆济沧海 ----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2)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3)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4)----普奥战争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5)----反思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6)----后续手段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7)----普法必战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8)----建立德国真的很简单吗?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9)----普法战争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10)----腓特烈大帝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11)----从拿破仑到俾斯麦时代

从俾斯麦到一战(12)---- 政治架构,以及英明的威廉一世

从俾斯麦到一战(13)---- 普法战争后的条款、梯也尔和德国短暂的黄金时代

从俾斯麦到一战(14)---- 党派斗争与国家治理

从俾斯麦到一战(15)---- 俄国的崛起、波兰的灭亡,以及德国和英法的关系

  写到这里,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俾斯麦好像做什么都很成功,他是不是早有规划?他是神吗?

  当然不是。实际上,他能在九年内发动三场战争,成功建立德国,固然有他个人的超凡能力和普鲁士的国力做支撑,但是对手们犯的愚蠢错误,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试想,如果约瑟夫一世和拿破仑三世不那么“配合”他,他基本上不可能在九年内建立德国。

  因此,当德国建立后,他面临的都是崭新的内政外交问题,这些基本上不可能在他事先预料之内。尤其是外交。

  俾斯麦很早就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普鲁士/德国处理外交的核心,不是法国,也不是英国或俄国,而是奥地利/奥匈帝国。

  因为这两个国家都德意志圈内的大国,德国基本上算是德意志民族国家,奥地利算是多民族国家,但也由德意志人领导。

  因此,这两个德意志大国横亘在欧洲中间,如果联合,周边别的国家就会感到恐惧;但如果分裂,甚至互相开打,其他强国就会感觉心安。但是,这两个国家毕竟血浓于水,在民族主义盛行的年代如果互相打,兄弟阋墙,等于给别人机会。

  所以德奥关系很难处。如果太紧密,容易让别人相互联合;如果太松散,奥匈帝国有可能被其他国家拉过去,与德国为敌。

  不过,俾斯麦思考良久,还是决定和奥匈帝国建立最为紧密的关系。

  这首先是为了防止法国挖墙脚。但为了防止俄国感到紧张,也必须把俄国拉进来。于是在1873年,三国结成“三皇同盟”。这是从德国立场上出发的大思路。

  在结盟之前,1872年9月,奥地利皇帝和俄国沙皇同时访问柏林。约瑟夫一世是事先安排好的,他显然受到了德国的拉拢。但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却是“不请自到”,诚意非常足。俄国人 愿意来,德国人当然很欢迎。威廉一世、俾斯麦对会见的结果也感到很满意,因为三国都按照“神圣同盟”的传统,互相保证镇压今后可能发生的革命,维持欧洲的“秩序”和“道德”。

  那么,沙皇为什么要“不请自来”呢?难道俄国不恨奥地利了吗?

  这里需要多谈谈俄国的态度。

  俄国人始终觉得普鲁士/德国、奥地利/奥匈帝国,欠它的大人情。因为1848年的欧洲革命,尤其是爆发于奥地利的革命,是靠俄国出兵镇压下去的。奥地利的革命被镇压后,普鲁士的革命马上就消停了。因此俄国人觉得他们帮了奥地利、普鲁士一个大忙。这是很有道理的,没有俄国的帮助,奥、普的皇帝或国王就算不下台,在国内也会相当困难。俄国出兵,践行了亚历山大一世的“神圣同盟”。这一点,奥、普两国确实要大大感激俄国。

  但是在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奥地利却从对俄的友好中立,转到了对英法的友好中立,甚至最后想参加战争,1855年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从东南欧的两个小国撤军。这让俄国人感到背后被捅了一刀,不得不赶紧停战和撤军,并签订对俄国极其不利的条约。尼古拉一世于1855年因此自杀,他的长子亚历山大二世继位。当然,就算不停战,俄国已经损失了五十多万军队,很难支撑了。

  克里米亚战争的规模比后来普鲁士的三场战争大得多,双方参战兵力达170万。1855年战争结束时,俄军损失52.2万人,土军损失近40万,法军9.5万、英军2.2万。在这些损失的人中,死亡的基本上占一半。

  在这种情况下,俄国人,尤其是继位的亚历山大二世,能不恨奥地利吗?

  但是在国力大损后,俄国不敢立刻报复奥地利,而是转而把精力用于休养生息和对亚洲的扩张,在欧洲算是消停了大约二十年。

  这里很有必要介绍一下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在位时间1855~1881)。他继位后首先休养生息,巩固政权,休养生息,然后于1861年开启了一项重大改革:废除农奴制。他的这项改革基本上是学习了普鲁士,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当时俄国90%的人口是农奴,但是农奴制度却是俄国制度的基础,所以连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都不敢改革。但是亚历山大二世顶住重重压力,废除了农奴制。长期来看,这在相当程度上解放了俄国的生产力。

  与此同时,在1860年代,他领导俄国吞并了中亚三个汗国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吞并了我国东北和西北将近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让俄国拓地400万平方公里。

  也就是说,以亚历山大二世的功绩,称为“大帝”是完全可以的。只是由于他没有战胜过强敌,所以没有被后世称为大帝。

  这里,我们要了解俄国人有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极具侵略性。对俄国来说,扩张领土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沙皇如果不能扩张领土,在国内往往没有威信。所以我们看到历代沙皇都想扩张领土,而尼古拉一世之所以自杀,就是因为他不仅扩张领土失败,而且反而丢掉了一些领土。这让他羞愤难当,与其被别人戳着脊背骂,还不如自杀了事。

  现在,亚历山大二世又扩张了几百万平方公里,国内地位就稳固了。

  二是坚持东正教,为此和伊斯兰教国家尤其是土耳其,成为长期敌人。东正教是自基辅罗斯公国和莫斯科大公国延续下来的国教,后来的俄国,总以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自居。由于君士坦丁堡早已被土耳其占领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因此历代俄国沙皇的一个梦想就是不断向南、向西扩张,不仅要到达黑海,而且要恢复君士坦丁堡的“荣光”。因此,俄罗斯和土耳其长期是敌国,历史上打过不下十次重大战争。

  一般来说,俄国总是赢家,所以总是不断向南扩张。但1853~1855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土耳其有英法的帮助,所以俄国输了。但这笔账,亚历山大二世会来算的。而且在1876年以后,他果然来算账了。

  不过,亚历山大二世还是下了一招臭棋,那就是在1867年3月,把俄国已经占领一百多年的、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当时俄国人的理由是阿拉斯加地广人稀,没什么用,还要担心英国人的袭击,正巧俄国当时很缺钱,所以就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了。

  不要以为美国人就聪明。当时做成这笔生意的美国人(美国国务卿西沃德,极具扩张土地的冲动),回国后被所有人都当成傻瓜。但在二战之后,阿拉斯加不仅成为对抗苏联的前线,而且在这里发现了石油。为此,俄国人总是懊悔不已。大概这也是亚历山大二世没有被后人追封为“大帝”的一个原因。

  继续说亚历山大二世。他的父亲因为奥地利的背叛而自杀,而且这段时间奥地利/奥匈帝国的皇帝始终是约瑟夫一世,所以对于亚历山大二世来说,约瑟夫一世可以算是“杀父仇人”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加上国家利益等通盘考虑,他居然可以和约瑟夫一世快乐见面,两国签订盟约,可见对于冷静的政治家来说,国家利益是超越个人感情的。当然,如果有人认为约瑟夫一世把他父亲逼自杀,让他早点得到皇位,因此还要感谢约瑟夫一世,也是一种很搞笑的说法。

  现在经过了一代人,俄国已经恢复过来,吞并了不少土地,加上德国在俄奥之间不断调解,而德国的实力已经不容小视,亚历山大二世当然也想和这两个强国搞好关系,所以他在1872年在得知奥皇要去德国访问的时候,也不请自来了。他来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探探虚实:你们两个皇帝谈什么呢?我们三个一起谈怎么样?

  因此,三皇见面并皆大欢喜,是1873年三国结盟的基础。

  不过在细节上,三国并不是同时结盟的,而是相互结盟。1873年5月,德俄签订了针对英法的军事协定,称“如有一国遭到第三国的进攻,另一国应动员20万军队支援”。同年6月,俄国和奥匈签订《兴勃隆协定》,规定如有“第三国的侵略危及欧洲和平时”,两国应“立即商讨共同的行动方针”。同年10月,德国加入该协定。这样,“三皇同盟”正式建立。

  那么,俾斯麦建立“三皇同盟”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

  除了保障德国的安全,我认为,他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吞并法国。

  请注意,这是我的大胆推测。当时的俾斯麦,是不可能说出这种计划的。就算有,他也不可能说。

  但是,这种计划却很可能存在。因为:

  1、俾斯麦对土地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贪婪。他之所以建立“小德国”,并不是不想建立“大德国”,而是深感力量不够。但如果有了“三皇同盟”,任何其他强国,哪怕是英国,敢同时与三个强国为敌吗?肯定不敢吧。

  2、德法关系已经很差,而法国总想报仇。索性以“三皇同盟”为基础,在震慑英国的同时,干脆找理由吞了法国。就算英法结盟(当时还没有结盟),在欧陆上也无法对抗三皇同盟,因此英国必须掂量掂量,敢不敢出兵救援法国。就算出兵,三皇同盟也不惧。

  3、一旦吞并了法国,德国在欧洲将更加强大,以后等消化了法国后,和俄国乃至奥匈摊牌建立“大德国”,就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不要认为我的分析很疯狂,俾斯麦深刻理解土地和人口的重要性。俄国一直在东边、南边扩张领土,幅员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俄国人侵略扩张成性,以后迟早会向西扩张的。因此,德俄不可能永远是朋友。如果德国不能及早强大自己,获得足够多的土地和人口,以后一旦和幅员是自己的三十倍、人口是自己的几倍的俄国翻脸,德国将凶多吉少。别看现在俄国地广人稀,人口不足德国的两倍,但凭借广阔的土地,以后俄国的人口完全有可能是德国的十倍以上。那时如果两国发生战争,对德国就是灾难。就算德国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但能保证永远领先俄国吗?就算领先,能弥补土地和人口的巨大差距吗?

  作为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如果说俾斯麦想不了这么远,我一点都不相信。

  因此,利用“三皇同盟”把法国彻底解决掉,应该是俾斯麦的一个大但的计划,至少是一个看起来相当可行的选项。

  这,是他在1875年威胁要对法国动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不仅英国反对,连俄国也表示反对!

  这出乎俾斯麦的预料吗?或许吧。但也可能是俾斯麦放出打法国的消息,来试探各国的态度,尤其是试探三皇同盟的可靠性。

  现在,我们不可能知道俾斯麦的真实态度,因为他很早就养成了说话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习惯。所以后世的历史学家,很多人认为他对1866年的普奥战争都没有获胜的把握。但我却认为当时俾斯麦早已胸有成竹,至少认为胜算很大,所以他说的很多“假话”,或者做的很多“假动作”,是为了迷惑对手。俾斯麦又不善言辞,他的回忆录的真实性要大打折扣(晚年记忆力减退,很多是口述,带着情绪,而且是儿子整理出版,又删改了很多),所以他的言行也迷惑了后来很多历史学家,导致对俾斯麦的解读非常复杂。

  但是,以俾斯麦早已表现出的严谨、缜密、灵活和目光深远,他想利用“三皇同盟”吞并法国,为德国谋取更长远的利益,逻辑上是完全合理的,也应该是他的一个可选项(后面还要提供更多理由)。

  但是,亚历山大二世却不是傻瓜,他的表现让俾斯麦认识到:现在的俄国不好忽悠。

  因此,俾斯麦就会做出结论:“三皇同盟”只能用于防范欧洲革命和敌人的主动攻击。而如果德国要主动攻击法国,“三皇同盟”不仅会瓦解,而且德国将很可能面临英法俄的联合进攻。

  更何况,法国毕竟是人口众多、历史文化悠久的欧洲大国,德国就算有能力全部占领法国,短期内也不可能把法国消化掉,必然付出巨大的成本,还要面对英国的不断进攻、骚扰和封锁。时间一久,德国的国力就会大为损耗。此时如果俄国在背后动手,德国基本上就完蛋了。

  因此,如果没有俄国的支持,德国根本无法对法国动手,无法在西边开疆拓土。

  于是,俾斯麦将不得不思考更深入、更长远的问题:在无比庞大、侵略成性、总想扩张东正教的俄国身边,新教的德国,该怎样保证自己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这是一个异常严肃、但又极难以回答的问题。

  我站在俾斯麦的角度,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德国必须要有强大的实力,要有能力打退所有可能的侵略。

  内因最重要。而且如果德国自己做得好,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为此,俾斯麦在1880年代把德国的所有铁路都国有化。因为过去多场战争都证明,铁路已经成了迅速调兵的重要手段。从军事角度来说,地处欧洲中部的德国,敌人可能来自各个方向。为了快速调动兵力,德国必须把铁路国有化,否则铁路属于一堆私人企业,不仅协调麻烦,而且很容易泄露军事机密。不管是主动进攻还是被动防御,都很容易泄密。

  俾斯麦当然支持私营企业的发展,支持资本家的自由竞争,但他却力主铁路国有化,这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具体问题。对于有线电报和电话行业,当时的欧洲各国也都看成重要的军事技术,从而加以控制,包括后来的无线电报也是这样,欧洲人马可尼在1901年发明了无线电报,后来跑到美国发展。所以通信技术基本上都是在美国发展,敢于在商业上大规模应用,然后推广到欧洲的。

  不多说了。德国要强大自身,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是纲。

  其次,俄国的最大弱点恰恰是其侵略性,导致它和两个强国、一个大国,矛盾不断。

  1、东南欧地区是个民族、宗教的混杂区,既有天主教、奥匈帝国的仆从国,也有东正教、俄国的仆从国,还有伊斯兰教、土耳其的仆从国,还有匈牙利、马扎尔、捷克人、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希腊等多个民族。因此,东南欧的局面异常复杂。偏偏在如此复杂的局面下,俄国已经扩张到了这里,还想继续扩张,很容易激化矛盾。在漫长的历史上,俄国和土耳其基本上是敌国,但和奥匈帝国又有盟友关系,加上英法可能在这里插上一脚,所以关系非常复杂。

  尤其是,俄国和奥匈很可能在这里闹翻。

  道理很简单,我就不拿具体的小公国举例了,抽象地说说,大家反而能更好地明白小国是怎么激化大国矛盾的。比如:

  (1)东南欧有个小公国A,它是奥匈的附庸,还有个小公国B,是土耳其的附庸。

  (2)由于民族和宗教的不同,两个小国打起来了,A打不过B,但A的旁边还有个小公国C,C信奉东正教,是俄国的附庸。

  (3)于是,A和C联手,打败了伊斯兰教小国B。

  (4)B不甘失败,就向土耳其求援。土耳其大军一到,A和C失败。

  (5)俄国一看,我的附庸C居然被你土耳其打败了,正愁找不到借口修理你呢,于是派大军过来,又打败了土耳其和它的附属国B,然后顺势在这里扩张势力。

  (6)这下子奥匈不干了:你俄国打败土耳其也就算了,赶紧撤兵,在这里扩充势力干什么?于是,奥匈也往东南增派兵力,俄奥关系紧张……

  小国纷争,就是这么把大国卷进来的。

  当然,前提是大国都想霸占这块土地,或者都想在这块土地上扩张势力。

  而当时的俄国、奥匈和土耳其,恰恰都想在东南欧扩张势力。土耳其总体上处于守势,俄国、奥匈,总体上处于攻势。

  因此,俄国不仅和土耳其是敌国,而且一旦在东南欧大幅扩张势力,就很容易和奥匈激化矛盾。

  不仅如此,由于俄国也在大力发展海军,而且早已可以从波罗的海、黑海、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我国的海参崴)这三个战略要地,向全球派出海军,因此和英国的关系也长期紧张。

  所以,俄罗斯和两个强国--奥匈帝国和英国,以及一个大国--土耳其,矛盾不断。

  这种矛盾是俄罗斯的扩张本性决定的,是根子上的,不可能消除。

  那么,德国能不能利用这种矛盾呢?

  当然可以。但前提是:耐心等待时机。

  这个时机就是:俄国人犯了糊涂。不管是由于贪欲还是错判,总之,俄国人犯了糊涂,同时和英国、奥匈、土耳其为敌。

  这种机会曾经出现过,那就是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但是当时普鲁士还不是很强,根本没有重创俄国的实力。因此就算机会来临,普鲁士既抓不住,也不敢抓。

  但是,现在德国已经有了强大实力,如果俄国再一次犯浑,向南大规模攻打土耳其,英国必然来救,法国也有可能再次和英国联手。如果俄国同时和土耳其、英国(乃至法国)开战,必然会再次极大地损耗实力。那时,觊觎东南欧土地的奥地利估计也想打俄国了。而德国也可以加入战团,给俄国以致命一击,在东欧平原抢夺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如果是这样,德国将可以获得安身立命的广阔土地。而失去了东欧平原的俄罗斯,将彻底不能翻身。

  也就是说,长期来看,东欧平原只能有一个大国,现在当然是俄国。但如果俄国犯了严重错误,同时和多个强国为敌,那时德国将站在多国一边,大家联手,让俄国永远失去(至少大部分)东欧平原,从而永远不能翻身!

  而那时的德国,将享有东欧平原的大部分土地。完全可以保证自己的长期生存和发展了。

  但是,这个机会很难遇到。因为俄国人也会盘算:我旁边的德国已经这么强了,一旦我要打土耳其,而英国要派兵干预,我还敢像过去那样大规模动武吗?

  因此,列强中间有一个强大的德国,也会让列强比过去保持更为清醒的头脑,这也让德国更难抓住机会。

  而且,就算机会来了,德国仍然需要像过去一样,保持平和的态度,显得自己是“被欺负”的一方,以便消除多国的戒心,赢得多国的支持。然后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动德国无与伦比的陆军,摧枯拉朽般地战胜对手。等那时各国明白过味儿来,德军已经占领东欧平原了,以后就算在政治和军事上有所让步,也无关大局。

  因此,机会是很难遇到的。终俾斯麦一生,都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对于俾斯麦来说,他只能尽量维持“三皇同盟”,耐心地等待俄国犯错误。就算俾斯麦等不到,但以后的德国能等到、并抓住这样的机会,也行啊。如果实在等不到这样的机会,如果俄国人始终不犯这种错误,那就只能不断强大自身,继续等待。

  也就是说,对于中央强国--德国来说,就算几十年,乃至上百年都等不到这样的机会,也必须在始终强大自身的前提下,像个孙子一样,耐心等下去。

  这是没办法的事。孙武说过:“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也就是善于用兵的人,老成谋国的人,先要保证自己不被打败,然后耐心等待敌人犯错误,然后再战胜敌人。

  在保证自己处于不败地位的情况下,可以创造机会,比如诱导对方犯错误,以加速己方的胜利,但也不能强求。如果对方就是不犯大的错误,没有落到“被战胜”的境地,那也没办法。更何况,德国的综合战略地位,包括地理位置、幅员、人口和资源,要天然地弱于英国和俄国。这种情况下,只能耐心等待机会。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你这种想法太离谱了,那个年代的俾斯麦怎么可能想这么多?

  对此,我有四个理由。

  第一,俾斯麦熟读历史,深知土地、人口的重要性。

  普鲁士为什么要扩张?腓特烈大帝为什么要推广土豆、尽量繁殖人口?因为普鲁士非常明白土地和人口的重要性,明白国家一定要有战略纵深。俄国人也是一样,以前的蒙古、波兰,乃至不久前的拿破仑,还能占领莫斯科,就说明俄国的战略纵深还是不够大,俄国还有可能亡国。因此必须继续扩张土地和人口,让俄国更加安全。

  第二,俾斯麦之所以要和奥匈帝国搞好关系,不仅是怕奥匈和法国联合,而且更是为了对付俄国。

  如果奥匈帝国站在俄国一边,对德国来说简直是噩梦。因此,德国无论如何都要首先和奥匈搞好关系,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第三,俾斯麦完全看得到德俄两国存在巨大冲突的可能。

  我们先看看五十年后的希特勒是怎么看待德国的生存问题的,在回过头说俾斯麦。希特勒在他出版于1930年代的《我的奋斗》中,对未来的世界格局有相当透彻的看法。

  希特勒认为,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科技越来越发达,地球越来越小,未来世界上必然会出现能称霸全球(而不是某个地区)的“超级大国”,而且最多两个,其中一个必然是美国,因为美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也有不少资源,还被大洋阻隔,易守难攻,地理位置太优越了。美国旁边的加拿大虽然大,但人口太少,气候也太寒冷;墨西哥太热,人口和幅员都不够。美国海军也很强,这样的国家可以轻松打别人,但别人却很难打美国。因此,美国就是美洲和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这种全球性的超级大国,和过去的所有区域性大国,比如罗马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蒙古帝国,都完全不同。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全球性大国。

  请注意,严肃地讨论“超级大国”这个概念,首先起于希特勒。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超级大国”这个词是希特勒发明的。

  另一个超级大国,很可能是俄国或苏联。因为俄国的幅员比美国还辽阔,人口也多(当时苏联1.6亿人,而德国“只有”8000万人),资源也很丰富。而欧洲其他地区,全都是面积不大的小国。无论是英法还是德国,潜力上都根本无法和俄国相比。

  既然世界上只能有两个超级大国,已经被美俄给占了,那么德国怎么办?

  一想到这里,希特勒一定会感到非常痛心吧。站在本民族的角度,日耳曼人有那么灿烂的科学和文化,说明人种非常优秀,甚至是最优秀的(这当然是希特勒的看法),居然由于天然的地理劣势,被限制在中欧这么一小块地方,无法向四周自由扩展,这实在是太憋屈了!

  最终,希特勒得出一个结论:德国必须成为世界两强之一,否则未来没有任何希望!因为全球的土地就那么多,大家都要繁衍人口,迟早会因为人口膨胀、各自要扩张自己的文化、占有更多土地,而打得你死我活的!因此,德国必须尽快成为两强之一。这不仅是为了德国,也是为了人类。而要成为两强之一,必须首先打败还不是那么强的俄国/苏联!把东欧平原抢过来!

  因此,从超长期发展的观点来看,德国和俄国/苏联的关系,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进而,希特勒得出结论:留给德国的时间不多了,如果任由俄国、美国这么发展下去,最终欧洲将以德国为中轴线,分成东西两半,东边由俄国控制,西边由美国控制。那时,无论是德国、英国还是法国,都将毫无希望可言。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希特勒是个魔鬼般的天才?

  在分析世界大势上,他确实相当深刻。

  顺便说一句,在当今世界,美国仍然是超级大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也会如此。当今世界还会有另一个超级大国吗?如果有的话,会是谁?俄国还是中国?也就这两个最有可能的选项了吧。如果是中国的话,我国该怎么处理各种国际关系,尤其是和美国、俄国的关系?如果除了美国之外,当今世界已不再有超级大国,那么,中国又该怎么处理国际关系?怎么变成超级大国?假如我们真有这样的雄心壮志的话。

  不多说了,回到本系列的话题。

  如果希特勒是个俄国人或美国人,或许他这辈子会过得心安理得吧。但他偏偏是个归化于德国的奥地利日耳曼人,要为日耳曼民族谋长远发展。他觉得日耳曼人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民族,德国理应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所以在《我的奋斗》中提出了一个宏伟计划,就是要消灭和肢解俄国,把东欧平原抢到手,赶走和消灭“低劣的”斯拉夫人,为日耳曼人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为此,他感到“时不我待”、“责无旁贷”,偏偏又机缘巧合,所以后来掀起了万丈波涛!

  好了,希特勒先说到这里,因为他经历过一战,已经了解美国的雄厚国力,认识到美苏两个国家在地理、幅员、人口、资源上的巨大优势。所以经过深入思考,得出“超级大国”的结论好像也挺合理。但是在俾斯麦时代,俾斯麦能有希特勒的认识吗?

  当然是不可能的。当时的科技毕竟还不像后来那么发达,加上美国执行和英国类似的“孤立”政策,国力也不是很强,因此俾斯麦也未必认为美国对欧洲会有什么重大影响。但是,要说他看不到俄国的巨大潜力和威胁,看不到德俄两国存在潜在的巨大冲突可能,看不到两雄不并立,那不可能。

  也就是说,既然五十年后的希特勒已经形成了“超级大国”的清晰看法,认为德俄不并立,那么,比他更智虑深远、老成谋国的俾斯麦,必然会认识到德俄关系非常重要,也非常危险。

  站在俾斯麦的立场上,德国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彻底打服俄国。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像过去打败奥地利、法国那样,耐心等待和创造机会,绝不能像拿破仑那样鲁莽。

  别看当时已经有“三皇同盟”,德国和俄国的关系貌似很好,但我得出这个结论是有充分理由的。不仅因为1875年当德国想打法国时,俄国却站在法国一边,让德俄关系出现了阴影,更因为在1876年,俄国和土耳其又闹别扭了。简单地说,亚历山大二世感觉俄国已经休养生息了二十多年,现在恢复了体力,于是又想过来教训土耳其,在东南欧扩展领土和势力了。

  那么,俾斯麦该怎么应对呢?

  他的做法,就是我要说的第四个理由。

  也就是说,俾斯麦已经认识到德国要想长治久安,必须扳倒俄国,前面说了三个理由:第一,他熟读历史,深知土地、人口的重要性。第二,他无论如何都要先把奥匈帝国拉住,防止最坏情况出现。第三,他完全看得到德俄两国存在巨大冲突的可能,德国未来的首要敌人,已经是巨大但仍充满扩张性的俄国。

  而第四个理由,就是在1876年及以后几年的俄土纷争中,他的做法所体现出的意图。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权力背后          青云直上

医路高升          雄才官道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可关注本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