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俾斯麦到一战(19)---- 巨人的离去

风云野 生存意志 2019-07-12

  本系列前篇:

直挂云帆济沧海 ----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2)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3)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4)----普奥战争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5)----反思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6)----后续手段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7)----普法必战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8)----建立德国真的很简单吗?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9)----普法战争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10)----腓特烈大帝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11)----从拿破仑到俾斯麦时代

从俾斯麦到一战(12)---- 政治架构,以及英明的威廉一世

从俾斯麦到一战(13)---- 普法战争后的条款、梯也尔和德国短暂的黄金时代

从俾斯麦到一战(14)---- 党派斗争与国家治理

从俾斯麦到一战(15)---- 俄国的崛起、波兰的灭亡,以及德国和英法的关系

从俾斯麦到一战(16)---- 三皇同盟

从俾斯麦到一战(17)---- 俄土战争

从俾斯麦到一战(18)---- 1880年代俄国和德国的关系,保加利亚危机

  当保加利亚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大公正在为婚姻问题搞得德俄两国鸡犬不宁的时候,塞尔维亚在奥匈的支持下,对保加利亚动手了。

  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

  事情的起因是,1885年9月,原属于土耳其的东鲁米利亚省,发生了革命,宣布与保加利亚公国合并。也就是这块土地被保加利亚给吞并了。俄国看保加利亚不听话,就建议由土耳其收回东鲁美利亚,俄国的建议得到了德、奥、法、意的支持。但是英国却不同意,英国提出了一个和稀泥的方案,建议土耳其任命亚历山大一世大公为东鲁美利亚的行政长官,也就是东鲁美利亚名义上还算是土耳其的,但实质上属于保加利亚。显然,这是英国想拉拢保加利亚。

  英国的干涉让俄国、奥匈帝国都很不高兴。奥匈虽然和英国的关系还算可以,但也不愿意保加利亚扩大地盘。于是塞尔维亚在奥匈的支持下,对保加利亚宣战了。塞尔维亚也是俄国的仆从国,1878年在俄国协助下获得了完全独立。但是,塞尔维亚也想建立“大塞尔维亚国”,现在趁着大国矛盾,倚仗着奥匈的支持,想利用打保加利亚的机会扩大地盘。1885年11月14日,塞尔维亚向保加利亚宣战,侵入保境。

  但没想到的是,塞尔维亚军队根本不能打,反而被保军反击获胜,保军反而打入塞尔维亚境内,直逼首都贝尔格莱德。

  奥匈一看,偷鸡不成蚀把米,就向保加利亚边境增兵,威胁保加利亚撤军。加上英国的斡旋,于是保加利亚、塞尔维亚讲和。由于保加利亚是获胜的一方,各国都接受了英国的建议,土、保签订协议,由亚历山大一世大公兼任东鲁美利亚的土耳其行政长官。

  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呢?虽然不得不同意土、保协定,但对亚历山大一世大公更加愤恨。于是在1886年8月21日,一部分亲俄的保加利亚军队,在俄国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亚历山大一世大公的统治。保加利亚国内十分混乱,一部分支持大公的人要求大公复位。俄国大怒,威胁要占领保加利亚。在俄国的压力下,亚历山大一世大公被迫放弃国王的位置,于1886年9月7日离开保加利亚,跑到了奥地利。

  嗯?保加利亚和奥匈不是敌国吗?怎么他又跑到奥地利了?这里面事情很乱,就不多说了。总之他跑了,而且在1893年死在了奥地利,也没能和德国公主结亲。保加利亚呢?俄国派出特使,希望保加利亚能选出俄国中意的国王,可惜未能如意,于是俄保断交,沙皇的“尊严”被践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进一步的结果是,亚历山大三世威胁要占领保加利亚。

  此时奥匈又出来干涉,因为俄国一旦进军保加利亚,势必借道罗马尼亚。于是,俄国很可能借机控制罗马尼亚,到时候匈牙利将处于俄属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三面包围中。进一步,奥匈帝国直通黑海的多瑙河贸易线,理论上就得看俄国的脸色了。因此奥匈这次强烈反对俄国出兵。1886年11月13日,奥匈外交部长卡尔诺基在匈牙利议会发表演说:俄国无权占领保加利亚并单独决定其命运,否则兵戎相见!

  俄国舆论大哗,普遍认为俄奥协调已失去意义。俄国军方和泛斯拉夫派,甚至考虑对奥匈实施军事打击。这又引发德国的关注,俾斯麦又出来当和事佬了。考虑到双方实力和俄国的外交处境,亚历山大三世不得不忍住冲动。不过,如果俄国想在巴尔干动手却总是遭到奥匈的强烈阻挠,而德国又倾向于站在奥匈一边,俄国人会怎么想呢?不仅三皇同盟迟早又会变成废纸,而且和德奥尤其是奥匈的关系,恐怕也会变成敌国吧。

  客观上,奥匈的做法保护了保加利亚,这赢得了保加利亚人的好感。于是,保加利亚于1887年7月7日又选出了一个亲奥、德的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的斐迪南一世(1887~1908在位)为大公。保加利亚危机,算是暂时平息了。

  这个过程是不是特别乱?

  确实。因为巴尔干半岛的宗教、民族复杂,小国林立,很多小国又都想扩张势力,彼此矛盾不断,而且动不动就开打。这里又有英国、奥匈、俄国三个大国的势力,以及不大不小的土耳其,法国、意大利也总想来插一脚,德国又隐藏在奥匈身后,所以巴尔干的事情特别混乱,就是个火药桶。这里通过详细叙述保加利亚危机,大家已经可以充分看到巴尔干半岛的局势是多么混乱、各大国是多容易被搅进去。以后巴尔干还会有很多事情,但为了不影响主线,我将尽量简化。

  回顾这场危机,俄国遭到了失败,不仅失去了保加利亚这个仆从国,而且奥匈和德国的势力在保加利亚站稳了脚跟。俾斯麦表面上在调和各国矛盾,但暗中却支持奥匈。很明显,这是他想故意加深俄国与奥匈帝国的矛盾,想激怒亚历山大三世在巴尔干动武。

  但另一方面,俾斯麦又要做好人,想建立一个包括俄国、奥匈、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国在内的复杂的同盟体系。一时间,各国外交官以柏林为中心,穿梭不断。应该说,俾斯麦取得了比较明显的外交成果,后来德、奥、意大利建立了三国同盟,但是俄国却没有参加。

  为了维持和俄国的关系,俾斯麦又于1887年6月18日,和俄国签订了《再保险条约》。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1、如果德俄一方与第三国交战时(但法国和奥匈帝国除外,这两个国家过于特殊),另一方应保持善意中立。

  2、双方约定维持巴尔干半岛的现状,并重申在1881年已经同意的原则,即德、俄共同对土耳其施加压力,不许外国军舰进入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这实际上是针对英国。

  3、德国承认俄国在保加利亚和东鲁美利亚的优势地位。这既给了俄国面子,又体现出德国不想得罪英国的意图。

  请注意,这个《再保险条约》的签订时间,在保加利亚选出新的亲奥匈和德国的大公之前。

  因此,对于俾斯麦来说,《再保险条约》的实质,是继续破坏英俄关系,并安抚俄国,让俄国的愤怒转向巴尔干半岛和土耳其,甚至包括奥匈帝国。更深的意图是:俾斯麦还想继续挑唆俄国在巴尔干地区找事,希望俄国犯下和多个大国同时开战的严重错误,但表面上又要继续保持德国维持欧洲和平的形象。

  这和俾斯麦之前的所有做法,保持了逻辑上的一致性,他始终想给俄国“挖坑”。

  不过,从《再保险条约》可以看出,德奥关系不仅要比德俄关系近,而且法国正在和俄国越来越近。因为很显然,当时俄国不可能从陆地上打法国,俄国也不想在海外扩张和本国不接壤的殖民地或版图,因此和法国没什么殖民地纠纷。但是,如果德国和法国发生战争,按照《再保险条约》的约定,俄国不需要对德国保持善意中立。那么,俄国会不会对德国保持“恶意中立”,甚至对德国开战呢?

  理论上不是没有可能吧。

  因此,《再保险条约》又是德俄双方妥协的产物:德国要考虑和奥匈的特殊关系,俄国也为法俄关系的继续改善留了口子。

  这不仅因为当时德国越来越强,而且法国也想拉拢俄国。为了改善法俄关系,法国在俄国的投资越来越多。俄国为了发展经济,富国强兵,对此也很欢迎。因此在1880年代,法俄两国正在日益走近。这一点,是俾斯麦无法阻止的。

  不管怎么说,1887年的保加利亚危机总算过去了,俾斯麦在外交上又取得了一些成果。

  时光进入1888年,德国的巨人开始凋零。

  第一个,就是威廉一世,他于1888年3月9日在柏林去世,享年91岁。他是一个目光深远的政治家,善于识人用人,也很超然。关于威廉一世,本系列过去已经介绍过很多,就不多说了。

  第二个,是他的儿子,腓特烈三世(1831~1888),在位99天,于当年6月15日,因患喉癌去世。他死后,他的儿子威廉王子继位,这就是威廉二世。

  腓特烈三世一辈子生活在他父亲和俾斯麦的阴影下,加上执政时间短,在国家大事上的作用不大,这里也就不多说了。相反,年仅29岁的威廉王子成为皇帝,反而给日益老迈的德国政坛注入了相当大的活力。威廉成为皇帝后,也放话继续倚重俾斯麦治理国家,保持了政治上的稳定和延续性,这对德国是非常重要的。

  只是,威廉二世毕竟还是个年轻人,总想亲自执政,摆脱俾斯麦的影响。加上两人在很多执政观点上不和,于是在1890年3月18日,俾斯麦在先被皇帝解职的情况下,向皇帝递交辞呈,正式下野。

  德国最重要的缔造者,执政28年的首相,被年轻的皇帝解职,这在当时的欧洲是超级重磅新闻。一个时代,结束了!

  对于德国政坛来说,这不亚于一场地震!

  近代目光最深远、手段最灵活的政治家,从此离开了政坛。

  关于俾斯麦的被解职,一般都说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当时德国党派斗争激烈,保守党在大选中失败,俾斯麦想采取强硬措施解散议会,这遭到了威廉的反对。

  第二个原因是,1889年德国煤矿工人举行大罢工,要求提高工资,俾斯麦要强力镇压,也遭到了皇帝的反对。俾斯麦的理由是:工人们在社会民主党(德国工人党)的煽动下总是要提高工资,因此决不能随意满足工人的要求。皇帝则说他刚登基一年,不想让臣民流血,而且皇帝认为主要责任在资本家一方,应该提高工人工资。最后,皇帝的要求得到了满足。

  第三个原因是,俾斯麦要求反对党领袖不能随便见皇帝。在见皇帝之前必须先给自己通报。这就是赤裸裸的权力之争了。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但主要就是这几点。

  这些原因都对,但归根结底,是权力之争,是皇帝想摆脱俾斯麦的影响,想亲自处理政务。俾斯麦下台后,皇帝立刻任命自己的亲信卡普里维为首相。

  关于工人的工资问题,或许读者会觉得俾斯麦对工人很残酷,这和他于1881年主动推行社会保险制度好像挺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俾斯麦一方面要搞社保,尽量给与工人各方面的必要保障,但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工资太高、福利太好,否则德国的工业品将失去竞争力。这一点,后来威廉二世也是赞同的,因为皇帝发现总也不能满足工人的要求。提高工资后,工人们在社会民主党的煽动下,还会要求更高的工资。在皇帝看来,这是一种可怕的贪欲。皇帝信奉的原则是“各应得其所得”,归根结底还是一种等级思想,这和社会民主党奉行的“人人平等”的观念是不同的。

  在这里笔者必须说明,俾斯麦绝不是漠视工人的工作和生活,他很关心工人的工作保障问题。1886年,德国一个造船厂没有活,工人们面临失业,因为德国的某个大公司拒绝让这个造船厂接单,声称英国有更丰富的经验。当时还是王子的威廉把这事告诉俾斯麦后,俾斯麦大怒,要求这家公司必须把业务交给德国造船厂,并且说:“从今以后,德国的轮船只由我们自己的公司制造!”

  造船厂的工人听到消息后激动不已。他们感谢俾斯麦,感谢威廉二世。1888年威廉登基后去视察这个厂,几百名工人们围成半圆形,中间站着一位年纪最老、须发皆白的老工人,为他献上一顶桂冠。当时场面极为隆重,工人们都很虔诚,这是威廉二世生平第一次得到桂冠,他也很感动,把这事儿专门写在他的回忆录中。他写到:“我从自己最朴实的工人那里得到了桂冠。”

  那么,威廉二世又是个什么人呢?

  他出生时因为妈妈难产,左手有些残疾,不能干活,这让他有意锻炼右手,据说右手后来力大无穷。但是,出生时的难产以及左手的残疾,让他的思维与众不同。随着执政的继续,人们越发觉得他思想怪异,感觉他有精神狂躁症,也有轻度的精神病。比如,在和贵宾握手时,他喜欢把戒指藏在右手的手心里,正面朝上,然后使劲和宾客握手,往往把宾客疼得泪水直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这种变态癖好并没有减少,有一次,他在健身房用铅笔刀割断了一位将军的裤子吊带,因为他就想看将军出丑,然后哈哈大笑。

  也就是说,皇帝的第一个特点是,他至少有轻度的精神病。

  第二个特点是极具小聪明,尤其是在政治上。这让他刚愎自用,自命不凡。

  比如,他年轻时就很懂得在皇储父亲和皇帝爷爷之间玩平衡,谁的决策对他有利,他就听谁的,然后再在另一方花言巧语地解释。由于他毕竟是个孩子或青年,大人不会太当回事,往往也就蒙混过关了。通过观察大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他也学会了这些技术,并善于左右逢源,也在身边拉起了一群年轻人,作为他的辅助。

  1888年他登基后,也反复表扬俾斯麦的贡献,并说要继续倚重老相国的经验,向老相国学习如何治国。但是两年后,当他感觉翅膀已经硬朗时,尤其是他的一帮朋友逐渐在国家占据要职后,这时就踢开了俾斯麦。不管怎么说,从政治手段上看,还是很高明的。

  至于他的政治势力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分成多个派别,这样他好分而治之。而且每过一段时间,他都要淘汰掉一些人,不断吸收新人加入。所有这些,都是他有意而为,从政治手段来看,这也非常高明。

  这些高明之处,威廉自己也有清醒的认识,所以他自我感觉很好,因此刚愎自用,自命不凡。他的阅读速度很快,简直可谓生吞,因为他觉得只要了解一些事实就够了,别人深入的分析和思辨都不算什么,他已经很高明了。

  作为有着特殊地位的王子和皇帝,居高临下玩这些手段,只要不是太过分,总能玩得很溜。但是,内部的政治斗争、驭人之术,和治理国家完全不是一回事。威廉后来的做法,证明他在治国尤其是外交战略上是完全不合格的。他下台后,德国历史学家认为他是德国“最聪明的笨蛋”。

  而且,他在甩开“旧人”时毫不留情,好像过去的友谊和交情完全不存在,这让人觉得他太过冷血。他一辈子只有对俾斯麦多次表示过尊重,在自传中对俾斯麦发牢骚之前,也要先反复强调这一点。显然,俾斯麦在德国的地位实在太高,功绩实在太大,他绕不过去,也不敢犯众怒。虽然在1900和1910年代,他想在德国掀起纪念威廉一世的风潮,让人们认识到德国的建立和发展,最大的功劳属于他爷爷,并尊奉他爷爷为“威廉大帝”,但是大多数德国人并不认同这一点。德国人并不讨厌威廉一世,也不讨厌他,只是认为最大的功勋仍属于俾斯麦。民间纪念俾斯麦的活动,要远远超过纪念威廉一世。俾斯麦在各地雕像的数量,也超过威廉一世。

  威廉二世的第三个特点,是一辈子都有点孩子气,不成熟。他好像不会从经验中学习,这大概和他过于顺利的成长和执政经历有关,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他自命不凡。他不愿意聆听别人的忠告,会把交谈变成他一个人的狂妄的长篇大论。1908年,一位精明的宫廷官员叹息道:“他是个小孩,一个长不大的小孩。”他最信任的朋友、足智多谋的菲利普·奥伊伦堡,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威廉在继位后11年里)表面上看,他是越来越沉着,……但他的内心世界却毫无变化。”

  一位跟随皇帝多年的副官,在1930年代后期的日记中写道:“这些年来皇帝真是丝毫未变,以前发生的每一件事,今天还在发生,唯一的不同是……那时他的一举一动都会产生重大意义和实际后果,今天却是微不足道了(因为此时他已经不再是皇帝,在荷兰的一个庄园养老)。”

  第四个特点是,他很容易受媒体影响,也就是受大众和肤浅的政治观点的影响。这也是他不成熟、孩子气的一个佐证,本质上是功力不足,没有深入思考后的定见。

  这,就是威廉二世。他聪明但肤浅,做事没有连续性,在治国上完全缺乏深谋远虑,所以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葬送了德国,也葬送了霍亨索伦家族的皇位。如果威廉二世能谦虚一些,尤其是向不善言辞的俾斯麦谦虚一些,把俾斯麦的深刻思想和谋略掏出来并且学到手,那么,德国不仅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胜,而且绝对不会面临两线作战的局面,尤其是不会和英国开战。那时,德国将真正高枕无忧。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取胜的机会,以后再说。这里先说说俾斯麦为什么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政治家,他的罕见谋略到底表现在哪里,比别人高在哪里。

  一、俾斯麦具有极为高远的理想,他的行动说明,他已经充分认识到人类社会之间的最高竞争,是基于人口和土地的文化竞争。他的一切做法,从是要从根本上扩张普鲁士和德国的土地、人口,最终是文化。文化竞争,是人类社会最高层面的竞争,俾斯麦的行动说明,他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

  重复一遍:人类社会最高级别的竞争,是基于人口和土地的文化竞争。

  很多政客,都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在采取各种权宜之计时,都忘记了这一点。

  二、怎样从根本上发展德国的文化呢?这基于俾斯麦的政治理想和对德国政治体制的建构。他的政治理想是君主立宪的分权制,君主必须有一定权力,但是首相领导的内阁,以及人民选举出的议会,也都各有一定权力,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权力制衡,同时人民又有一定的言论自由,来保证体制的活力和长久运行。

  而且,内阁最好是保守派占多数,所谓保守派,就是拥护君主体制的农村地主阶级,也就是容克贵族。土地和农业是一切之本,有恒产者有恒心,德国可以实行工业化和城市化,但德国农村一定要保持传统,这始终是俾斯麦根深蒂固的思想。

  那么,为什么德国/普鲁士要实行君主立宪,而不是美国式的共和体制呢?或者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呢?英国国王基本上是个摆设,对国家决策几乎不起作用。这种君主立宪是俾斯麦极力反对的,他希望德国皇帝掌握军队,哪怕自己受到制约也在所不惜。

  这源于俾斯麦更深层的思想。俾斯麦认为,有土地的容克贵族,才会真正为国家做长远考虑。而城市资产阶级和市民、工人,如果没有足够的土地和房产,本质上是不会为国家长远考虑的,他们只会逐利。他自己就是容克大贵族,也是这么做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普鲁士或德国,可谓鞠躬尽瘁。当然,他也为他自己,为他的家族,为容克贵族而努力。

  俾斯麦还认为,政治和外交,是政治家和外交家的工作,这需要长期的学习和训练。普通公民可以有选举权,但他们鼠目寸光,只会为自己的短期利益考虑。因此,政治和外交工作谁来做呢?谁有充分的时间来接受专业学习和训练呢?当然是容克贵族子弟。

  也就是说,国家的政治和外交,必须由经过相关长期训练的精英来掌握。如果一人一票,最终任何人都可能成为首相或部长,来实际操作国家的运行。这肯定不行,因为忙于赚钱的资本家、普通市民和工人,根本没有时间接受专业的政治和外交训练,他们也会为了迎合选民,采取短视做法。虽然不排除有个别人是天才,可以做得很好,但作为一个群体,大众选出来的一般都是媚俗者、煽动家,肯定不如经过相关长期训练的政治精英群体。因此,具体到德国,国家的运行必须由容克政治精英来掌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一定权力的君主,由君主来指定首相,首相负责组阁。

  那么,如果国家的具体运行由首相和内阁负责,人民选出的议会有财权,还能随便提意见,君主如何保持一定的权力呢?

  此时,只有君主控制了军队,才能让君主具有先天的巨大权力。这样,有军权的君主,可以凭借自己的睿智目光选择首相,让首相来组阁、运作国家就行了。如果首相做得不好,君主可以指定新首相。在这种制度下,首相和内阁部长必须好好干,否则就会被免职。

  而且,时欧洲各国的王族,都会对继承人做极为严格的教育。一般从六岁开始,未来的继承人就要学习多门语言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军事课程。王族会请最好的老师,课程体系也很庞大,学习抓得很紧。因此王族成员一般都知识渊博,在这种情况下,选出的皇帝应该不会很差。相比之下,英美法国的民主制度只能选出迎合选民的政客,而大众的眼光总是短视的。这些政客为了选票,为了连任,必然会采取迎合大众的政策。长期来看,国家政策就会短视化,这对国家根本不是什么好事。因此在俾斯麦看来,美国、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不如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这,就是俾斯麦的政治理念。

  笔者认为,这种理念很高明。

  在十八、十九世纪,像普鲁士/德国那样的后进国家,在赶超英国的过程中,这种政治架构是最好的。或者说,这种制度让国家的进步速度更快。在德国真正摆脱四方威胁、让自己的文化能长治久安、发扬光大以前,这种制度需要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可惜,再高明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体系,也有漏洞。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一样,都有巨大的漏洞或缺点。

  德国政治体系的漏洞是:如果君主太具有权力欲,想亲自运行这个国家,偏偏他的眼光和判断力又很一般,那怎么办?

  也就是说,凭借手里的军队,假以时日,战略眼光低下、见识肤浅的君主,实际上是可以为所欲为的。长此以往,将让国家陷入灾难。

  威廉二世就是这样。

  虽然,威廉二世的眼光还不算太差,也没有像历史和其他国家的昏君那样为所欲为,但他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行政干预权,实际决策都出于他。他的用人和外交战略,已经给德国造成了无可挽回的伤害。

  可惜,实在可惜。

  三、俾斯麦又是一个现实主义政治家,他的一切决策不仅服从于最高理想,而且都以双方的综合力量对比,为最终依据。这种力量对比,绝不是表面上的双方军队数量和武器装备的性能,而是基于国力、民心、外交的综合对比。相比之下,军队数量和武器性能只是很表面的东西。

  四、在具体运作上,俾斯麦的手段非常灵活,但灵活的手段是为长远目标服务的,他不会无原则地灵活。通过本策论已有的大量介绍,大家早已可以看到他在“谋势”方面的高超技巧,和极为灵活的随机应变。

  外交方面,在打击敌人前,俾斯麦一定要先麻痹和激怒敌人,并且让敌人陷入外交孤立的环境。他总是能团结多数,打击少数。只有当条件成熟、敌人已经犯下无可挽回的严重错误时,他才会使出雷霆手段。如果敌人始终不犯错误,那他就继续耐心等待,并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对敌人发动心理战,引诱对方犯错误。内政方面,他采取了很多发展经济、保障人民工作和收入的措施。

  但在本质上,他不会迎合大众。具体地说,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他不会实行短期效果很好、但长期效果很差的措施。这是他和多个党派、和议会长期冲突的根本原因。

  五、具体来说,外交方面,有以下几个原则。

  1、德国必须和奥匈帝国建立最紧密的关系。

  2、和英国的关系不远不近,但决不能成为英国的敌人。

  在英国的核心利益上,也就是在海洋和殖民地问题上,只要不触犯英国的利益,英德之间就不容易成为敌人。而要做到这一点,看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德国不(大力)发展自己的海军,不在海外(大力)建立殖民地就行。

  3、不必苛求德法关系。要挑唆英法矛盾,只要英法有矛盾,英法不能结盟,德国西边就不足为虑。

  4、德国最大的敌人,是俄国。但是又要保持和俄国的友好关系,要诱使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犯错误,这样德国才有机会。而长久来看,具有扩张野心的俄国,一定会犯这种错误的。

  5、能破坏法俄关系当然更好,但是只要英国不加入,哪怕今后建立了法俄同盟,也不值得太过忧虑。长期来看,法俄一定会因为中间的德国而走到一起的,德国挡不住。如果法俄和德奥交战,双方2:2,再考虑双方人口、GDP、军队、地理等情况,德奥并不怕法俄。此时,英国的态度才是关键。这再次强调了不能和英国为敌的重要性。

  6、尽量团结南边的意大利。这样,法国很难从西边进攻奥匈。甚至,德奥意三国,会对法国形成更大威慑,让其不敢太过支持俄国。

  7、德国不要在巴尔干半岛惹事,那里是俄、奥匈、英、土容易出矛盾的地方。让他们和一堆小国闹去吧,不仅可以挑唆英俄关系,而且俄国也更容易犯错误,奥匈也会因为和俄国的矛盾,更依靠德国。

  以上,就是俾斯麦处理欧洲大国关系时的外交根本原则。但他没有明说,是笔者帮他总结的。

  那么,为什么俾斯麦在处理外交上会如此谨慎,要求普鲁士/德国不仅在国力和军力上超过对方,而且要在外交上尽量让对方陷入孤立,在军事上让对方犯下明显的错误,然后才动手呢?

  因为普鲁士强敌环伺。

  这一点,在十九世纪前叶,已经有很多普鲁士的忧国之士认识到了。因此俾斯麦也看到这一点,不算奇怪。

  还有一个人,也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他就是老毛奇。

  老毛奇在三场战争中的功绩,尤其是在普奥和普法战争中的战功,之前已经说过,这里就不多说了。他是德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如果说俾斯麦在政治上对敌人基本做到了算无遗策,那么在军事上,老毛奇也做到了这一点。这两个人,一个人在政治上“谋势”,一个人在战场上动武,让普/德军,成为欧洲乃至世界上战斗力最强大的军队。德军的威名,一直到今天都长盛不衰。

  老毛奇,全名是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他生于1800年,死于1891年。

  也就是说,在俾斯麦去职一年后,德国最功勋卓著的军事家,也去世了。之所以称他为“老毛奇”,是因为后来还有个“小毛奇”,本策论后面再说。

  老毛奇和俾斯麦一样,出身于容克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普鲁士军官。1821年,老毛奇在丹麦军队中渡过了一段不愉快的时光后,加入了普鲁士军队。他很喜欢艺术和音乐,从军时发表过几篇散文和史略,还把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翻译为德文。在历史界,《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一本著名的大部头,老毛奇把它翻译为德文,可见用功不小。而且从他发表的文章可以看出,他不仅有相当的史学功底,而且知识面很广泛。

  在1820年代,年轻的老毛奇已经认识到普鲁士强敌环伺了:东边是俄国,西边是法国,南边是奥地利,北边是英国海军控制的波罗的海。在这种情况下,普鲁士必须努力发展自己,枕戈待旦,否则没有任何希望。

  1834年,老毛奇奉命到土耳其,做了土耳其苏丹的军事顾问,帮助土耳其进行军事改革。在此期间,他对奥斯曼帝国的疆域做了深入走访,足迹东至幼发拉底河(现在的伊拉克)。他喜欢南方的艳阳和地中海边的新鲜空气,研究当地的古物最令他兴奋。这对治疗他因为柏林冬天“灰蒙蒙的雾、湿淋淋的阴沟和慢慢长夜”而患上的抑郁症,大有好处。

  1840年代,他回到普鲁士,然后不断晋升,1857年被当时的威廉亲王(后来的威廉一世)任命为总参谋长。在此期间,他深入研究了俄土战争的历史,有一段时间还住在罗马,详细绘制了罗马地形图。

  1860年代,随着普鲁士的不断壮大,老毛奇开始认真思考两线作战问题。1870年以后,尤其是1880年代,随着德俄关系的日益恶化,以及法俄之间的日益接近,他对这个问题更是反复研究。他越研究就越悲观(这大概也和他的抑郁症有关)。尤其是他认识到,决不能单从军事角度看问题,必须上升到政治高度。

  在大约90岁的时候,老毛奇留下了一句预言性的警告。他说:“在欧洲发动战争的人,会引火烧身。”1891年4月24日,91岁的老毛奇在家中安详地去世,保持着他一贯的安详与平静。

  一位巨人,又离去了。

  “在欧洲发动战争的人,会引火烧身。”老毛奇在去世前的这句话,在提醒德国君主,绝不要主动发动战争。他的政治高度,已经越来越接近俾斯麦了,这和他之前多次提出要对法国发动“预防性战争”已经完全不同,可见他早已认识到德国面临何等凶险的局面!

  而且,他说的肯定不是小国,而是德奥英法俄这五大国:他们之间,谁主动发起战争,谁就会引火烧身。

  那么,后来的德国是不是因为违背了老毛奇的话,才战败了呢?

  并非如此。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谋局            鸿运官路

大红人           靠山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可关注本号,不定期得到风云野的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